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灵基(靈基)
(1).王业。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今懋历启图,灵基再固;顷岁以来,禎应四塞。” 唐 张说 《徐高御挽歌》:“公卿传世范,仁义续灵基。”
(2).舍利佛塔。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那揭罗曷国:“城西南十餘里有窣堵波,是如来自 中印度 凌虚游化,降迹於此。国人感慕,建此灵基。” 唐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灵基峙金闕之峯,层源瀨玉轮之坂。”
(3).指佛寺。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固以轮奂之美,冠真宰以先鸣;雕范之奇,告灵基而得雋。”
《漢語大詞典》:灵栖(靈棲)
佛寺。 宋 王圭 《喜雪》诗:“病树先春发,惊乌未晓啼。好同 伊水 客,香阜访灵栖。”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僧刹
佛寺。 唐 许浑 《僧院影堂》诗:“香销云凝旧僧家,僧刹残灯壁半斜。”宋史·危稹传:“ 漳 ( 漳州 )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竺佛诞降,僧刹栋隆。”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梵家
指佛寺。 唐 白居易 《紫阳花》诗:“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灵刹(靈刹)
即佛寺。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今止宝臺正藏,亲躬受持,其次藏已下,则慧日法灵道场,日严弘善灵刹。”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护持灵刹庄严宝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张鲲诗:“灵刹羣峰合,名祠半日游。”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像阁(像閣)
指佛寺。 唐 齐己 《游三觉山》诗:“白石路重重,縈紆势忽穷,孤峯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灵龛(靈龕)
(1).指佛寺。 南朝 梁 孔焘 《往虎窟山寺》诗:“前驱闻凤管,后乘跃龙驂。爰游非逸豫,幽谷有灵龕。” 唐 李华 《台州乾元国清寺碑》:“天清宝界,地涌灵龕。”
(2).存放佛家弟子舍利子或骨灰的小盒。 隋炀帝 《祭告智顗文》:“ 景寅菩萨 戒弟子皇太子总持和南,敬告 天台山寺 先师智者全身舍利灵龕之座。”
(3).古驿站名。 唐 薛能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诗:“ 灵龕 一望终何得,谬有人情满 蜀 乡。”
《漢語大詞典》:仙陀
佛寺的别称。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陀》:“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又曰宝坊,又曰香阜,又曰柰园。”
分類:佛寺
《國語辭典》:寺庙(寺廟)  拼音:sì miào
佛寺的通称。《晋书。卷九五。艺术传。佛图澄传》:「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也称为「寺院」。
《漢語大詞典》:梵居
佛寺。 唐 苏颋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诗:“化迹传官寺,归诚謁梵居。”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梵坊
佛寺;僧舍。 宋 秦观 《次韵莘老初至汤泉》之一:“洗沐同幽客,餔餐就梵坊。”
分類:佛寺僧舍
《漢語大詞典》:香阜
佛寺的别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佛乘》:“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又曰宝坊,又曰香阜,又曰柰园。”
分類:佛寺
《国语辞典》:静舍(静舍)  拼音:jìng shè
佛寺。《醉醒石》第一四回:「故寒窗扼腕,静舍悲歌,便做出三上书,几叩门根柢。」
分类:佛寺
《漢語大詞典》:福界
指佛寺。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矧伊福界,寧无鐫刻?” 南朝 陈 沈炯 《从游天中寺应令》诗:“福界新开草,名僧共下筵。”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猴池
古 印度 五大佛教精舍之一。亦用以美称佛寺。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火炎 崑岳 ,高臺与 雁塔 同平;水浸天街,曲岸与 猴池 共尽。”参见“ 獼猴池 ”。
《漢語大詞典》:猕猴池(獼猴池)
梵语意译。即 猴池 。在古 印度 毘舍离 庵摩罗园 侧,传说往昔猕猴共集,为佛穿池,故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其西北有窣堵波, 无忧王 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师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獮猴为佛穿也,在昔 如来 曾住於此。”按,此故事又见四分律卷二。今 印度 著名的 桑奇 (Sanchi)北门石柱上尚有这一传说的浮雕。参见“ 猴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