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传神(傳神)  拼音:chuán shén
1.用图画、文字描绘,形象生动逼真,充分表现出其神情意态。宋。苏轼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三首之一:「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2.摹绘人像。宋。张师正《括异志。卷六。许偏头》:「成都府画师许偏头者,忘其名,善传神,开画肆于观街。」
《國語辭典》:水土  拼音:shuǐ tǔ
1.水和土、水中和陆上。《礼记。郊特牲》:「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孟轲》:「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
2.国土、疆土。汉。曹操 让还司空印绶表:「水土不平,奸宄未静,臣常愧辱,忧为国累。」唐。杜甫〈石犀行〉:「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迟奔忙。」
3.一地方的气候、风土等自然环境。《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西游记》第四四回:「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
《國語辭典》:誓师(誓師)  拼音:shì shī
军队出征前,召集将士予以训示告诫,表示坚决的战斗意志。《北史。卷一二。隋炀帝本纪》:「况乎甘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
《漢語大詞典》:过形(過形)
过分地表现。 严秀芳 《贞操》:“我以为女子从前受贞操的压迫,是不对的;现在的过形放荡,也是错误的。”
《漢語大詞典》:发地(發地)
(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 南朝 梁 沈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 唐 王翰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洪河 之南曰 秦镇 ,发地削成五千仞。”
(2).谓地表土壤疏松。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
《國語辭典》:显示(顯示)  拼音:xiǎn shì
明白表示。《汉书。卷八一。匡衡传》:「以此显示众庶,名流于世。」
《國語辭典》:地面  拼音:dì miàn
1.土地的表面。《元史。卷四八。天文志一》:「其制以铜为之,平设单环,刻周天度,画十二辰位,以准地面。」
2.泛称土地。《三国演义》第三三回:「曹操吞并疆土,今欲犯王子地面,万乞救援,同力克复,以保北方。」
3.地区、地方。《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行到西河县管下地面孟石村,遇见日晚。」《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我当是谁!原来是少卿!你怎么走到这荒江地面来?」
4.地板。如:「现在盖房子大多使用地砖,几乎看不到水泥磨石子地面了。」
《漢語大詞典》:飞奏(飛奏)
飞快地表奏朝廷。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征 高丽 , 高宗 留居 定州 ,请驛递表起居。飞奏事自此始。” 唐 元稹 《叙奏》:“天子久不在都,都下多不法,百司皆牢狱,有栽接吏械人逾岁而臺府不得而知之者,予因飞奏絶百司专禁錮。”
《國語辭典》:旱田  拼音:hàn tián
土地表面不蓄水或缺乏灌溉设施的田地。多种植不需要大量水分的植物,如花生、棉花、小麦等。
《國語辭典》:流露  拼音:liú lù
无意中显现出来。如:「真情流露」。《镜花缘》第四○回「满腔思亲之意,句句流露纸上。」
《國語辭典》:发誓(發誓)  拼音:fā shì
立誓。《西游记》第三○回:「他那日对天发誓,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肯想我,又肯著你远来请我。」《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宝玉正自日夜不安。」也作「发咒」。
《漢語大詞典》:足志
谓使意愿圆满地表达出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仲尼 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 陆德明 释文:“足,将住反。” 唐 权德舆 《徐泗濠节度使赠司徒张公文集序》:“足言足志,践履章灼。”
《漢語大詞典》:徵实(徵實)
(1).谓具体实在地表达、表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2).求实。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徵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盖 明 自 万历 以后,儒者早年攻八比,晚年讲心学,即尽一生之能事,故徵实之学全荒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惟语必徵实,忌为空谈,博识之风,于是亦盛。”
《國語辭典》:浮土  拼音:fú tǔ
1.地表层的松土。如:「这是一层浮土,小心你的脚陷进去。」
2.附在衣服、器物表面的灰尘。《文明小史》第三一回:「那街上一层浮土,是被风刮上去的。」
《國語辭典》:面肥(麵肥)  拼音:miàn féi
发面时用来引起发酵的面块,内含大量酵母。也称为「面头」、「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