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鼓
(1).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晋 赵鞅 、 荀寅 帅师城 汝 滨,遂赋 晋国 一鼓铁,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焉。”《孔子家语·正论解》:“ 赵简子 赋 晋国 一鼓鐘,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 王肃 注:“三十斤谓之鐘,鐘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2).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晋书·温峤传:“ 峻 ( 苏峻 )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操 若攻将军, 宫 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后;不过旬日, 操 军食尽,可一鼓而破。”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一鼓打下 太原 ,不令敌人跑掉一个!”参见“ 一鼓作气 ”。
《漢語大詞典》:得二
(1).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孔颖达 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子曰:‘知几其神乎! 颜氏 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 韩康伯 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 颜子 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
(2).谓一举而得双虎。 春秋 鲁 大夫 卞庄子 刺虎的故事。见史记·张仪列传晋书·姚萇载记:“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庄 得二之义也。”
《國語辭典》:敲棋  拼音:qiāo qí
下棋。《聊斋志异。卷一○。葛巾》:「室中闻敲棋声,伫立不敢复前,姑踰垣归。」也作「敲枰」。
《漢語大詞典》:擎拳
(1).拱手。致礼时的姿势。 宋 沈瀛 《减字木兰花》词:“擎拳仰止,不是凡人名 尹喜 。”参见“ 擎拳合掌 ”。
(2).举拳。谓一举手之力。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咳,甚甌儿气力与擎拳,生生的了前件。”
《國語辭典》:擎拳合掌  拼音:qíng quán hé zhǎng
拱手为礼,以示恭敬。宋。史浩如梦令。摘索衣裳宫样〉词:「容止忒精神,一似观音形象。归向,归向,见者擎拳合掌。」《董西厢》卷二:「阶前僧行,一谜地向前哀告。擎拳合掌,要奴献与贼盗。」也作「合掌擎拳」。
《漢語大詞典》:三曲
(1).古丧礼的一种哀声。谓一举声而三折。礼记·间传:“斩縗之哭,若往而不反;齐縗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緦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於声音者也。” 郑玄 注:“三曲,一举声而三折也。”
(2). 唐 长安 城北 平康里 之歌妓聚居区,分一曲、二曲、中曲,合称三曲。见 唐 孙棨 《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宋 金盈之 醉翁谈录·平康巷陌记·平康总序:“多有游惰者於三曲中而为诸媪所养,俗呼为庙客。”
(3).酒名。曲酒中品级最低的一种。 克非 《春潮急》四三:“﹝ 李春山 ﹞因为心里分外高兴,便不想马上回去,到酒店要了四两三曲,慢慢喝着。”
《漢語大詞典》:一光
(1).犹言寸阴。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懅生死於半气,惜百年於一光。”
(2).谓一举而发扬光大。《陆象山语录》卷上:“ 夫子 之道,至 孟子 而一光。”
《漢語大詞典》:一蹙
亦作“ 一蹴 ”。 谓一举足,一踢。常以喻事情轻而易举。南史·刘瑀传:“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与駑马争路?” 宋 苏轼 《申王画马图》诗:“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玉娇梨》第三回:“回去与寄居固好,但二处皆道路遥远,非一蹴可到。”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如果突然发生战争, 唐 朝是没有兵备的国家,一蹴而倒的危险是存在的。”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一:“好处诚然不是一跳就来或一蹴可达的……决不能如梦境中那样容易。”参见“ 一蹴而就 ”。
《國語辭典》:一蹴而就  拼音:yī cù ér jiù
踏一步就可以完成。形容事情很快就能完成。如:「人才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育和训练。」也作「一蹴而得」。
《漢語大詞典》:奋北(奮北)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言鲲鹏自北冥奋飞,扶摇直上,一举九万里。后以“奋北”喻人青云得志,大展宏图。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 长公 绣口锦心,不日连枝奋北;老衲萍踪浪跡,来朝一苇度西。”
分類:奋飞一举
《漢語大詞典》:扬眉瞬目(揚眉瞬目)
(1).犹横眉怒目。《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行如奔电,骤如飞旋,扬眉瞬目,恐动四边。”
(2).一举眉,一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明 宋濂 《焚石禅师六会语序》:“扬眉瞬目之顷,輒曰彼已悟矣,何其易悟哉!”
(3).倾心注目。 明 归有光 《示徐生书》:“世学之卑,志在科举为第一事,天下豪杰,方扬眉瞬目,羣然求止于是。”
(4).沾沾自喜貌。 清 戴名世 《跋赵孟頫画》:“余又以 子昂 实书画累之,彼方扬眉瞬目,以此自名,而陷于极恶大罪而不自知。”
《國語辭典》:一扫而空(一掃而空)  拼音:yī sǎo ér kōng
全部清除乾净。《野叟曝言》第一回:「掀翻金灶,蹋倒玉楼,将从来题咏一扫而空,真千古绝调!」
《漢語大詞典》:一举两全(一舉兩全)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西游记》第五四回:“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岂非一举两全之美也?”
《国语辞典》:淝水之战(淝水之战)  拼音:féi shuǐ zhī zhàn
东晋时,前秦苻坚大举南侵,欲一举而统一中国,晋以谢玄为统帅禦之,孝武帝太元八年(西元383)战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附近),大败秦兵,南北分裂之局因而形成。也作「肥水之战」。
《国语辞典》:神仙一把抓  拼音:shén xiān yī bǎ zhuā
手到擒来。比喻一举成功。如:「看病总得慢慢见效,那能神仙一把抓。」《济公传》第二四回:「济公说:『我会神仙一把抓,一抓就好,抓出来还得捺出去。你看。』照定那里一条卧著赖犬一扔,只听汪汪叫了两声,一滚竟自死了。」
分类:一举成功
《国语辞典》:一举两用(一举两用)  拼音:yī jǔ liǎng yòng
做一举动同时具有两种功用。《红楼梦》第二九回:「我拿出盘子来,一举两用,却不为化布施,倒要将哥儿的这玉请了下来,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
《國語辭典》:毕其功于一役(畢其功於一役)  拼音: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在一次行动中把所有工作处理完成,达到总目标。如:「年轻人做事要逐步渐进,不能求毕其功于一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