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小历(小曆)
始于 唐 末的一种民间历法。新五代史·司天考一:“ 唐 建中 时,术者 曹士蔿 始变古法,以 显庆 五年为上元,雨水为岁首,号《符天历》。然世谓之小历,祇行於民间。”
《國語辭典》:分痛  拼音:fēn tòng
孕妇产前,母家送给的慰问礼物。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凡孕妇入月,于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錂或䌽画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复盖之,上插花朵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样,用盘合装,送馒头,谓之『分痛』。」
《國語辭典》:盲词(盲詞)  拼音:máng cí
昔时盲人所弹唱的鼓子词。《土风录。卷二。唱盲词》:「或呼琵琶唱盲词,今人谓之盲字,字为词字之转,以为盲者所唱故名。」
《漢語大詞典》:擢歌
嬥歌。古代 巴 人相互牵手边跳边唱的一种民歌。后汉书·礼仪志下:“羽林孤儿, 巴 俞 擢歌者六十人为六列。”
《漢語大詞典》:端视(端視)
古代的一种民间杂耍。卖艺者快速转动绘有繁多图画的大轮盘,玩客随意射箭,卖艺者以盘承箭,使命中图中某物与预定者无异;或由卖艺者向转盘发箭,玩客令其射中某物,虽微细如花须、柳眼之类,亦无不命中。参阅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故都戏事》
《國語辭典》:义勇军(義勇軍)  拼音:yì yǒng jūn
自愿服役的军队。也称为「志愿兵」。
《國語辭典》:信天游  拼音:xìn tiān yóu
一种流行于甘肃、陕西北部及宁夏东北部的山歌。一般为七字一句,两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长的可达十数段。有两种曲调:一为音调高亢辽阔;一为曲调平稳。内容以反映爱情、日常生活为主。
《国语辞典》:镕炉(镕炉)  拼音:róng lú
1.熔炼金属的炉子。也作「熔炉」。
2.融合各种民族、文化、思想、语言等的环境。如:「美国是民族的大镕炉」。也作「熔炉」。
《漢語大詞典》:跨火
(1).跨过火堆。为一种民俗。北史·倭传:“女多男少,婚嫁不取同姓,男女相悦者即为婚。妇入夫家,必先跨火,乃与夫相见。”
(2).蹲坐在火旁取暖。 宋 陆游 《闲步至鞠场值小雪》诗:“归来跨火西窗下,独数城楼长短更。”
《国语辞典》:舞狮(舞狮)  拼音:wǔ shī
一种民俗表演艺术。因古代中国人将狮子视为瑞兽,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并求吉纳福。主要由二人或三人成一组,装扮成狮子的样子,随锣鼓声作俯、仰、腾、跃各种动作。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也称为「狮子舞」、「狮灯」、「狮舞」、「舞狮子」。
《国语辞典》:抢孤(抢孤)  拼音:qiǎng gū
一种民俗活动。在中元普渡仪式结束或农历七月三十日鬼门关闭之夜,道士敲锣撤除供品时,群众蜂拥抢夺祭过野鬼的供品,称为「抢孤」。此项活动具有宗教民俗和体能竞赛的意义。
《漢語大詞典》:钱帖(錢帖)
钱票。一种民间发行的代用货币。 锺广生 《辛亥新疆定变纪略》:“初七初八两日,哄传乱事将起,民间持钱帖向店肆易取现緡者,途为之塞。” 萧红 《生死场》七:“菜价低了,钱帖毛荒。粮食也不值钱。”
《漢語大詞典》:师子舞(師子舞)
狮子舞。汉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自 汉 代起流行于 中国 很多地区。今一般由两人扮演大狮子,一人扮演小狮子,另一人扮演武士以彩球逗引。旧唐书·音乐志二:“太平乐,亦谓之五方师子舞……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
《漢語大詞典》:献生子(獻生子)
唐 宋 以来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历二月初一的中和节,以青囊盛五谷瓜果种子,互相赠送。新唐书·李泌传:“ 泌 谓:‘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民间以青囊盛百穀瓜果种相问遗,号为献生子。’”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二月朔日, 唐 宋 时谓之中和节,今虽不举,而民间犹以青囊盛五穀瓜果之种相遗,谓之献生子。”
《国语辞典》:花棒  拼音:huā bàng
1.一种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棒。参见「霸王鞭」条。
2.比喻好看而没有实际武艺的棍棒招式。《水浒传》第一○二回:「王庆不觉失口笑道:『那汉子使的是花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