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卧龙(卧龍)
(1).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徐庶 ﹞谓 先主 曰:‘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晋书·嵇康传:“﹝ 钟会 ﹞言於 文帝 曰:‘ 嵇康 ,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 嵇康 为虑耳。’” 唐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一:“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清 陈之遴 《北固山》诗:“饮马几回虚割据,卧龙从古混渔樵。”
(2).汉书·王章传:“ 章 为诸生学 长安 ,独与妻居。 章 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颜师古 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后因亦以“卧龙”指贫困的人。 唐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诗:“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3).形容山势绵延起伏。 唐 钱起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凤来百里,右顾卧龙横半州。”
(4).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 北周 庾信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宋 梅尧臣 《寄许越州》诗:“卧龙生茗舌,鼓角催新阳。”
《漢語大詞典》:灵芝(靈芝)
(1).传说中的瑞草、仙草。文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於重涯,濯灵芝以朱柯。” 薛综 注:“石菌、灵芝,皆海中神山所有神草名,仙之所食者。”云笈七籤卷三四:“口衔灵芝,降於形中,是谓真仙之术。”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早来到緑依依採灵芝 徐福 蓬莱 。”《陕北民歌选·信天游》:“ 黄河 畔上灵芝草,长得不高生得好。”
(2).冠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九星、灵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3).比喻杰出人才。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灵芝冠众芳,安得闕亲近。” 清 黄遵宪 《别赖云芝同年》诗:“前有 龙 吕 后 朱 王 。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
《漢語大詞典》:龙头(龍頭)
(1).龙之头。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潘夫人传:“﹝ 潘夫人 ﹞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 亮 。”
(2).指杰出人物的首领。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当益友之龙头,处通侯之燕頷。” 唐 罗隐 《寄礼部郑员外》诗:“班资冠鷄舌,人品压龙头。”
(3).状元的别称。 唐 黄滔 《辄吟七言四韵攀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龙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旧注:“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梦 文尧 作状头及第。”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孙何 、 孙仅 ,学行文辞倾动场屋。 何 既为状元, 王黄州 览 仅 文编,书其后曰:‘明年再就 尧 阶试,应被人呼小状元。’后牓 仅 果为第一……﹝ 黄州 ﹞并寄 何 诗曰:‘惟爱君家棣华牓,《登科记》上并龙头。’” 明谢谠《四喜记·琼英闺闷》:“淡扫眉妆不整,可嘆鸞镜分影,此去龙头独领,断肠鸳帐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浙 士曰:‘龙头竟不能属君矣。’”
(4).如龙形事物的顶端。(1)大山之巅。吴子·治兵:“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2)堪舆家语。气脉如龙的山脉之主峰。 唐 张约 《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鑠。”(3)藤萝的末端。 宋 司马光 《和安之喜雨》:“蔓喜龙头举,泉惊虎爪添。”(4)幡竿之顶端。隋书·沈光传:“ 光 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繫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
(5).礼记·明堂位“其勺, 夏后氏 以龙勺” 汉 郑玄 注:“龙,龙头也。”后因以“龙头”指柄端刻成龙头形的酒勺。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诗》:“龙头费挹酌,犊鼻彊遮蒙。” 元 顾瑛 《三迭前韵》:“剪雪作花云作絮,浪浪酒泻龙头注。”
(6).饰有龙头的琴。 元 张昱 《宫中词》:“宫中无以消长日,自擘龙头十二絃。”
(7).龙船的船头。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珠翠丁星復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8).榨床上的酒液出口处。取其如龙之吐水。故名。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但促小槽添压石,龙头珠滴夜珊珊。”
(9).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有旋转装置,可以打开或关上。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前面是自来水龙头和水门汀砌成的水斗。”
(10).帝王的头颅。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鶡皮冠把龙头轻罩。” 聂绀弩 《独夫的最后》:“今天,想不到吧,金瓜武士,御林军,都不知到哪里去了,万岁们自己的龙头要被老百姓给砍下来了。”
(11).近代三合会、哥老会等的首领。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我入了会,龙头就当堂封我为白扇。”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七节:“兴中会会员 华永年 联络 两湖 龙头 杨鸿钧 、 李云彪 等数十人归附兴中会, 杨 李 所开山堂,势力最大。”
