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典型化
作家、艺术家用以概括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國語辭典》:刺激  拼音:cì jī
1.令意识状态变化,或神经兴奋的原因。此种原因,有存于外界的,称为「物理的刺激」;有不存于外界而由有机体自生的,称为「生理的刺激」。
2.使人意识状态变化或神经亢奋。如:「你别再刺激她了!」
《漢語大詞典》:倾向性(傾向性)
(1).文学艺术名词。指文学家、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社会思想和对现实生活的爱憎情绪。
(2).泛指对某方面的爱憎倾向。如:他的讲话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还能听不出来?
《國語辭典》:十字街头(十字街頭)  拼音:shí zì jiē tóu
1.横直两条街道交叉的地方。《景德传灯录。卷二三。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十字街头石师子。』」宋。刘一止 浣溪沙。莫问新欢与旧愁词:「十字街头家住处,心肠四散几时休?」也称为「十字路口」。
2.比喻面临重大问题而难以抉择的处境。如:「徘徊在升学与就业的十字街头,他思索多日,仍旧下不了决定。」也称为「十字路口」。
《國語辭典》:实实在在(實實在在)  拼音:shí shí zài zài
确实而不虚假浮誇。如:「实实在在的价格,不骗你!」《通俗常言疏證。人事。实实在在》引《奈何天》剧:「也要实实在在替朝廷做些事业才好。」也作「实实落落」。
《漢語大詞典》:舍道用权(舍道用權)
谓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 周公 之摄王位, 伊尹 之黜 太甲 , 霍光 之废 昌邑 , 孙綝 之退 少帝 ,谓之舍道用权,以安社稷。”
《國語辭典》:借古讽今(借古諷今)  拼音:jiè gǔ fèng jīn
假借评论古代人事的是非,以讽喻现实。如:「张先生说话常借古讽今,暗寓深意。」
《漢語大詞典》:逻辑思维(邏輯思維)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同形象思维不同,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也叫抽象思维。
《國語辭典》:历史语词(歷史語詞)  拼音:lì shǐ yǔ cí
专指目前已经不用的历史现象、事物的语词。如司徒、司寇等。
《漢語大詞典》:理想派
按照作者的理想,通过主观想象和虚构以反映现实的文学创作流派。它有浪漫主义成分,但不等于浪漫主义。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 张天翼 《欢迎会》:“我这剧本是理想派,也就是未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