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安  拼音:bù ān
1.心里过意不去。《儒林外史》第九回:「四公子道:『我们兄弟们都不在家,有甚好处到你老人家?却说这样的话,越说得我们心里不安。』」
2.不高兴、不愉快。《三国演义》第四六回:「瑜曰:『诸将怨否?』肃曰:『多有心中不安者。』」
3.不舒服、不舒适。《文选。枚乘。七发》:「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閒乎?」《西游记》第九回:「张氏身体忽然染病,与光蕊道:『我身上不安,且在店中调养两日再去。』」
4.不甘心于某种景况。如:「阿毛从来就不安于她那低微的地位,不认为自己的命运生来不如人。」
《國語辭典》:不定  拼音:bù dìng
1.非一定或绝对,表示不肯定或怀疑的语气。如:「明天不定会下雨。」、「爷爷明天不定来。」
2.不固定、不稳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此妇人奈其心不定,又和孙二争叉。」《三国演义》第三七回:「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3.不成,没有著落。《七国春秋平话。卷中》:「若讲和不定,你敢放我出寨去,使起兵来捉你?」
《國語辭典》:动摇(動搖)  拼音:dòng yáo
1.摇摆晃动。唐。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2.不稳固、不坚定。《汉书。卷一○。成帝纪》:「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动摇之心。」
《國語辭典》:跌宕  拼音:dié dàng
1.行为放纵不拘。《文选。江淹。恨赋》:「脱略公卿,跌宕文史。」《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简雍传》:「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也作「跌荡」。
2.形容文章音节抑扬顿挫。如:「文章贵于跌宕生姿,波澜变化。」也作「跌荡」、「跌踼」。
《國語辭典》:跌宕昭彰  拼音:dié dàng zhāo zhāng
文章的气势放纵不拘,文意鲜明。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集序:「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國語辭典》:浮动(浮動)  拼音:fú dòng
1.漂动。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二首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浮躁不定。《北史。卷二五。薛彪子传》:「然天性险忌,情义不笃,外若方格,内实浮动。」
《國語辭典》:巍峨  拼音:wéi é
1.高大耸立的样子。唐。孟郊〈自叹〉诗:「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舟中望去,人烟凑聚,城郭巍峨,晓得是到了甚么国都了。」也作「嵬峨」。
2.醉酒的样子。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一。扈谦》:「扈谦者,魏郡人也。性纵诞,不耻恶衣食,好饮酒,……日常作巍峨。」也作「嵬峨」。
《国语辞典》:不固  拼音:bù gù
不稳固。《楚辞。屈原。离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感深操不固,质弱易版缠。」
《國語辭典》:低亚(低亞)  拼音:dī yà
低平矮小,低垂。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折:「俺立马踟蹰,具曲坊幽静,那小门低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良夜迢迢,闲庭寂静,花枝低亚。」
《國語辭典》:波动(波動)  拼音:bō dòng
1.水波动荡。汉。蔡邕 弹棋赋:「或风飘波动,若飞若浮,不迟不疾,如行如留。」唐。杜牧 悲吴王城诗:「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2.动荡、不稳定。如:「物价波动」、「心情波动」。
3.物理学上指物质某一点的振动,能渐次传播到四周,产生周期相同的振动。例如向静止的水面投下石头时,就会以落水点为中心,有波浪向四方扩散开。这种现象即为一种波动。
《國語辭典》:踉跄(踉蹌)  拼音:liàng qiàng
走路歪斜不稳。《三国演义》第四一回:「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道士去拾时,脚步踉跄,连身子也跌倒了。」也作「踉蹡」。
《國語辭典》:踉蹡  拼音:liàng qiàng
走路歪歪倒倒的样子。《西游记》第三二回:「原来是道路不平,未曾细看,忽被蓏萝绊了个踉蹡。」《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乃起跨驴,踉蹡而行。」也作「踉跄」。
《漢語大詞典》:竛竮
(1).孤单貌。《法华经·信解品》:“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年未髫齔,内失所恃,餘喘竛竮,嬭媪相长。”
(2).行走不稳貌。 宋 苏轼 《芙蓉城》:“遶楼飞步高竛竮,仙风鏘然韵流铃。” 元 黄溍 《陪仇仁父先生登石头城》诗:“薄游成汗漫,高步觉竛竮。”
《國語辭典》:不牢  拼音:bù láo
1.不坚固。如:「扣子钉不牢」、「邮票贴不牢」。
2.多病不健康。《红楼梦》第八二回:「千愁万绪,堆上心来。想起自己身子不牢,年纪又大了。」
《國語辭典》:飘逸(飄逸)  拼音:piāo yì
1.高飞轻快的样子。如:「微风徐徐,白云飘逸,这样的天气畅游山林,岂不快哉!」三国魏。王粲〈浮淮赋〉:「若鹰飘逸,递相竞轶。」
2.洒脱自然,超凡脱俗。《红楼梦》第二三回:「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儒林外史》第三○回:「这人生得飘逸风流,确又是个男美,不是像个妇人。」
《國語辭典》:嵬峨  拼音:wéi é
1.高大耸立的样子。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诗三首之一:「朝日悬清泉,嵬峨宫殿明。」唐。柳泌〈玉清行〉:「嵬峨丹凤冠,摇曳紫云裾。」也作「巍峨」。
2.醉酒的样子。取醉倒不动如山之意。唐。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卢思道》:「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于省门,见从侄贲。贲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也作「巍峨」。
《漢語大詞典》:危颠(危顛)
(1).危险倾覆。管子·宙合:“高为其居,危颠莫救。” 唐 黄滔 《知白守黑赋》:“弘章典式,克免危颠。”
(2).脚步不稳貌。 明沈采《千金记·省女》:“闻岳母远劳垂念,急趋回迎接,步履危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