(12).自行车的车把。如:他小心翼翼地把住龙头。
(13).火车的机车。如:龙头,就是火车头,人们已沿用成习。
《漢語大詞典》:跌宕
亦作“ 跌荡 ”。
(1).放荡不拘。后汉书·孔融传:“又前与白衣 禰衡 跌荡放言。” 李贤 注:“跌荡,无义检也。”三国志·蜀志·简雍传:“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 先主 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后集·温琬》:“少跌宕不检,不治生事,落魄寄傲於酒色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这笑駡风流跌宕,一声拍板温而厉,三下《渔阳》慨以慷!” 王季思 等注:“放荡不受拘束的意思。”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三二回:“他们中间许多英俊少年,大半是风流跌荡,选舞徵歌。”
(2).纵情;沈溺;耽嗜。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脱略公卿,跌宕文史。” 金 朱之才 《后薄薄酒》诗之一:“ 李白 跌宕三百盃, 阮籍 沈醟六十日。” 明 沈鲸《双珠记·举途乡谊》:“图书跌宕悲时晚,灯火青荧怯夜深。” 清 孙致弥 《〈坚瓠集〉总序》:“ 稼轩 意气豪迈,跌荡声酒。”
(3).指文笔、笔法豪放,富于变化。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庄子跌荡,老子收歛。”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三:“ 坡翁 此《志》,笔力跌荡振发,风起水涌,真足以发扬之。”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历下笔谈:“ 北朝 隶书,虽率导源分篆,然皆极意波发,力求跌宕。”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苟有其人歟,其为政风流,与其诗文之跌宕多姿,必卓犖絶俗,而有其可传者也。”参见“ 跌宕昭彰 ”。
(4).谓音调抑扬顿挫。 宋 陆游 《自喜》诗:“狂歌声跌宕,醉草笔横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度曲》:“听其悠扬跌荡,直可步武 元 人,当为崑曲第一。”《廿载繁华梦》第八回:“少顷,又听得 春桂 唱时,但觉鶯喉跌荡,端的不错。”
(5).起伏;上下。 清 洪升 《长生殿·舞盘》:“盘旋跌宕,花枝招颭柳枝扬,凤影高鶱鸞影翔。” 清 陈维嵩 《千秋岁·咏纸鸢》词:“翩翩自喜,跌宕青天裡。”《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关于 大张 和 莫愁 的亲事,在老太婆心里是波浪起伏几经跌宕的了。”
(6).立足不稳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夏侯太初 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诺距那尊者》:“ 临邛 宋似孙 过其地,逢一僧在前,酣醉跌宕,掛新笋三枝於杖头。”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武唐公》:“又必痛饮斗餘,大醉跌宕,方肯诊视,然疾者輒瘉。”
(7).卓越,不同寻常。 清 吕留良 《〈赖古堂集〉序》:“ 櫟园 以卓犖跌荡之材,夙负令誉。”
(8).指杰出人才。 清 姚鼐 《戏赠觐章生》诗:“山泽歌謳自负薪,谁招跌宕入京尘。”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六:“用材得时地,何代无跌宕。”
《漢語大詞典》:跌宕昭彰
谓文章的气势纵放不拘,文意鲜明。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其文章不羣,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然 磵东 持律矜严,体势稍褊,先生则波澜益壮,跌宕昭彰。”
《漢語大詞典》:来仪(來儀)
(1).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孔颖达 疏:“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 汉 世良吏,於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 李贤 注:“ 宣帝 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花萼楼 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鸞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獷而不臻。”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汉 陈琳 《迷迭赋》:“匪荀方之可乐,实来仪之丽闲。”
(2).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三:“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南朝 梁 王屮《头陁寺碑文》:“ 金粟 来仪, 文殊 戾止。”
(3).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 南朝 齐 王融 《秋胡行》之七:“彼美復来仪,慙颜变欣瞩。”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功曹今夜府直,可谓良时。妾家后庭,即君之前垣也。若不渝约好,专望来仪,方可候晤。”
《漢語大詞典》:出人
(1).超出众人。《商君书·画策》:“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过人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谚曰:‘ 扬州 独步 王文度 ,后来出人 郄嘉宾 。’” 宋 司马光 《缙云县尉张君墓志铭》:“君性嗜学,年十五,志节已皦皦出人。”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史籍·出人不远:“饱食终日而不学,岂能过人乎?出人,如古言:加人一等;后世言:出人一头地。”
(2).到刑场杀人。《水浒传》第四十回:“我们冲州撞府,那里不曾去,到处看出人。便是京师天子杀人也放人看。”《扬州评话选·扬州劫法场》:“这个小囚囊的再坏不得,每次出人,他都是跟我争,我要杀这个,他也要杀这个。” 阿英 《流离》二:“ 汉口 今天被捕的人比昨天更多。每天早晨都要‘出人’,时间在五点左右。”
《漢語大詞典》:搜奇
