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倒垂
(1).指物体倒悬着垂下。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月悬唯返照,莲开长倒垂。” 唐 柳宗元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
(2).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朝廷当此之际,解兆民倒垂之急,救国家累卵之危,岂暇必俟三年然后改之哉!”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
(3).倒挂着下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黄连花:“其一枝生絶壁间,募人悬絙倒垂取之,重至三两。”
《國語辭典》:仰卧(仰臥)  拼音:yǎng wò
面部朝上的躺著。《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其人不答,径登堂仰卧床上。」《红楼梦》第四一回:「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
分類:仰卧朝上
《國語辭典》:倒立  拼音:dào lì
以两手支撑身体,头朝下,两腿向上竖起。如:「他的功夫了得,可以倒立走路一、二十公尺。」也作「拿顶」。
《漢語大詞典》:颠趾(顛趾)
(1).脚朝上头朝下。谓颠倒失所。易·鼎:“初六,鼎颠趾。” 王弼 注:“鼎之为物,下实而上虚。而今阴在下,则是为覆鼎也;鼎覆则趾倒矣。” 孔颖达 疏:“趾,足也……初六居《鼎》之始,以阴处下,则是下虚上实而鼎足倒矣。故曰鼎颠趾矣。”
(2).翻倒,倒转。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见示近年游天台雁荡黄山匡庐罗浮诸诗流连竟喜赋》诗之二:“颠趾倘不虞,虀粉付一落。”
《國語辭典》:扬起(揚起)  拼音:yáng qǐ
飞起、上升。如:「一辆车子在泥土路上疾驰而过,扬起了漫天灰尘。」
《国语辞典》:平躺  拼音:píng tǎng
面部朝上躺卧。如:「午餐后,工人们总喜欢平躺在树荫下小睡片刻。」
《漢語大詞典》:翔手
犹拱手。两手放在当胸,手心一朝上,一朝下。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正身翔手,右捧左授,自州之戺,起於我公,传至于藏,观者如堵墙,佛声入霄汉。”
《国语辞典》:蕃帽  拼音:fān mào
古代西域地区胡人的帽式。其两侧朝上尖耸,通帽绘有纹饰,耳部有护耳下搭。唐。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织成蕃帽虚顶尖,细叠岙毛胡衫双袖小。」
《漢語大詞典》:翚构(翬構)
檐角朝上如鸟飞的建筑物。 明 杨载 《吴山晚眺》诗:“山椒翬构四垂宽,上相旌旗会览观。”参见“ 翬飞 ”。
《國語辭典》:翚飞(翬飛)  拼音:huī fēi
比喻宫殿的壮观华丽。《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丹刻翚飞,轮奂离立。」
《國語辭典》:胎位  拼音:tāi wèi
胎儿在子宫内附著生长的位置。若胎位不正,往往会造成难产。
《国语辞典》:吊著锅子底(吊著锅子底)  拼音:diào zhe guō zi dǐ
锅底朝上,放著不用。比喻穷得没饭吃。《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常时是穷光棍,自己吊著锅子底,认了回去,与他甚么吃?」
分类:锅底朝上
《国语辞典》:打猛子  拼音:dǎ měng zi
头在下脚朝上的潜入水中。《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也称为「打没头坛」。
《国语辞典》:打没头坛(打没头坛)  拼音:dǎ mò tóu tán
头在下脚朝上的潜入水中。《英烈传》第一二回:「他手中更无别物,却打一个没头坛,直至水底。」也称为「打猛子」。
《漢語大詞典》:顶部
某物的最上部
运载工具(如汽车或飞机)的顶
覆在整体上的朝上的表面,与朝下的表面相对
《漢語大詞典》:亮牌
亮出手中的牌
宣布自己的目的或显示自己的对策
在单人纸牌游戏中作为一顺牌的首张牌正面朝上放在规定行列中的牌,作为表示结果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