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指
(1).向上竖起。用以形容盛怒之人的头发。庄子·盗跖:“ 盗跖 闻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记·项羽本纪:“﹝ 樊噲 ﹞瞋目视 项王 ,头髮上指,目眥尽裂。” 清 杨宾 《金赤莲姜日千等招饮燕山客舍》诗:“激昂慷慨髮上指,高歌击筑旁无人。”
(2).见“ 上旨 ”。
《漢語大詞典》:上旨
亦作“ 上指 ”。 君上的意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史记·酷吏列传:“﹝ 张汤 ﹞於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銖钱,笼天下盐铁。”后汉书·宋均传:“每有駮议,多合上旨。”宋书·礼志二:“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人情上通,上指远喻。”
分類:君上意旨
《國語辭典》:倒立  拼音:dào lì
以两手支撑身体,头朝下,两腿向上竖起。如:「他的功夫了得,可以倒立走路一、二十公尺。」也作「拿顶」。
《國語辭典》:高竿  拼音:gāo gān
原指撞球技巧高明。后比喻人很厉害,手段高明。如:「这是谁想出来的计策?真是高竿!」
《國語辭典》:羽冠  拼音:yǔ guān
竖立于飞禽类动物头顶上较长而别致的羽毛,称为「羽冠」。如孔雀的羽冠。
《國語辭典》:断头台(斷頭臺)  拼音:duàn tóu tái
一种欧洲旧时的刑具。临时架木为台,在台上用铡刀切下死囚的头颅。如法国大革命时,法王路易十六即死于此种残酷的刑具。现多用以比喻执行死刑的场所。如:「这几名死囚即将被送上断头台。」
《国语辞典》:倒八字须(倒八字须)  拼音:dào bā zì xū
反向上竖为倒八字形的假须。国剧中武丑上戏时所用。
《国语辞典》:举白旗(举白旗)  拼音:jǔ bái qí
战场上竖起白旗,以表示投降的标帜。亦用以比喻服输或没办法。如:「辩不过她那三寸不烂之舌,我只好举白旗了。」
《國語辭典》:发指眦裂(髮指眥裂)  拼音:fǎ zhǐ zì liè
形容极度忿怒。《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瞧见这部书,便追溯庚子年的事,说到激烈之处,不觉发指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