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得道  拼音:dé dào
1.行事合于正道。《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寻获道路。《韩非子。说林》:「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3.道家指道术修鍊完成。《抱朴子。内篇。明本》:「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4.佛家谓證悟、解脱烦恼。南朝陈。文帝〈大通方广忏文〉:「闻名者离尘,受持者得道。」
《國語辭典》:得道多助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
站在正义的一方行事,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漢語大詞典》:七贵(七貴)
(1).指 西汉 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文选·潘岳〈西征赋〉:“窥七贵於 汉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注:“ 汉 庭七贵: 吕 、 霍 、 上官 、 丁 、 赵 、 傅 、 王 ,并后族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 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
(2). 隋 末, 洛阳 人称 段达 、 王世充 、 元文都 、 卢楚 、 皇甫无逸 、 郭文懿 、 赵长文 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3).泛指权贵。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 长安 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诗:“七贵家连凤城里,转日薰天势无比。”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
《漢語大詞典》:七族
(1).亲族的统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荆軻 之湛七族, 要离 之烧妻子,岂足道哉!”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七族,上至曾祖,下至曾孙。” 司马贞 索隐:“又一説云,父之族,一也;姑之子,二也;姊妹之子,三也;女子之子,四也;母之族,五也;从子,六也;及妻父母凡七。”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约同 要离 焚妻子,誓殉 荆卿 湛七族。”
(2).指 西汉 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向使 西京 七族, 东京 六姓,皆非姻党,各以平进,纵不悉全,决不尽败。”
《國語辭典》:花瓜  拼音:huā guā
1.比喻头破血流或被骂的体无完肤。如:「脸上打得花瓜似的。」、「骂得他花瓜似的。」
2.腌制的小黄瓜。也称为「花胡瓜」。
《漢語大詞典》:昆阍(昆閽)
传说古时七圣之一。
分類:时七
《漢語大詞典》:商祈
古代传说, 汤 之时七年旱, 汤 以五事(一说六事)自责,祷于 桑林 ,立时得雨。见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后用为典实。 明 李东阳 《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 桑林 纔六事,也能昭格应 商 祈。”
《漢語大詞典》:同心脍(同心膾)
旧时七夕所制脍肉。相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故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洛阳岁节:“﹝ 洛阳 人家﹞乞巧,使蜘蛛结万字,造明星酒,装同心膾。”
《漢語大詞典》:高丽伎(高麗伎)
隋 时七部乐之一。采用 高丽 乐曲,配以十四种乐器,由十八人演奏。隋书·音乐志下:“始 开皇 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高祖 即位,仍 隋 制设九部乐……《高丽伎》,有弹筝、搊筝、凤首箜篌、卧箜篌、竪箜篌、琵琶。”
《國語辭典》:丢巧针(丟巧針)  拼音:diū qiǎo zhēn
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