谓寻求奇特语句或杰出人才、奇异事物。 唐 司空图 《争名》诗:“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纔消一句诗。” 明 黄周星 《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我来终是苦骄阳,搜奇讨胜空徬徨。”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今天子仁圣,迈於 成周 ,搜奇拔滞,鑾舆所至,无遗贤焉。” 汪辟疆 《〈集异记〉叙录》:“此书虽为小説家言,然 唐 宋 以来,其所以流传不废者,实以文辞雅饰,搜奇述异,雋永可观。”
《漢語大詞典》:千里足
(1).指千里马。《韩诗外传》卷七:“使驥不得 伯乐 ,安得千里之足? 造父 亦无千里之手矣。”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马到 新丰 ,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 明 何景明 《五马行》:“吁嗟吾州本狭促,迮径寧当千里足。”
(2).泛指能行千里者。《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酉阳杂俎·毛篇引作“明驼千里脚”。
(3).喻杰出人才。后汉书·延笃传:“ 延叔坚 有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 唐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高德十年兄,异才千里足。”
《漢語大詞典》:龟龙(龜龍)
(1).龟和龙。古人以为均是灵物。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汉 蔡邕 《郭泰碑》:“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準。”新唐书·崔仁师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 崔湜 )嘆,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2).比喻杰出人物。
(3).指 汉武帝 时的龟文钱币和龙文钱币。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其后稍去旧币,更行白金龟龙。民多巧新币。币数易而民益疑。”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漢語大詞典》:国华(國華)
(1).国家的光荣。国语·鲁语上:“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韦昭 注:“以德荣显者,可以为国光华也。” 汉 张衡 《西京赋》:“徒恨不能以靡丽为国华。”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故政治之不进,国华之日替,皆此之由。”
(2).国家的杰出人材。后汉书·方术传论:“至乃誚譟远术,贱斥国华。”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必选国华,以从人望。”
(3).喻指国中珍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翫泽方美。” 明 方孝孺 《上蜀府启》:“ 谢公 墨竹暨诗风度英妙,足为国华。”
《漢語大詞典》:俊物
杰出人物。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追复杨涟等官爵颁示百官廷臣谢表》:“同是戴天履地之人,独笑 龙逢 非俊物;更耻诵诗读书之辈,借言 董卓 误 中郎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吾斯知 项橐 、 黄童 ,非俊物也。” 清 黄景仁 《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诗:“入座皆俊物,能容我跌宕。”
《漢語大詞典》:命世才
著名于当世的杰出人才;能治国的人才。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贾谊 亚夫 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 唐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诗:“虽言 嵩岳 秀崔嵬,少降连枝命世才。” 前蜀 韦庄 《对雨独酌》诗:“能诗岂是经时策,爱酒元非命世才。” 明 王世贞 《自夹山趣颜神感古》诗:“回首兵车地,虚生命世才。”
《漢語大詞典》:六君子
(1).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其中最著者,约有:(1)指 禹 、 汤 、 文 、 武 、 成王 、 周公 。礼记·礼运:“ 禹 、 汤 、 文 、 武 、 成王 、 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2) 宋 黄庭坚 、 秦观 、 张耒 、 晁补之 及 陈师道 、 李廌 ,人称“苏门六君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 端叔 在 苏 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 秦 、 晁 、 张 、 陈 远甚。”(3) 宋 宁宗 时,右丞相 赵汝愚 为 韩侂胄 诬陷,太学生 周端朝 、 张衜 、 徐范 、 蒋傅 、 林仲麟 、 杨宏中 六人上书讼其冤,被屏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4) 明 熹宗 时, 魏忠贤 擅权,御史 扬涟 劾 忠贤 二十四大罪, 涟 与 左光斗 、 魏大中 、 周朝端 、 袁化中 、 顾大章 皆为 忠贤 构死,世称“六君子”。又 魏忠贤 矫旨逮 周起元 、 缪昌期 、 周顺昌 、 周宗建 、 黄遵素 、 李应升 下狱受酷刑死,世称“后六君子”。参阅明史·宦官传·魏忠贤。(5) 清 光绪 中, 谭嗣同 、 林旭 、 杨锐 、 刘光第 、 杨深秀 、 康广仁 因“戊戌变法”失败,同时遇害,世称“戊戌六君子”。参阅清史稿·李端芬谭嗣同等传论
(2).国画称松、柏等六种树木。 元 黄公望 《题云林画》诗:“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此“六君子”指 倪云林 画中的松、柏、樟、楠、槐、榆。名为《六君子图》。参阅 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一。
《漢語大詞典》:异士(異士)
杰出人材。南史·宋临川王道规传:“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 唐 孟郊 《答姚怤见寄》诗:“而我独迷见,意求异士知。” 清 戴名世 《赠萧端木序》:“余因出余文一编示 萧君 , 萧君 大奇之,以为异士,非天下所有也。”
《漢語大詞典》:隽英(雋英)
杰出人物。 宋 欧阳修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解榻方欣待雋英,掛帆千里忽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