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飘荡(飄蕩)  拼音:piāo dàng
1.在空中随风飘动或在水面随波浮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同众下海,遭风飘荡,不知所止。」
2.流浪、飘泊。《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念备一生飘荡异乡,生不能侍奉二亲,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
3.飘摇动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鲍勋》:「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國語辭典》:游行(遊行)  拼音:yóu xíng
1.遨游、漫游。《老残游记》第七回:「军务渐平,他也无心恋栈,遂回家乡种了几亩田,聊以度日,閒暇无事,在这齐豫两省随便游行。」
2.群众为表达心意或达成特定目的,成群结队在街上行走示意的行为,称为「游行」。如:「花车游行」、「示威游行」。
《國語辭典》:漂荡(漂蕩)  拼音:piāo dàng
1.漂泊不定。唐。白居易〈感情〉诗:「自吾谪江郎,漂荡三千里。」
2.漂摇流荡。唐。杜甫〈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漂荡云天阔,沉埋日月奔。」
《漢語大詞典》:打流
方言。犹流浪。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贫农﹞全然无业,即既无土地,又无资金,完全失去生活依据,不得不出外当兵,或出去做工,或打流当乞丐的,都是‘赤贫’。” 张天翼 《万仞约》一:“ 闵桂 林就家里当大少爷,当呀当的把几个钱当完,老子一死,他就到 安化 那些地方打流,拣拣茶叶。”
分類:方言流浪
《漢語大詞典》:游浪(遊浪)
(1).放浪。《水浒传》第九四回:“ 乔冽 艴然而返,自恃有术,游浪不羈。”
(2).流浪。 许地山 《集外·女儿心七》:“她底疑心,很能使她再去过游浪的生活。”
(3).指双手攀物,身体悬空摆动的动作。 王公浦 《绿色的底层》:“爬到树杈,他打了个游浪,翻单杠一样跳上了树顶的细枝。”
漫游;游荡。《梁书·文学传下·伏挺》:“偃卧坟籍,游浪儒玄,物我兼忘,宠辱谁滞?” 明 高启 《咏张志和诗》:“超超 玄真子 ,游浪烟中水。” 明 聿云氏 《量江记·讹传凶信》:“粉香销瘦尽纤腰,则怕他狭邪游浪,别恋花娇。”
《漢語大詞典》:流走
(1).流亡;流浪。国语·越语下:“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2).到处走动。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他经常挑着两只编得格外精致的箩筐在各村流走。”
(3).放逸不拘。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五言诗﹞三四语多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必有不得不散之势乃佳。”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其词俚,其情真,其晓譬而讽諭焉,亦滑稽流走,而无有所凝滞。”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ú
1.江河湖泊,三江五湖。《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三国演义》第八五回:「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吴,安有不胜之理?』尚书刘晔曰:『……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
2.四方之地。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3.隐士所居之处。《南史。卷七五。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u
在外阅历甚多,练达世故的人。如:「老江湖」。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ú
隐居江湖之间。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范蠡走江湖,梅福入城市。」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u
旧指在各地奔走以献演技艺混饭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我们走江湖的人,比不得你们做官的,我们那儿都可以混。」
《國語辭典》:游人(遊人)  拼音:yóu rén
游玩的人。《老残游记》第三回:「殿前搭著凉棚,摆设著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看那男男女女的游人,坐了好些时,方才回去。」
《國語辭典》:留连(留連)  拼音:liú lián
1.徘徊不忍离去。《初拍案惊奇》卷二七:「妻子既不见,留连于此无益。」《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梅花一枝枝如画在上面相似,两公子留连不忍相别。」也作「流连」。
2.一再挽留。《水浒传》第四回:「次日,赵员外要回,告辞长老,留连不住。」
《國語辭典》:支离(支離)  拼音:zhī lí
1.分散。《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捷猎麟集,支离分赴。」
2.残缺不全。《庄子。人间世》:「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
3.散乱而无条理。汉。扬雄《法言。五百》:「天地简易而圣人法之,何五经之支离?曰:『支离盖其所以为简易也。』」
4.漂泊流浪。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漢語大詞典》:支离疏(支離疏)
亦省作“ 支离 ”。 庄子寓言人物。肢体畸形,于世无补,而坐受赈济。庄子·人间世:“ 支离疏者 ,颐隐於脐,肩高於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脇。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则 支离 攘臂而游於其间;上有大役,则 支离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 唐 权德舆 《古人名诗》:“从此 直不疑 , 支离疏 世事。”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病间》之三:“古来 支离疏 ,粟帛王所仁。”
《漢語大詞典》:支离益(支離益)
庄子寓言人物。 朱泙漫 从之学屠龙。庄子·列御寇:“ 朱泙漫 学屠龙於 支离益 ,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单,通“ 殫 ”。后亦省称“ 支离 ”。后汉书·张衡传:“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於 支离 ,而习其孤技邪?” 晋 张协 《七命》:“尔乃命 支离 ,飞霜鍔,红肌綺散,素肤雪落。”
《漢語大詞典》:支离叟(支離叟)
(1).指 支离疏 。 宋 刘克庄 《最高楼·乙卯生日》词:“此生惭愧 支离叟 ,何功消受水衡钱。”参见“ 支离疏 ”。
(2).松的别称。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 鲜于枢 ﹞於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 支离叟 。”亦省作“ 支离 ”。 清 施闰章 《慈仁寺松》:“ 支离 尔何意,不厌卧 长安 。”
分類:
《國語辭典》:流人  拼音:liú rén
1.流亡在外地的人。《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贾逵》:「以德教化,百姓称之,流人归者八、九千户。」汉。桓宽《盐铁论。执务》:「赋敛省而农不失时,则百姓足而流人归其田里。」
2.被流放的人。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况北州之贱土,为炎土之流人。」唐。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3.借指浪子。《直语补證。瞎打把势》:「俗以无所凭藉而妄自炫赫者,谓以瞎打把势。按:把势本辽以东打鹰者名目,兼衙门行杖,率以流人子弟及奴仆为之。见《林佶辽金备考》。」《金瓶梅》第六八回:「银姐,见了那个流人儿,好歹休要说。」
《國語辭典》:飘流(飄流)  拼音:piāo liú
1.在水上飘浮流动。如:「他的船只遇难,在海上飘流了好几天。」
2.流浪。唐。罗隐 感怀诗:「石径松轩亦自由,谩随浮世逐飘流。」《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这淹卿从小飘流上海,做了大亨洋行买办。」
《國語辭典》:流荡(流蕩)  拼音:liú dàng
不做正事,一味閒游。《红楼梦》第五回:「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裤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学堂中肄业,免得学业不成,反致流荡。」
《國語辭典》:浪子  拼音:làng zǐ
1.不务正业的游荡青年。《西游记》第九一回:「街衢中有几个无事闲游的浪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大凡富家浪子,心性最是不常,搭著便生根的,见了一处,就热一处。」
2.风流子弟。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红楼梦》第五回:「自古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
《國語辭典》:流宕  拼音:liú dàng
1.流荡閒游。《文选。张协。七命》:「羁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
2.放荡不知节制。《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3.文章流利纵肆。《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托有于无祖构之士,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國語辭典》:流荡(流蕩)  拼音:liú dàng
不做正事,一味閒游。《红楼梦》第五回:「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裤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学堂中肄业,免得学业不成,反致流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