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子(國子)  拼音:guó zǐ
1.古代公卿大夫的子弟。《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2.代指国家设置的最高学府。《魏书。卷六六。列传。李崇》:「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漢語大詞典》:虎门(虎門)
(1).古代王宫的路寝门。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传·昭公十年:“ 子良 曰:‘先得公, 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
(2).国子学的别称。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别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子才 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魏书·刘芳传:“ 蔡氏 劝学篇云:‘ 周 之师氏居虎门左,敷陈六艺,以教国子。’今之祭酒,即 周 师氏。” 章炳麟 《原儒》:“局之类名,蹴鞠弋道近射,歷谱近数,调律近乐,犹虎门之儒所事也。”按, 清 孙诒让 曰:师氏教国子于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即皋门内之左也)。其居虎门左司王朝,则专据朝位言之,不涉教学之事。如 孙 说,则以虎门为国子学者,误。参阅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清 孙诒让 正义。
(3).地名。一曰 虎头门 。在 广东省 东莞市 西南,扼 珠江 出海之口,东有 大虎山 ,西有 小虎山 ,两山相对如门,故名。 中 外船舶之入 广州 者,必由 香港 入 珠江 ,经 虎门 ,始达 广州 。 清 道光 年间, 林则徐 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 英国 侵略军。
《國語辭典》:胄子  拼音:zhòu zǐ
长子,或指卿大夫的子弟。《书经。舜典》:「命汝典乐,教胄子。」汉。孔安国。传:「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后用于指太学生。《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古者设太学,教胄子,虽年谷不登,兵革或动,而俎豆之事不废。」唐。杜甫〈折槛行〉:「青襟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漢語大詞典》:六馆(六館)
(1).国子监之别称。 唐 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 宋 元 以后,渐加合并,以至仅存国子一学,但后世仍以六馆指国子监。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於是太学六馆之士百餘人,又以 蕃 之义行,言於司业 阳先生 城 ,请諭留 蕃 。” 明 宋濂 《送国子正苏君还金华山中序》:“ 平仲 将行,率六馆之士祖饯於 龙江 之上。” 清 冯桂芬 《改建正谊书院记》:“书院始於 唐明皇 建丽正书院。盖六馆之属,与今书院异。”
(2).谓 清 之实录馆、文颖馆、国史馆、四库全书馆、四库会要馆、内廷方略馆。 清 梅曾亮 《光禄大夫经筵讲官礼部尚书李公墓碑》:“輶车风驰,入我包匭,成均大师,六馆咏歌。”
《國語辭典》:三学(三學)  拼音:sān xué
佛教用语。梵语śikṣā-traya的意译。指修行者应该修学的三方面教法。即戒学、定学、慧学。三学同时也含括佛法的全部内容。唐。道宣〈大恩寺释玄奘传论〉:「至如三学盛典,惟诠行旨;八藏微言,宗开词义。」
《漢語大詞典》:三舍法
宋神宗 时取士法,为 元丰 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 绍圣 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 宣和 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朱子语类卷一○九:“莫説以前,只是 宣和 末年三舍法纔罢,学舍中无限好人才,如 胡邦衡 之类,是甚么样有气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壮,当时亦自煞有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避史录话》:“ 崇寧 立三舍法,虽崇经术,亦未尝废史。”
《漢語大詞典》:虎闱(虎闈)
(1).古时国子学的代称。因其地在虎门之左,故有是称。魏书·世宗纪:“虎闈闕唱演之音,四门絶讲诵之业。”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闈而齿胄。” 李善 注:“周礼曰:‘师氏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 李周翰 注:“虎闈,教国子之学所也。”
(2).犹虎门。 唐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诗:“脱身鳧舄里,载笔虎闈前。”参见“ 虎门 ”。
《漢語大詞典》:虎门(虎門)
(1).古代王宫的路寝门。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传·昭公十年:“ 子良 曰:‘先得公, 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
(2).国子学的别称。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别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子才 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魏书·刘芳传:“ 蔡氏 劝学篇云:‘ 周 之师氏居虎门左,敷陈六艺,以教国子。’今之祭酒,即 周 师氏。” 章炳麟 《原儒》:“局之类名,蹴鞠弋道近射,歷谱近数,调律近乐,犹虎门之儒所事也。”按, 清 孙诒让 曰:师氏教国子于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即皋门内之左也)。其居虎门左司王朝,则专据朝位言之,不涉教学之事。如 孙 说,则以虎门为国子学者,误。参阅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清 孙诒让 正义。
(3).地名。一曰 虎头门 。在 广东省 东莞市 西南,扼 珠江 出海之口,东有 大虎山 ,西有 小虎山 ,两山相对如门,故名。 中 外船舶之入 广州 者,必由 香港 入 珠江 ,经 虎门 ,始达 广州 。 清 道光 年间, 林则徐 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 英国 侵略军。
《國語辭典》:斋长(齋長)  拼音:zhāi zhǎng
旧时称学校斋舍中指导学生的人。《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乃请徵其弟子王梓、……、刘安中十二人为伴读,诏驿召之来京师,分处各斋,以为斋长。」《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即时去请刘斋长、何上舍到来。」
《國語辭典》:十二经(十二經)  拼音:shí èr jīng
1.春秋的别名。参见「春秋」条。
2.六经和六纬的合称。
3.易上下经及十翼的合称。
4.儒家的十二部经书。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立石,刻《易经》、《诗经》、《书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
《漢語大詞典》:田假
唐 时太学、国子学的假期名称。因农事忙而放假,故名。新唐书·选举志上:“诸学生通二经,俊士通三经已及第而愿留者,四门学生补太学,太学生补国子学。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漢語大詞典》:虎馆(虎館)
虎闱。即国子学。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观书虎馆,学剑龙亭。”
分類:国子学
《国语辞典》:半鉴(半鉴)  拼音:bàn jiàn
鉴,为元代国子学用蒙古语翻译成的《通鉴》节要,用来教蒙、汉生员。「半鉴」指半部。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俺们都是读半鉴书的秀才,不比那夥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