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天資  拼音:tiān zī
天生的資質、稟賦。《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評曰》:「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三國演義》第四回:「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國語辭典》:天賦  拼音:tiān fù
天生的才能,自然的稟賦。《舊唐書。卷一九。僖宗本紀》:「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神資壯烈,天賦機謀,誓立功名,志安家國。」
《漢語大詞典》:赋分(賦分)
天赋;资质。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臣赋分譾薄,窃恐别招谴责。” 金 元好问 《行斋赋》:“赋分在人,如物有常。”
分類:天赋资质
《國語辭典》:資性  拼音:zī xìng
天賦的性情。《漢書。卷七一。彭宣傳》:「臣資性淺薄,年齒老眊。」《儒林外史》第九回:「他今年十七歲,資性倒也還聰明的。」
《國語辭典》:生地  拼音:shēng dì
1.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對於死地而言。《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內篇。微旨》:「有急則入生地而止,無患也。」
2.未開墾的土地。
3.未經蒸熟的地黃,稱為「生地」。可供藥用,有退熱、止血的功效。
《國語辭典》:器質  拼音:qì zhí
才識資質。《北史。卷一○。周高祖武帝本紀》:「帝幼而孝敬,聰敏有器質。」唐。韓愈 舉錢徽自代狀:「器質端方,性懷恬淡,外和內敏,潔靜精微。」
《漢語大詞典》:生材
(1).养植竹木。亦用以比喻培植人材。周礼·地官·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九曰生材,十曰学艺。” 郑玄 注:“生材,养竹木者。” 金 元好问 《嘉议大夫王公神道碑》:“生材非难,获用为难;获用非难,尽其材为尤难。”
(2).新采伐的材木。《淮南子·人间训》:“木尚生,如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材任重涂,今虽成后必败。”
(3).指资质。 宋 曾巩 《册立皇太子制》:“咨尔某,生材之卓,絶伦拔类,覃訐岐嶷,成於自然;缉熙光明,不繇外奬。”
《國語辭典》:材質  拼音:cái zhí
1.資質。《漢書。卷一一。哀帝紀》:「臣幸得繼父守藩為諸侯王,材質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宮。」
2.工業設計或藝術創作上所稱的創作材料。如:「朱銘先生以不鏽鋼材質從事雕塑,其藝術風格獨樹一幟。」
分類:材质资质
《漢語大詞典》:才质(才質)
资质。晋书·贾充传:“俄而侍宴,论太子婚姻事, 勖 因言 充 女才质令淑,宜配储宫。”朱子语类卷七十:“ 龟山 才质困弱,好説一般不振底话。” 明 王廷相 《答孟望之论慎言》:“大抵人生才质,中下者多,故学道造诣,上达者少。” 郭沫若 《断肠集·屈原研究》:“他有锐敏的感受性,接受了时代潮流的影响,更加上他的超绝的才质和真挚的努力,他的文学革命真真是得到了压倒的胜利。”
分類:才质资质
《國語辭典》:本質  拼音:běn zhí
1.事物本身原有的根本屬性。如:「這件事的本質,並不如你想像的單純。」《紅樓夢》第八六回:「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瓏剔透,本質就不堅了。」
2.人的本性。如:「他的本質不壞。」《南齊書。卷二五。列傳。張敬兒》:「朕猶謂恩義所感,本質可移。」
《漢語大詞典》:禀姿(稟姿)
指天赋的资质。 清 孙枝蔚 《旅兴》诗之五:“稟姿无愚智,但贵有师承。”
分類:天赋资质
《漢語大詞典》:睿姿
(1).指皇帝的容姿形貌。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司马待制:“ 神文 以皇太子监国,引见 资善堂 ,仰视睿姿,一如所梦。”
(2).指圣明的资质。姿,通“ 资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六帝:“以 太宗 天纵, 玄庙 聪明, 宪 、 德 、 文 、 僖 ,睿姿继挺,俱以万机之暇,特驻吟情。”
《國語辭典》:秉賦  拼音:bǐng fù
人先天的性格、資質和體魄。《紅樓夢》第六四回:「因寶玉素昔秉賦柔脆,雖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將茶連壺浸在盆內,不時更換,取其涼意而已。」也作「稟賦」。
《漢語大詞典》:内材
资质;稟性。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余尚书遗事:“ 茂本 美风姿,有俊才,为县学生。御史行香,见 茂本 曰:‘此子外材好,内材何如?’” 夏曾佑 《小说原理》:“人生既具灵明,其心中常有意念,展转相生,如画如话,自寤彻寐,未曾暂止,内材如此,而又常乐有外境焉,以讐对之。”
分類:资质禀性
《國語辭典》:英靈  拼音:yīng líng
1.英華靈秀所凝聚的氣。指才能出眾的人。《隋書。卷四二。李德林傳》:「陳使江總目送之曰:『此即河朔之英靈也。』」唐。王維〈送綦毌潛落第還鄉〉詩:「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2.英烈的靈魂。唐。杜甫〈陪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詩:「英靈如過隙,宴衎願投膠。」《三國演義》第九一回:「今凱歌欲還,獻俘將及。汝等英靈尚在,祈禱必聞。隨我旌旗,逐我部曲,同回上國,各認本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