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异县(異縣)
指异地,外地。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於饥渴。”
分類:异地外地
《漢語大詞典》:殊域
(1).远方;异地。 晋 孙绰 《喻道论》:“ 周 之 泰伯 ,远弃骨肉,託跡殊域,祝髮文身,存亡不反。”《晋书·乐志下》:“殊域既宾,伪 吴 亦平。”
(2).不同的领域。新唐书·吕才传:“世有同建与禄,而贵贱殊域;共命若胎,而夭寿异科。”
《漢語大詞典》:殊土
异地。 宋 梅尧臣 《送张舍人自安吉移宰桐安》诗:“操琴在更张,殊土宜顺袭。”
分類:异地
《漢語大詞典》:蒹葭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漢語大詞典》:蒹葭玉树(蒹葭玉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明帝 使后弟 毛曾 与 夏侯玄 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 毛曾 ;玉树,指 夏侯玄 。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云屏初列,彩丝新恋,袖映屏山云艷,蒹葭玉树,低回笑揽芳年。”
《漢語大詞典》:作客
(1).谓寄居异地。 唐 杜甫 《刈稻了咏怀》诗:“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唐 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臺。” 宋 陆游 《醉中长歌》:“人生未死贵适意,万里作客元非穷。”
(2).作客商。《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话説 徽州府 有一商人……专一走 川 陕 作客贩货,大得利息。”
(3).去别人处做客人。 巴金 《灭亡》第七章:“她反而欢迎他常常到她底家里来作客。”
佣工,受雇者。 晋 葛洪 神仙传·李八百:“欲教授之,乃先往试之,为作客佣赁者。”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三年:“ 鲜卑 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寧,汝何为疾之?”
《漢語大詞典》:异地(異地)
(1).他乡;外国。 唐 李咸用 《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 清 朱之瑜 《与大村纯长书》三:“违远二千餘里,间濶二年,一旦相逢异地,欢然道故,喜可知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一》:“当彼流离异地,虽不遽忘其宗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释,《哀歌》而下,无賡响矣。”
(2).异处,在不同地方。《赵飞燕别传》:“脱或再有过,帝復怒,事不可救,身首异地,为天下笑。”
《漢語大詞典》:本地
(1).本来的心性。论语·子罕“子絶四” 南朝 梁 皇侃 义疏:“今为其跡涉兹地,为物所嫌,恐心实如此,故正明絶此四,以见本地也。”
(2).当地。对异地而言。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这里差两个衙役把这妇人解回 绍兴 ,你到本地告状去。”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前面再没有地方藏车,必须返回本地山洞子。”
(3).佛教语。又称法身。指能现出化身之真身。 晋 道安 《舍利礼文》:“本地法身,法界塔婆。” 宋 觉苑 《演密钞》二:“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於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谓此实相能轨持万化,即此轨持,假名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
《漢語大詞典》:餐毡(餐氈,餐氊)
亦作“飡毡”。 汉书·苏武传:“天雨雪, 武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后因以“餐氊”谓身居异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宋 苏轼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之一:“自笑飡氊典属国,来看换酒謫仙人。”一本作“ 餐毡 ”。
分類:异地朝廷
《漢語大詞典》:客土
(1).外地运来的泥土。汉书·成帝纪:“客土疏恶,终不可成。”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取他处土以增高,为客土也。”
(2).指别处的土壤。 唐 李白 《树中草》诗:“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宋 黄庭坚 《呻吟斋睡起》诗:“兰牙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3).谓旅居他乡异地。 唐 阎宽 《秋怀》诗:“秋风已振衣,客土何时归。为问当途者,寧知心有违。”
《漢語大詞典》:杰起(傑起)
卓异地兴起。三国志·蜀志·杨戏传:“顺期挺生,杰起龙驤。”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贾马 蔚兴,已亏於雅颂; 曹 王 杰起,更失於风骚。”
《漢語大詞典》:问禁(問禁)
初至异地,先访问其政教风俗的禁忌,以免触犯。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漢語大詞典》:鬼客
(1).客死异地者的鬼魂。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但恐羈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
(2).棠梨花的别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棠梨为鬼客。”
《漢語大詞典》:吴人不识越境(吴人不識越境)
谓身处异地,环境生疏。《水浒传》第八四回:“目今与 辽 兵相接,只是 吴 人不识 越 境,到他地理生疏,何策可取?”
《漢語大詞典》:安土重迁(安土重遷)
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论:“人主之地,风俗机慧,仁义昭明,冠带右袵,车服有序,安土重迁,务资有类。” 清 俞樾 群经平议·论语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夫安土重迁,人之常情,小民於其乡土,岂无桑梓之念。”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二章:“ 唐淑贞 毕竟算是跑过滩的,见识比她安土重迁的母亲强多了。”
《漢語大詞典》:会票(會票)
明 清 两代商人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钱款的凭证。原来是在一地交款领票,到另一地兑现的,后因金属货币不足,加以发行者的信用良好,这种会票便渐渐代替货币在市场流通。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钞:“ 唐宪宗 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红楼梦第十六回:“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两,剩二万存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其法本於 唐 之飞钱, 宋 之交会,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会票, 淮 南之根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