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器量
(1).器皿的容量。周礼·天官·酒正:“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 郑玄 注:“酌器所用注尊中者数量之多少,未闻。” 孔颖达 疏:“未闻,未闻升数。”
(2).器局;才识;度量。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夫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宪宗 朝,则有 杜邠公 之器量, 郑少保 之清俭……亦各行其志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 孟东野 :‘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 吴处厚 以渠器量褊窄,言乃尔。”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一:“ 杨宪 是 刘基 的好朋友,但是 刘基 认为 杨宪 虽有相才,但器量不够。”
《漢語大詞典》:才谞(才諝)
才智;才识。 宋 王安石 《拟上殿进札子》:“陛下尝试详延大臣左右及天下智能才諝之士,使其论先王所以成天下之才者,其施设之方如何?” 元 杨维桢 《曹氏雪斋〈弦歌集〉序》:“予居 钱塘 ,闻女士有 曹雪斋 氏,以才諝称於人。” 明 袁宗道 《通州刺史吴淮浦考绩序》:“乃 吴君 顾独精於民事,岂其才諝知虑果有殊絶儔伍者乎!非也,人莫不有才諝,亦復不乏知虑,所用殊耳。”
分類:才智才识
《漢語大詞典》:哑钟(啞鍾)
(1).指因未能调试而弃置的古乐钟。旧唐书·张文收传:“太乐有古钟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餘有五,俗号哑钟,莫能通者。”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十二律中,唯用七声,其餘五调,谓之哑钟,不用也。”
(2).喻指蕴藏的才识。 唐 黄滔 《上赵起居启》:“若不仰投门舘,虔佇发扬,则永携疑玉以汍澜,长伴哑钟而泯默。”
《漢語大詞典》:渟蓄
(1).犹含蓄。 唐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诗贯六义,则讽諭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间矣。”
(2).指储积于胸中的才识。 宋 陆游 《答刘主簿书》:“足下亦宜尽发所渟蓄,以与朋友共之。”
《漢語大詞典》:理具
犹才识。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秀 ( 潜 子), 咸熙 中为尚书僕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頠 ( 秀 子)理具渊博,赡於论难,著《崇有》《贵无》二论。”
分類:才识理具
《漢語大詞典》:酆城剑(酆城劍)
(1).相传 晋 张华 与 雷焕 登楼仰观天文。 焕 谓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地在 豫章 丰城郡 。于是 华 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牛斗间气不复见。 焕 送一剑与 华 ,留一自佩。其后 华 诛,失剑所在。 焕 死,其子 华 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会合 张华 曾失去的一剑,化成长达数丈的两条巨龙。事见《晋书·张华传》。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八:“鮫绽 酆城 剑,虫凋鬼火书。”亦作“ 酆城龙劒 ”。
(2).比喻优异的才识。 金 元好问 《赠答平阳仇舜臣》诗:“沧海驪珠能几见, 酆城 龙劒不终藏。”亦省作“ 酆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酆 剑,意气逐 吴 钩。”
《漢語大詞典》:酆城龙剑(酆城龍劒)
见“ 酆城剑 ”。
《漢語大詞典》:高人
(1).超人,不同凡俗。《商君书·更法》:“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惊於民。” 蒋礼鸿 锥指:“高人,过人也。”
(2).指才识超人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余閲见知名之高人,洽闻之硕儒,果以穷理尽性,研覈有无者多矣。” 宋 苏轼 《净因院画记》:“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於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办。”《文汇报》1992.2.6:“不知是哪位高人一语道破:‘观众是傻子,演员是疯子,导演是骗子。’”
(3).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修道者。晋书·邵续传:“ 续 既为 勒 ( 石勒 )所执,身灌园鬻菜,以供衣食。 勒 屡遣察之,叹曰:‘此真高人矣。不如是,安足贵乎!’”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干戈谩道因天意, 渭水 高人自钓鱼。”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听见就像神附着的发了疯,从此不应考了,要做个高人。”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终于还引动了 首阳村 的第一等高人 小丙君 。”
《漢語大詞典》:近人
(1).才识短浅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於是驰逐之庸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犹宵虫之赴明烛,学之者犹轻毛之应飇风。”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絶,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2).接触较多、关系密切的人。如臣下、婢仆、亲友等。《前汉书平话》卷上:“ 随何 使近人报知城上人,道与 陈豨 。” 刘澍德 《归家》五:“这两年来,不要说对待群众,连对自己的近人,态度都很不好。”
(3).距今不远的人;近代人。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古诗有离合体,近人多不解。” 章炳麟 《文学说例》:“策士飞箝之辩,宜与 宋 儒语録、近人演説同编一秩,见其与文学殊涂,而工拙亦异趣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起稿已完,才看见《青光》上的一段文章,说近人用‘先生’和‘君’,含有尊敬和小觑的差别意见。”
《漢語大詞典》:粗疏
亦作“ 麤疏 ”。亦作“ 麤踈 ”。亦作“麄疏”。亦作“麄踈”。
