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称言(稱言)
讲话;叙说。《孔子家语·弟子行》:“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 颜回 之行也。”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高祖 初入 咸阳宫 ,周行府库,金玉珠寳,不可称言。”
分類:讲话叙说
《漢語大詞典》:者也之乎
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
《漢語大詞典》:上头(上頭)
(1).谓排列在前,序次在先。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餘骑,夫婿居上头。” 唐 白居易 《河阳石尚书破迴鹘以诗美之》:“他时 麟阁 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
(2).指文章或讲话中前面已叙述过的部分。 蔡元培 《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就上头所举的功效和损失比较起来,实在是损失的分量突过功效。”
(3).指高处。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水浒传》第一一六回:“ 解宝 见哥哥攧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
(4).指上位。《水浒传》第三二回:“那汉引了众人,便向 武行者 对席上头坐了。”
(5).指事情的某一个方面。 茅盾 《无题》:“关于财政上头,她自信她有她的经验--或者‘天才’。”
(6).里面;当中。 唐 王建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 唐 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
(7).表示某种缘故。 元 代 汉 译蒙古语时多用之。元史·泰定帝纪一:“遵守正道行来的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得安业。”元朝秘史卷七:“因你与我父契交的上头,我差人迎接你来我营内。”《水浒传》第十九回:“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併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
(8).犹言起初。元史·泰定帝纪:“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安业。”
(9).指主子,上司。红楼梦第五八回:“上头能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睛里没了我们,再两天你们就该打我们了。”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
(10).指上级官署、上级部门。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哦,还有件事,前日我在上头遇见咱们旗人 卜德成 -- 卜三爷 ,赶着给 玉格 提亲。”
shàng tóu
(1).指女子束发插笄,为成年的象征。 南朝 梁 萧纲 《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五:“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礼一:“女子至十四,则择日为蓄髮,谓之上头。”
(2).指成亲。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 郭全海 瞅她一眼,认识这是 小老杜 家的还没上头的童养媳。”
(3).指娼妓初次接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上头入月:“倡家处女初得荐寝於人,亦曰上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今日 香姐 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
(4).指男子束发加冠,为成年的标志。南齐书·孝义传·华宝:“父 豪 , 义熙 末,戍 长安 , 宝 年八岁。临别,谓 宝 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先是,诸王冠,止于宫中行世俗之礼,谓之上头。”《西游补》第十一回:“前日, 小月王 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 小月王 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 翠绳孃 。”
《漢語大詞典》:寒蝉(寒蟬)
(1).蝉的一种。又称寒螿、寒蜩。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郑玄 注:“寒蝉,寒蜩,谓蜺也。”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云:“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李善 注:“ 蔡邕 《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已数月每欲一述衷情卒卒未暇也辍直枢曹闲居无事甫得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原飞退鷁,情比噪寒蝉。”
(2).寒天的蝉。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后汉书·党锢传·杜密:“ 刘胜 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李贤 注:“谓寂默也。《楚词》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蝉寂漠而无声。’” 宋一鸿 《和萝庵钝公诗》:“有教既无类,敢噤寒蝉口。”
(3).古代妇女的面饰。因状如蝉,故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向妆臺半贴寒蝉,挥玉管羞题冰蠒。”
《漢語大詞典》:致辞(致辭)
亦作“ 致词 ”。
(1).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楚辞·九章·思美人》:“因归鸟而致辞兮,羌宿高而难当。” 王逸 注:“思附鸿鴈达中情也。” 唐 杜甫 《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 鄴城 戍。”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
(2).犹致语。宋史·乐志十七:“每春秋圣节三大宴……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初致辞,羣臣皆起听,听辞毕,再拜。”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乐人 史金著 者,粗能属文,致词於帘陛之外。”参见“ 致语 ”。
