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冰霜  拼音:bīng shuāng
1.冰和霜。
2.比喻操守坚贞洁白。《宋书。卷五一。宗室传。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业均井渫,志固冰霜。」
3.比喻困苦艰难。唐。柳宗元〈送崔群序〉:「禦攘冰霜,以贯岁寒。」
4.比喻态度严峻。金。元好问〈宛丘叹歌〉:「冰霜纨裤渠有策,如我碌碌当何成。」
《漢語大詞典》:意况(意況)
亦作“ 意况 ”。
(1).内容。魏书·术艺传·殷绍:“ 太安 四年夏,上《四序堪舆》,表曰:‘…… 法穆 时共 影 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披释章次意况大旨。’”
(2).情态;情趣。 唐 舒元舆 《录桃源画记》:“左右有书童玉女,角髮而侍立者十二,视其意况,皆逍遥飞动。”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八日蚤起,独步山薄中,或登高而眺,或临水而坐,悠然於无人之境,别有一种意况。”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病形将见而未见,病态欲支而难支,与久疾乍癒之人,同一意况。”
《漢語大詞典》:意脉(意脈)
(1).气质;情态。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中:“ 艾轩 、 林谦之 有儒者意脉。”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正是女貌郎才,厮亲厮爱,这一段风流意脉。”
(2).文思的脉络。 宋 吴可 藏海诗话:“余题 黄节夫 所临 唐元度 《十体书》卷末云:‘游戏墨池传十体,纵横笔阵扫千军,谁知气压 唐元度 ,一段风流自不羣。’当改‘游’为‘漫’,改‘传’为‘追’,以‘纵横’为‘真成’,便觉两句有气骨,而又意脉联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 杜 ‘舍南舍北皆春水’,盖在 蜀 草堂 诗也……此诗上以‘舍’字引起,下用‘群鸥’,而‘花径’、‘蓬门’,意脉直贯。”
《漢語大詞典》:酒逸
指饮酒时安闲自在的情态。 唐 韩偓 《拂水蔷薇》诗:“且将浊酒伴清吟,酒逸吟狂轻宇宙。” 宋 欧阳修 《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面壁成僧禪,倒冠聊酒逸。”
《國語辭典》:曼靡  拼音:màn mǐ
形容乐声悠长柔细,悦耳动听。南朝梁。萧统〈七契〉:「与金石而铿锵,共丝竹而曼靡。」
《漢語大詞典》:意性
犹情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潁川 钟繇 ,字 元常 ,尝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或问其故,云:‘常有好妇来,美丽非凡。’”
分類:情态
《漢語大詞典》:云娇雨怯(雲嬌雨怯)
比喻女子娇羞的情态。 清 洪升 《长生殿·春睡》:“昨宵侍寝西宫,[低介]未免云娇雨怯。”
《國語辭典》:依然  拼音:yī rán
1.依旧。唐。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红楼梦》第八一回:「又来至蘅芜院,更是香草依然,门窗掩闭。」
2.留恋不舍的样子。《文选。江淹。别赋》:「唯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國語辭典》:世态(世態)  拼音:shì tài
世俗的人情状态。唐。戴叔伦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诗:「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红楼梦》第一回:「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
《國語辭典》:传神(傳神)  拼音:chuán shén
1.用图画、文字描绘,形象生动逼真,充分表现出其神情意态。宋。苏轼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三首之一:「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2.摹绘人像。宋。张师正《括异志。卷六。许偏头》:「成都府画师许偏头者,忘其名,善传神,开画肆于观街。」
《國語辭典》:俗情  拼音:sú qíng
1.世俗人的情态。唐。杜甫 久客诗:「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
2.鄙俗的情趣。晋。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诗:「诗书敦宿好,园林无俗情。」
《漢語大詞典》:山意
山的情态。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金 元好问 《山居》诗:“野阴添晚重,山意向秋多。”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烂柯纪梦》:“云烟缥缈,山意悠闲。”
分類:情态
《國語辭典》:羞涩(羞澀)  拼音:xiū sè
1.因害羞而举止不自然。唐。韩偓〈无题〉诗:「羞涩佯牵伴,娇饶欲泥人。」
2.穷困贫乏。唐。杜甫 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國語辭典》:模样(模樣)  拼音:mú yàng
1.形状、式样。《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我前月进省,才看见那种新鲜模样儿,回来气得要死。」
2.容貌。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此处有一女人,乃是谭记儿,生得模样过人。」《红楼梦》第三九回:「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
3.表示概略的用语。《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听见院子里面一个差官模样的,问那间是劳老爷的屋子。」
《漢語大詞典》:物意
(1).众人的心意。魏书·元晖传:“先皇移都,为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詔,权寧物意耳。”
(2).景物的情态。 宋 欧阳修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诗:“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
(3).造物的意向。 宋 梅尧臣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诗:“它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
(4).礼物与情意。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物意两重,何以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