(1).粗忽疏慢。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张昭 非 肃 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 肃 年少麤疎,未可用。” 宋 苏辙 《泝潮》诗之一:“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麄踈。”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他鹰指爪,蟒身躯,忒躁暴,太麄疎,但言语,便喧呼。”
(2).粗糙;不精密。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后﹞袍极麤疏,诸主朝望见,反以为綺。”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诸主家朝请,望见后袍极麤踈,反以为侍婢之数。”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尧 时文物也麄踈,礼乐犹带鸿荒餘。”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则我这衣袂麄疎,都是柴草络布无绵絮。” 梁启超 《说动》:“机器不兴,工欲动,而笨拙麤疏之刀锯絏之。”
(3).谓才识疏略寡陋。吕氏春秋·异宝“其知弥觕” 汉 高诱 注:“觕,麤疏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然 隐 才雄而麄疏, 鄴 才清而緜緻。”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盗喜曰:‘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顾吾辈麤疏,恐为秀才笑耳。’”
(4).形容声音粗沉而不连续。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九:“秋深月清苦,虫老声麤踈。”
《漢語大詞典》:高崔
北魏 高允 和 崔浩 的并称。均以才识通博著称。 宋 秦观 《代中书舍人谢上表》:“职分四禁之严,事押六曹之重。必得或迟或速,文廉 枚 马 之长;知古知今,学擅 高 崔 之富。”参阅魏书·高允传《崔浩传》
《漢語大詞典》:才识(才識)
才能识见。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既才识短浅,又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 唐 韩愈 《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臣才识浅薄,词艺荒芜,所撰碑文,不能备尽事跡。” 清 恽敬 《古今人表书后》:“盖古人多以絶人之才识,百虑千计而笔之於书。”
《漢語大詞典》:斗筲
(1).斗与筲。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皆量小的容器。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 清 洪升 《长生殿·絮阁》:“这非是衾裯不许他人抱,道的咱量似斗筲。”
(2).喻些微;微小。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百姓或无斗筲之储,官奴累万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坐中若有 杜十娘 ,斗筲之量饮千觴。”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千字文:“﹝ 顾蒙 ﹞困於旅食,至书《千字文》,授於聋俗,以换斗筲之资。”
(3).喻低微、卑贱。后汉书·郭太传:“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 林宗 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旧唐书·文苑传上·崔信明:“昔 申胥 海畔渔者,尚能固其节,吾终不能屈身伪主,求斗筲之职。”
(4).喻人的才识短浅,气量狭窄。论语·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託权豪,俛眉承睫,徼进明时。”《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 囊瓦 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倖。”
(5).指才识短浅的人。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 清 顾炎武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霑方读〈盐铁论〉》诗:“片言折斗筲,篤论垂青史。”
(6).谦辞。汉书·谷永传:“ 永 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南朝峭汉》:“ 弼 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
《漢語大詞典》:严徐(嚴徐)
(1). 严安 、 徐乐 的并称。 汉武帝 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 严 徐 而待詔。” 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 北朝 荣 庾 薛 , 西汉 盛 严 徐 。”
(2).泛指有才识之士。 宋 曾巩 《送李莘太傅》诗:“君王览豪俊,应復召 严 徐 。”
《漢語大詞典》:手眼
(1).比喻本领才识。 宋 杨先 《富顺中岩避暑》诗:“伽陀坐断碧巖阴,手眼无非利物心。” 明 袁宏道 《与管东溟书》:“若教定方,则歷代圣贤,各具一手眼,各出一机轴,而皆能垂手为人,何与?”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 沈啟南 、 文徵仲 合卷《烟江迭嶂图》,乃两人前后所作,自记甚详,各出手眼经营而成。”
(2).指伎俩。《西游记》第八四回:“众贼道:‘走江湖的人,都有手眼。看这柜势重,必是行囊财帛锁在里面。我们偷了马,抬柜出城,打开分用,却不是好?’”
(3).犹眼界,眼光。 鲁迅 《华盖集·通讯二》:“至于作文者,我以为只要科学家肯放低手眼,再看看文艺书,就够了。”
《漢語大詞典》:胜士
1.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晋书·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 宋 叶适 《〈黄子耕文集〉序》:“ 豫章 黄子耕 ,少所树立,便入高人胜士之目,不独倚先世为重也。” 明 方孝孺 《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 晋 宋 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
2.佛教语。对持戒者的尊称。见释氏要览卷上引月灯三昧经。 元 德异 《〈坛经〉序》:“近得 通上人 寻到全文,遂刊於 吴 中 休休禪寺 ,与诸胜士同一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