(3).现指在举行会议或某种仪式时请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讲话。如:请主席致辞(词)。
《漢語大詞典》:致语(致語)
(1).古代宫廷艺人在演出开始时说唱的颂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诸军百戏,呈於楼下。先列鼓子十数辈,一人摇双鼓子,近前进致语,多唱‘青春三月驀山溪’也。”宋史·礼志十六:“ 元祐 三年,罢春宴,又罢秋宴,以 魏王 出殯,翰林学士 苏軾 不进教坊致语故也。” 清 钱谦益 《寒夜闻姬人语戏作》诗:“渐喜花朝近生日,拟裁致语慰凄凉。” 钱曾 注:“ 杨慎 曰:‘ 宋 时御前内宴,翰苑撰致语……虽 欧 、 苏 、 曾 、 王 皆为之。’”
(2).指艺人说唱这种颂辞。参见“ 致辞 ”。
(3).指 宋 元 话本小说每回前的引子。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故老传闻, 罗氏 为《水滸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引其首。 嘉靖 时, 郭武定 重刻其语,削其致语,独存本传。”
《漢語大詞典》:支吾
亦作“ 支梧 ”。亦作“ 支捂 ”。
(1).犹支撑。抵挡;支持住不倒下。旧五代史·僭伪传三·孟知祥:“ 知祥 虑 唐 军骤至,与 遂 閬 兵合,则势不可支吾。” 宋 司马光 《乞进呈文字第四札子》:“况今已立秋,兼臣自体当得筋力差胜於前,可以支梧。只是无人扶掖,全拜起不得。”朱子语类卷一○八:“如人病寒下热药,少间又变成燥势;及至病热下寒药,少间又变得寒。到得这家计坏了,更支捂不住。”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这路崎嶇,水縈紆,急得我战钦钦不敢望前去;况是棒疮发,怎支吾?” 清 黄宗羲 《朱康流先生墓志铭》:“先生屈其经世之业,以支吾八口,泊然不见喜愠之色。” 康濯 《灾难的明天》:“ 春妮子 一扭身支吾着走了。她全身冰冷,没一点劲,回到家里俯在炕上躺着。”
(2).引申为抗拒。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逼得得他忍飢受冷,并不敢半句支吾。”
(3).对付;应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西贼姦计,大未可量,朝廷当奬励逐路帅臣,豫作支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如此时此际文情艰澁,勉强支吾,则朝气昏昏,到晚终无晴色,不如不作之为愈也。”红楼梦第一○一回:“﹝ 凤姐 ﹞见过 王夫人 ,支吾了一件事,便过来到 寳玉 房中。”
(4).排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
(5).讲话含混躲闪;用含混闪烁的话搪塞。《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饮食中间, 冯公 问其乡贯出身, 承信 言语支吾,似有羞愧之色。”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如此三年, 英臺 衣不解带, 山伯 屡次疑惑盘问,都被 英臺 将言语支吾过了。” 巴金 《家》三三:“五婶向他追问,他总是一味支吾,后来五婶追问得急了,他才说是弄掉了。” 郭沫若 《南京印象》十二:“由七点到十二点,足足有五个钟头。大员们的种种拖延或支吾,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义!”
(6).犹豫,踌躇。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 张太尉 冷笑:‘我别有道理。待我遮里兵才动,先使人将文字去与番人。万一支吾不前,交番人发人马助我。’”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一番信到,一番使妾倍支吾;几度诗来,几度令人添寂寞。”
(7).窘迫局促。 清 戴名世 《范增论》:“ 项王 欲自帝,则有 义帝 在也;既王诸将,而己亦称王,则无以自别异,於是立号为 西楚霸王 。盖其情见势絀,支吾甚矣。”
《漢語大詞典》:前面
(1).接近正面的空间;空间或位置靠前的部分。 唐 韩愈 《游太平公主山庄》诗:“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朱子语类卷六五:“人立时全见前面,全不见后面,东西只见一半。”红楼梦第四回:“前面里间书架上,有十个竹根套杯。” 郁达夫 《在寒风里》:“他的两眼是呆呆向前面的空处在直视的。”
(2).次序靠前的部分;文章或讲话中先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秦汉书多同:“ 荀子 劝学篇与 大戴 之《劝学》前面俱同。或句有先后,字有多寡,乃 大戴 刊误也。”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我们要让在前面,只得又各人写了一回。” 史存直 《汉语语音史纲要》第五章:“前面几章已经就调、韵、声三方面把汉语语音的发展讲完了。”
《漢語大詞典》:结舌(結舌)
(1).不敢讲话。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 李善 注引慎子:“臣下闭口,左右结舌。”汉书·李寻传:“及京兆尹 王章 坐言事诛灭,智者结舌,邪伪并兴,外戚顓命,君臣隔塞。”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续范亭 《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仁者结舌,智者侧目,积威之下,无可为力。”
(2).犹结巴。 林纾 《闽中新乐府·村先生》:“童子读书尚结舌,便将大义九经説。”
分類:不敢讲话
《漢語大詞典》:得言
(1).犹当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於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
(2).获得讲话的机会。世说新语·方正“ 文帝 兄弟每造其门” 刘孝标 注引《楚国先贤传》:“ 魏武 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猥积,不能得言。”
《漢語大詞典》:后面(後面)
(1).空间或位置靠后的部分。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四:“后面崔嵬者, 桓公 旧塚庐。” 宋 杨万里 《舟过桐庐》诗之三:“后面山无数,南面柳更多。”《三侠五义》第八回:“恶道把身使空,身往旁边一闪,后面 张龙 照腰就是一脚。”
(2).背后,不当面。 曹禺 《日出》第四幕:“他说没有办法。 金八 在后面操纵,没有一点法子。”
(3).次序靠后的部分;文章或讲话中后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听话(聽話)
(1).听别人讲话。 唐 贾岛 《喜无可上人游山回》诗:“听话龙潭雪,休传鸟道书。” 唐 陆龟蒙 《寄茅山道士》诗:“问颜知更少,听话想踰玄。”
(2).犹听从。 巴金 《关于〈海的梦〉》:“但是她十分善良、老实,而且柔顺听话。” 老舍 《茶馆》第三幕:“站住![三人还走]怎么?不听话?先揍了再说!”
