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土囊  拼音:tǔ náng
1.大穴。东周战国。宋玉 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2.盛土的袋子。《新唐书。卷一五五。列传。马燧》:「载土囊遏水而后度。」
《國語辭典》:埋藏  拼音:mái cáng
掩埋隐藏。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其剑可以切玉断犀,王深宝之,遂霸其国,后以石匣埋藏。」
《國語辭典》:土气(土氣)  拼音:tǔ qì
1.地气。《国语。周语上》:「古者,太史顺时覛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土气不养,稼穑不成者也。」
2.形容人的穿著、言行不合时尚,与「土里土气」同。如:「他的装扮虽然土气,观念却是十分前卫。」
《國語辭典》:土墙(土牆)  拼音:tǔ qiáng
以土砌成的墙面或阻挡物。如:「这道土墙,禁不住大水冲刷,终于坍塌了。」《三国演义》第四一回:「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
《漢語大詞典》:苴茅
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 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燾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取王者覆四方。” 陆德明 释文:“燾,覆也;苴,包裹也。”后汉书·宦者传序:“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 李贤 注:“封诸侯各以其方色土,苴以白茅,而分铜虎符也。” 宋 陆游 《新黏竹隔作暖阁》诗:“已胜展鉢三椽下,莫羡苴茅万户封。” 清 王广心 《大梁行送林平子》:“ 大梁 昔当全盛日,裂土苴茅建宗室。”
《漢語大詞典》:纳土(納土)
(1).献纳土地。谓归附。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吴郡 於 太平兴国 中, 钱氏 纳土,士始试於京师焉。”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以 黎洞 纳土,曲赦 广西 。”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吴越王鏐改元应补》:“此因 钱氏 子孙自纳土以后,既深讳其事。”
(2).奉献泥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妖言进土:“ 宋 政和 七年, 汴京 修 二郎庙 ,俱云献土,或云纳土,竞相担负,昼夜喧闐,街陌充塞,自春歷夏不休。”
《漢語大詞典》:香土
(1).指佛土。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天人舞凤,去照园而讚善,菩萨飞象,越香土而来仪。”参见“ 香国 ”、“ 香城 ”。
(2).宫廷内泥土的美称。 苏轼 《薄薄酒》之二“本不计较 东华 尘土北窗风” 王文诰 辑注引 宋 施元之 注:“前辈戏语,有 西湖 风月不如 东华 软红香土。”按, 东华 指 东华门 ,百官入朝所从出入之门。
《國語辭典》:葑田  拼音:fēng tián
1.湖面上茭蒲等水生植物生长日久之后,根离地而浮于水上,农家乃利用其又广又厚密的特性在上施土种植,故称为「葑田」。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七。林和靖》:「蔡宽夫诗话云:『吴中陂湖间,茭蒲所积,岁久根为水所冲荡,不复与土相著,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一九:「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也称为「架田」。
2.湖面为茭蒲等水生植物占满,而湖泊渐趋乾涸,称为「葑田」。宋。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
《國語辭典》:架田  拼音:jià tián
在沼泽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和水生植物封实而成的浮于水面的农田。也称为「葑田」。
《國語辭典》:土城  拼音:tǔ chéng
1.土筑的城。《汉书。卷七○。陈汤传》:「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
2.地名。隶属新北市土城区。位于台北盆地的西南角,淡水河东岸,面积约二十九平方公里。过去为防止与原住民起冲突,而用木头建栅或挖土筑城,久而沿袭成名,故称为「土城」。目前工厂林立,是台北市的工业卫星城。
《国语辞典》:土色  拼音:tǔ sè
像泥土一样的颜色。常用来形容人受惊吓或很狼狈、沮丧时的脸色。如:「他吓得全身发抖,脸如土色,两脚不听使唤。」
《國語辭典》:客土  拼音:kè tǔ
1.从其他地方挖来的泥土。《汉书。卷一○。成帝纪》:「客土疏恶,终不可成。」唐。李白 树中草诗:「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2.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如:「旅居客土,分外思亲。」
《漢語大詞典》:畚土
(1).一畚的泥土。喻微少。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畚土之基,虽良匠不能成其高。” 元 范梈 《送菊》诗:“凌晨试遣霜根送,畚土之微甚珍重。”
(2).搬装泥土。宋史·苏轼传:“ 軾 遂买地筑室, 儋 人运甓畚土以助之。”
分類:泥土微少
《國語辭典》:食土  拼音:shí tǔ
食邑,受封的领地。《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利博则恩笃,乐远则忧深,故诸侯享食土之实。」
《國語辭典》:烂泥(爛泥)  拼音:làn ní
稀烂的软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那街上一层浮土,是被风刮上去的,底下尽是烂泥。」
《漢語大詞典》:合土
和合泥土。礼记·礼运:“后圣有作,然后脩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臺榭、宫室、牖户。” 孔颖达 疏:“合土者,谓和合其土,烧之以作器物。”《孔子家语·问礼》:“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宫室、户牖。”
分類:和合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