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精光
(1).光辉。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后汉书·冯衍传下:“究阴阳之变化兮,昭五德之精光。”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日月星之见吉凶,殆为日抱珥,月晕成环玦,星移徙,彗孛,日五色,日月无精光,日月不交而食谓之薄之类。”
(2).指崇高精神的光辉。晋书·陈敏传:“金声振於 江 外,精光赫於 扬 楚 。” 宋 苏舜钦 《先公墓志铭》:“擢节义以贯中兮,诚精光而外照。”
(3).指风仪神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家在於 郑 ,未尝得望精光侍謁於前也。” 唐 白居易 《饱食闲坐》诗:“子弟多寂寞,僮僕少精光。”
(4).光彩;光焰。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六:“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修容》:“黑一见红,若逢故物,不求合而自合,精光相射,不觉紫气东来。”
(5).净尽;一无所有。《西游记》第四九回:“披肩綉带无,精光两臂膊。”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上面坐着一个满头剃得精光的老头子。”
(6).指眼中的光亮。精,通“ 睛 ”。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高祖 ﹞目有精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决明:“久服益精光,轻身。”
《漢語大詞典》:了尽(了盡)
净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
分類:净尽
《漢語大詞典》:静尽(静盡)
犹净尽。没有遗留。 唐 白居易 《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诗:“进士麄豪寻静尽,拾遗风彩近都无。” 宋 岳飞 《乞淮南东路重难任使状》:“要当速行剿杀,殄灭静尽,收復诸路。”
分類:净尽遗留
《漢語大詞典》:溜打精光
净尽。 克非 《春潮急》九:“ 黄昆山 被 林长生 的那一连串数字,打昏了头脑,又见大家毫不客气地责备,不觉耍开了牛性子,闷声闷气地说道:‘反正我没有!政府全统购个溜打精光了!’”
分類:净尽
《漢語大詞典》:净扫
打扫干净;扫除净尽。
《漢語大詞典》:雾散(霧散)
(1).喻消失净尽。 晋 陆云 《盛德颂》:“ 三秦 席卷, 项籍 灰分,逋虏雾散,遗寇云彻。”宋书·邓琬传:“昔 吴 楚 连衡, 燕 淮 劲悍,尘扰区内,声沸 秦中 ,雾散埃灭,岂非先鉴。” 宋 吴文英 《瑞鹤仙·赠丝鞋庄生》词:“任真珠装缀, 春申 客屨,今日风流雾散。”
(2).喻盛多、广泛。文选·曹植〈七启〉:“獠徒云布,武骑雾散。” 刘良 注:“雾散,言多也。”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褚彦回碑文》:“义既川流,文亦雾散。”
《漢語大詞典》:电扫(電掃)
亦作“ 电埽 ”。
(1).像闪电划过。比喻迅速扫荡净尽。 唐 元稹 《苦雨》:“阴沴皆电扫,幽妖亦雷驱。” 清 郑燮 《念奴娇·金陵怀古·周瑜宅》词:“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櫓云崩,旌旗电扫,熛射 江 流血。”
(2).像内电划过。谓将事情迅速处理完毕。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万卷星罗,千篇电扫,肯学穷儿事 楚 骚。”宋史·钱勰传:“﹝ 钱勰 ﹞復知 开封 ,临事益精…… 軾 ( 苏軾 )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
(3).像闪电划过。比喻迅速消逝。 宋 李清照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五十年功如电扫, 华清宫 柳 咸阳 草。” 宋 吴潜 《满江红·寄赵文仲南仲领淮东帅宪》词:“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
《漢語大詞典》:出空
扫除净尽;全部去掉。《黄绣球》第三回:“今日我来不及説,明天让我出空一间屋子,请诸位过来坐着,细细的告诉你们。” 陶行知 《介绍一件大事》:“诸位如愿加入我们的团体,和我们共找生路,我们的诚恳请求是:‘出空脑袋里的伪知识。’”
《漢語大詞典》:净尽(浄盡)
一点不剩。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浄尽菜花开。” 明 高攀龙 《讲义·达巷党人章》:“圣人於人间人欲、病痛,能去得浄尽,不能於天理本分上加得毫末。”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故‘国’之文义不删除浄尽之,则人人争根、杀根、私根无从去而性无由至於善也。”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所谓‘非大众的普洛文艺’和‘普洛大众文艺’之间的区别,将要在这一条道路上逐渐的消灭净尽。”
分類:净尽乙部
《漢語大詞典》:雨绝(雨絶)
(1).谓如雨水落地,不可能再回到云层。比喻事情之不可挽回。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又诸将校, 孙权 婚亲,皆我国家良宝利器,而并见驱迮,雨绝於天。” 吕延济 注:“雨絶谓雨下於地,无还云之期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述哀〉》:“雨絶无还云,华落岂留英。”
(2).被雨摧残净尽。 清 谭嗣同 《江行感旧诗》引:“芳时宛谢,雨絶霜凋,子女十餘辈皆前殁。”
《漢語大詞典》:埽地
(1).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礼记·礼器:“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 孔颖达 疏:“初则燔柴於大坛,燔柴讫,於坛下扫地而设祭。此 周 法也。”汉书·郊祀志下:“臣闻郊饗帝之义,埽地而祭。”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埽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世。’”后汉书·张酺传:“ 显节陵 埽地露祭,欲率天下以俭。”
(2).谓扫除净尽。亦喻完全丧失。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 秦 灭六国,而上古遗烈埽地尽矣。”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凡掠良家子姓,悉为贱隶,六畜资财,埽地而尽。”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俗书之误:“至如‘暴’已从‘日’,又加‘日’而为‘曝’;‘然’已从‘火’,又加‘火’而为‘燃’……架屋叠牀,触目皆是,而字学埽地矣。”
《漢語大詞典》:泯然
(1).辽阔貌。亦形容胸襟开阔。列子·汤问:“其有所触也,泯然无际。”世说新语·言语“贫道如游蓬户”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师虽升履丹墀,出入朱邸,泯然旷达,不异蓬宇也。”
(2).完全符合貌。《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湛方生 《秋夜》诗:“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復寿夭于 彭 殤。”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禪宗论云门有三种语……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深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自改土归流以后,一如内地编氓之营伍,泯然无异矣。”
(3).消失净尽貌。太平广记卷二八七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侯元:“ 元 因拜谢而出,仍令一童送之。既出洞穴,遂泯然如故。” 宋 王安石 《伤仲永》:“又七年,还自 扬州 ,復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生平著述数万言,所藏金石文字及 宋 栞善本书不下千种,皆泯然无存。”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 孙先生 深知国民党人革命精神泯然无存,反 袁 定难成就,痛心之馀,决心到 日本 另行组织中华革命党,重新号召进行反 袁 工作。”
《漢語大詞典》:刬尽(剗盡)
删除净尽。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汗牛试卷浩无涯,剗尽雷同别一家。”
分類:删除净尽
《漢語大詞典》:耗尽(耗盡)
(1).消减净尽。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 周 室既坏,至 春秋 末,诸侯耗尽。” 颜师古 注:“言渐少而尽也。”
(2).用完。 宋 苏轼 《赴英州乞舟行状》:“禄赐所得,随手耗尽,道路之费,囊橐已空。”
《漢語大詞典》:散灭(散滅)
散失净尽。陈书·儒林传·沈文阿:“ 秦 烧经典,威仪散灭。”
分類:散失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