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九曲
(1).迂回曲折。 汉 王褒 《九怀·危俊》:“径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牵牛。” 唐 卢纶 《送郭判官赴振武》诗:“ 黄河 九曲流,繚绕古边州。”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三重银户,入九曲之摩尼。”摩尼,梵语“宝珠”的译名。
(2).指 黄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称。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 三门 九曲,竞呈昇没之源; 太华 维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齐己 《潇湘二十韵》:“对兹伤九曲,含浊出 崑崙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九曲天险,只用莲舟荡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元 萨都剌 《武夷馆方池》诗:“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听潺湲。” 郁达夫 《咏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漢語大詞典》:九回(九迴,九廻)
亦作“ 九迴 ”。
(1).多次翻转或萦绕。多形容愁思起伏,郁结不解。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如仁夕惕之志,中夜九廻。” 宋 欧阳修 《黄溪夜泊》诗:“ 楚 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2).迂回曲折。《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陇头流水歌辞》:“西上陇阪,羊肠九回。” 明 何景明 《自武陵至沅陵杂诗》之五:“脩阪接飞翼,百步仍九廻。”
(3).用以形容波浪翻腾起伏。 唐 杨巨源 《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诗:“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
《國語辭典》:回合  拼音:huí hé
1.量词。计算交手次数的单位。《西游记》第二一回:「那老妖与大圣斗经三十回合,不分胜败。」
2.环绕。唐。张泌 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國語辭典》:回合(迴合)  拼音:huí hé
环绕、围绕。《文选。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唐。李白〈明堂赋〉:「翠楹回合,蝉联污漫。」
《漢語大詞典》:回曲(迴曲)
(1).邪曲。晏子春秋·问下十二:“寡人闻大国之君,盖回曲之君也。” 吴则虞 集释引 苏舆 云:“‘回曲’犹言‘衺曲’。” 宋 叶适 《送刘德修》诗:“谁令闭榛莽,回曲用蛮貊?”
(2).曲折。 宋 王安石 《长干寺》诗:“梵馆清闲侧布金,小塘回曲翠文深。” 宋 苏辙 《书论》:“其言回曲宛转。”
迂回曲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 濡水 又东南,水流迴曲,谓之 曲河 。” 隋 江总 《庚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诗:“纵棹怜迴曲,寻山静见闻。”
《國語辭典》:纡曲(紆曲)  拼音:yū qū
曲折。《文选。枚乘。七发》:「辇道邪交,黄池纡曲。」
《漢語大詞典》:郁屈
迂回曲折。 宋 苏轼 《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诗:“西观 五丈原 ,欝屈如长蛇。”一本作“ 鬱屈 ”。
分類:迂回曲折
《漢語大詞典》:回折(迴折)
回旋;迂回曲折。 汉 王粲 《初征赋》:“违世难以迴折兮,超遥集乎蛮 楚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东大湖 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与城齐,南缘迴折至 南塘 。”
《國語辭典》:迂曲  拼音:yū qū
迂回曲折。如:「山路迂曲,人车难行。」
《漢語大詞典》:曲复(曲復)
迂回曲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其水自源东逕其县故城南,枉渚迴湍,率多曲復,亦谓之为 曲逆水 也。”
分類:迂回曲折
《漢語大詞典》:缭曲(繚曲)
(1).迂回曲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繚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 清 刘大櫆 《游晋祠记》:“山之半有寺,凿土为室,繚曲宏丽。”
(2).婉转含蓄。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六·以妇人为一世:“惟 武帝 有大功,当比 周文 、 武 世室,而身又见存,遂以 臧后 充数,南齐书·礼志所説即此事,但 萧子显 措词繚曲,未易了耳。”
《漢語大詞典》:回屈(迴屈)
(1).屈从。世说新语·文学“ 郭景纯 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刘孝标 注引《璞别传》:“ 璞 极言成败,不为回屈, 敦 忌而害之。”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之二:“此则 軾 之疲懦畏人,不免小有回屈之罪也。”
(2).曲折。新唐书·吐蕃传下:“过 石堡城 ,崖壁峭竖,道回屈,虏曰 铁刀城 。”
迂回曲折。 宋 苏辙 《游太山·初入南山》诗:“ 嘉陵 万壑底,栈道百迴屈。”
《漢語大詞典》:纡折(紆折)
迂回曲折。 汉 张衡 《七辨》:“蝉緜宜愧,夭绍紆折,此女色之丽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循山半而南,紆折翠微间。”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半山园:“流入花深处,花深路紆折。”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荒凉广漠的大原,拥抱着环回纡折的峦谷。”
分類:迂回曲折
《漢語大詞典》:迂折
(1).迂回曲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横閈侍郎:“殿庭深邃,绕出前庭,路颇迂折。”
(2).犹周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 纪生 ﹞因语之曰:‘……勿在此相调,徒多迂折。’女子笑而去。”
《漢語大詞典》:周摺(週摺)
亦作“ 週折 ”。
1.迂回曲折。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两下里慌速速怕甚么途路赊,必然个宽打着大週摺。”《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妇人听了,瞅了他一眼,説道:‘怪行货子,我不好駡你,你心里要收这个丫头,收他便了。如何远打週折,指山説磨,拏人家来比。’”
2.事情曲折、不顺利。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您娘向急颭颭船儿上去也,到家对儿夫尽分説那一番週摺。”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三折:“听説罢这週摺,不由我不喉堵也那气噎。”《再生缘》第十回:“咳!中官的妹妹,你知逼弟成亲,那晓得我有许多週折。”
《國語辭典》:周折  拼音:zhōu zhé
1.曲屈回旋。如:「沿著周折的山路往上走,大约二小时的路程,即可到达目的地。」
2.曲折、麻烦。《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当初力辞了患病不去,又要经地方官验病出结,费了许多周折。」《文明小史》第三六回:「诸位既然远来游学,为什么不备的咨文再来?岂不省了许多周折。」
《國語辭典》:纡馀(紆餘)  拼音:yū yú
1.曲折婉转。《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
2.形容文章曲折。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执事之文,纡馀委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