(3).听候回话。如:这件事情联系的结果怎样,你就等着听话儿吧!
《漢語大詞典》:上边(上邊)
(1).指位置较高的地方。《英烈传》第五回:“周围栏杆上边,立着两个像金刚一般,口内念念有词。”此指物体的顶端。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小弟不去,要到 江 上边 芜湖县 地方去寻访几个朋友。”此指江河的上流。 郁达夫 《人妖》三:“但她上边穿的确是一件玫瑰紫颜色的大袖时式衣裳。”此指身体的上部。
(2).指物体的表面。红楼梦第八七回:“ 黛玉 手中自拿着两方旧帕,上边写着字迹,在那里对着滴泪。”
(3).指事物的某一方面。 曹靖华 《鲁迅先生谈创作》:“翻译,手边毕竟有原本可据,不必在文章发展等上边用心思。”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这是各人写作的习惯不同之故,成绩的优劣却并不纯在这上边区分。”
(4).犹言前面。指文章或讲话中先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曹靖华 《电工·鲁迅》:“上边所引 鲁迅 书信及日记中的 陈蜕 ,就是‘一二·九’风暴中, 东北大学 最活跃的同学之一。”
(5).犹里面。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二十:“那上边有 茅盾 作的一篇《创作与题材》。” 曹靖华 《小米加步枪》:“﹝ 鲁迅 ﹞惊奇地问道:‘小米,你怎么知道我爱吃小米呢?’‘我从《两地书》知道的,那上边写着。’”
(6).上司;上级。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巡长:‘说得是啊!可是上边交派下来,您教我怎么办?’”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平素,上边来了人,我们也是介绍到他家居住。”
到边远的地方去。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时, 皇甫 殿直官差去押衣袄上边,回来是年节第二节。”
《漢語大詞典》:入调(入調)
(1).符合某种声腔韵调。 鲁迅 《南空北调·题记》:“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黄包车!’ 潘先生 很入调地喊。”
(2).方言·合乎规矩;正经。如:你讲话不要不入调!
《漢語大詞典》:倦谈(倦談)
懒于讲话。 汉 扬雄 《长杨赋》:“僕尝倦谈,不能一二其详,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分類:讲话
《漢語大詞典》:飏言(颺言)
(1).高声朗朗地讲话。多用于臣下奏辞。书·益稷:“ 皋陶 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 孔 传:“大言而疾曰颺。”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序:“右拾遗直史舘 王禹偁 再拜而颺言曰:‘耕籍之义大矣哉!’” 梁启超 《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国风报》载笔者,谨述民意拜手稽首颺言曰:吾儕小民,不胜大愿。愿大皇帝蠲其大惠,賚吾儕以国会。”
(2).犹言大力宣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并颺言以明事,嗟嘆以助辞也。”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及夫 箕子 所颺言,则以五行为臬樴,斯大古 夏 殷 之成宪,而 周 时毁弃久矣。”
(3).怀着一定的目的故意说出要采取某种行动的话(多含贬义)。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夫宦官日奔走於人主之前,伺其喜怒而乘意窃发,出则颺言於众曰:是主上之所欲也。” 梁启超 《中日交涉汇评·中日最近交涉平议》:“今不惟颺言不撤兵,而反突然提出种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