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慈旨
(1).仁惠的诏旨。魏书·崔光传:“检访四方,务加休息,爰发慈旨,抚賑贫瘼。”新唐书·刘洎传:“陛下降慈旨,假柔颜,虚心听纳,犹恐羣臣惴缩不敢进。”
(2).慈母的教诲。 唐 元稹 《诲侄等书》:“忆得初读书时,感慈旨一言之叹,遂志于学。”
《漢語大詞典》:九言
(1).九句格言。指 春秋 时 郑国 子大叔 告诫 赵简子 的九句话。左传·定公四年:“﹝ 郑 子大叔 卒。﹞ 晋 赵简子 为之临,甚哀,曰:‘ 黄父 之会,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復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唐 杜牧 《归融册赠左仆射制》:“ 太叔 九言,服以行之,终身不倦。” 清 钱谦益 《父季兆原任工部司务赠中宪大夫》:“奉九言於 太叔 ,守以终身。”
(2).用以敬称别人的教诲。 宋 司马光 《谢张丈置酒赐侍》:“九言闻善教,一顾得虚声。”
(3).指一句九字的诗体。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鑣并驱。”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三言始於 晋 夏侯湛 ,九言起於 高贵乡公 。”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三。
《漢語大詞典》:成训(成訓)
(1).犹前令。过去的训令。 汉 张衡 《上疏请专事东观收检遗文》:“臣仰干史职,敢徼官守,窃贪成训,自忘顽愚。” 张震泽 校注:“成训,过去发过的训令,指曾受命做太史令。”
(2).前人成文的教诲。《文中子·王道》:“余小子,获覩成训,勤九载矣。” 唐 王勃 《〈续书〉序》:“躬奉成训,家传异闻,犹恐不得门而入。” 严复 《〈穆勒名学〉按语》:“若以中学言之,则古书成训十九皆然。”
《漢語大詞典》:诲诱(誨誘)
教诲诱导。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是时宦竖专政, 汉 室侵乱, 林宗 周旋京师,诲诱不息。” 唐 王勃 《上郎都督启》:“繾綣谈謔,殷勤诲诱。” 明 唐顺之 《封知县张公墓志铭》:“翁教子弟严而有法,温温诲诱,不专訶朴,故诸子弟视翁以为其父兄。”
分類:教诲诱导
《國語辭典》:训诱(訓誘)  拼音:xùn yòu
教诲诱导。《晋书。卷八十八。孝友传。王延传》:「农蚕之暇,训诱宗族,侃侃不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分類:教诲诱导
《漢語大詞典》:承训(承訓)
接受教令或教诲。逸周书·武顺:“伯不勤无以行令,卒不力无以承训。”《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皇子 肈 保育皇后,承训怀袵,导达善性,将成其器。”
《漢語大詞典》:谆诲(諄誨)
教诲不倦。后汉书·班固传上:“又有 天禄 、 石渠 ,典籍之府,命夫谆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蓺》,稽合乎同异。” 李贤 注:“谆诲谓殷勤教告也。” 宋 陆游 《若耶村老人》诗:“曩事一一言,多闻杂谆诲。”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大圣鸿哲数万言谆诲之而不足者,华士坊贾一二书败坏之而有餘。”
分類:教诲不倦
《漢語大詞典》:教言
教诲的话。《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復自爱莫为非。”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 耿子健 归,承教言足矣,乃有许多物,不大为寒士费乎!” 徐特立 《延安新教育学会致函陶行知先生》:“本会成立不久,一切都在草创与摸索之中,尚祈时赐教言为幸。”
分類:教言教诲
《漢語大詞典》:训励(訓勵)
教诲勉励。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破贼表》:“臣训励士马,今月尅行。” 宋 曾巩 《乞赐〈唐六典〉状》:“非圣虑所存,规模宏远,则何以训励羣臣,委曲至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鼎甲同为庶常:“以少詹兼读学 王直 有训励劳,赐钞千贯。”
分類:教诲勉励
《漢語大詞典》:至训(至訓)
对尊长教诲的敬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末臣蒙固,侧闻至训。”
《漢語大詞典》:闻令(聞令)
接受教诲。战国策·秦策二:“ 义渠君 曰:‘谨闻令。’” 姚宏 注:“闻,犹受也。令,教也。”
《漢語大詞典》:姆教
女师传授妇道于女子。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女师的教诲。 王闿运 《女箴》:“古之姆教久格不行。”
《漢語大詞典》:失教
(1).失于教诲。左传·隐公元年:“书曰:‘ 郑伯 克 段 于 鄢 。’ 段 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 郑伯 ,讥失教也。”
(2).指缺乏教养。 李準 《李双双》二六:“你以后少跟她后面跑!少家失教的样子。”
《國語辭典》:辟咡  拼音:pì èr
倾头交谈,不使口气及人,表示尊敬。《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礼记。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漢語大詞典》:敦教
(1).勉励教诲。 晋 山涛 《启事》:“此三人皆众论所称,谅尤质正少华,可以敦教。”
(2).注重礼教。旧唐书·李晟传:“尝正岁, 崔氏 女归省,未及阶, 晟 却之曰:‘尔有家,况姑在堂,妇当奉酒醴供馈,以待宾客。’遂不视而遣还家,其达礼敦教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