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01,分1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吴儿木肠(又作:心情同木石 ...)
木公
金木诛
费木石(又作:衔木 ...)
鲸鲵陆死
樛木
抉挑草木微情
刻木难对
木兰之枻(又作:木兰楫 ...)
礼干木
龙头安尺木
木帝
木铎
木禾
木鸡
典故 
吴儿木肠
  
小海讴
 
心情同木石
 
扣弦歌
  
扣舷歌
 
扣舷而歌
 
木作肠
  
木石笑吴儿
 
木肠儿
 
脚敲两舷
 
船舷悲唱

相关人物
夏统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夏统〉
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诸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不之顾。太尉贾充怪而问之,统初不应,重问,乃徐答曰:「会稽夏仲御也。」充使问其土地风俗,统曰:「其人循循,犹有大禹之遗风,太伯之义让,严遵之抗志,黄公之高节。」又问:「卿居海滨,颇能随水戏乎?」答曰:「可。」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统曰:「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授化鄙邦,崩殂而葬。恩泽云布,圣化犹存,百姓感咏,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年甫十四,贞顺之德过越梁宋,其父堕江不得尸,娥仰天哀号,中流悲叹,便投水而死,父子丧尸,后乃俱出,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谏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众人佥曰:「善。」统于是以足叩船,引声喉啭,清激慷慨,大风应至,含水嗽天,云雨响集,叱吒欢呼,雷电昼冥,集气长啸,沙尘烟起。王公已下皆恐,止之乃已。诸人顾相谓曰:「若不游洛水,安见是人!听慕歌之声,便髣髴见大禹之容。闻河女之音,不觉涕泪交流,即谓伯姬高行在目前也。聆小海之唱,谓子胥、屈平立吾左右矣。」充欲耀以文武卤簿,觊其来观,因而谢之,遂命建朱旗,举幡校,分羽骑为队,军伍肃然。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

例句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韩愈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

典故
相关人物
东王公


《太平广记》卷第一〈神仙一·木公〉~5~
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居于云房之间,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童侍立,玉女散香。真僚仙官,巨亿万计。各有所职,皆禀其命,而朝奉翼卫。故男女得道者,名籍所隶焉。昔汉初,小儿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识,唯张子房知之。乃再拜之曰:「此乃东王公之玉童也。盖言世人登仙,皆揖金母而拜木公焉。」或云,居东极大荒(「荒」原作「芦」,据明抄本改。)中,有山焉,以青玉为室,深广数里。僚荐真仙时往谒,九灵金母(「母」原作「丹」,据本书卷六十三骊山姥条改)一岁再游其宫,共校定男女真仙阶品功行,以升降之,总其行籍,而上奏元始,中开玉晨,以禀命于老君也。天地劫历,阴阳代谢,由运兴废,阳九百六,举善黜恶,靡不由之。或与一玉女,更投壶焉。每投,一投十(说郛七引「十」作「千」)二百枭。设有入不出者,天为口嫢(呼监切)嘘(嫢呼者,言开口笑也)。枭而脱悟不接者,天为为嗤。儒者记而详焉。所谓王者,乃尊为贵上之称,非其氏族也。世人以王父王母为姓,斯亦误矣。
典故
金木诛


《庄子》杂篇·卷十上《列禦寇》
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例句

不即金木诛,敢不识恩私。 韩愈 泷吏

典故 
化精卫
 
口衔山石
 
含石
  
填海心
 
填海精卫
 
填渤澥
 
填沧海
 
填瀚海
 
女娃东海
 
帝女填
 
帝女衔石
 
帝女灵
 
帝子衔冤
 
心平海
 
投石填海
 
沈冤鸟口
 
沧海鸟
 
石填大海
 
碧海乾
 
禽填海
 
禽海填
   
精卫怒
 
精卫恨
 
精卫苦
 
精卫衔石
 
精卫衔芦
 
费木石
 
衔土怨
  
衔木石
   
衔石冤禽
 
魂化精卫

相关人物
精卫


《山海经·北山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述异记》卷上
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市,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简释

禽填海:喻申冤报仇,或喻献身大业。唐杜甫《寄岳州贾六支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例句

缘边饱喂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年年但捉两三人,精卫衔芦塞溟渤。 元稹 缚戎人

恨极同填海,情长抵导江。 吴融

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 吴融 雪十韵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李商隐 北禽

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 李白 寓言三首之二

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

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 李贺 恼公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王睿 公无渡河

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罗隐 子规

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 聂夷中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余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陈标 公无渡河

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陶翰 送金卿归新罗

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 顾况 龙宫操

典故
鲸鲵陆死

相关人物
木华


《昭明文选》卷十二晋·木玄虚(华)《海赋》
鱼则横海之鲸,突扤孤游。戛岩,偃高涛。茹鳞甲,吞龙舟。波则洪涟踧蹜,吹涝则百川倒流。或乃蹭蹬穷波,陆死盐田。巨鳞插云,鬐鬣刺天。颅骨成岳,流膏为渊。

例句

鲸鲵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韩愈 咏雪赠张籍

典故

《毛诗正义》卷一之二〈国风·周南·樛木〉~35~
毛诗序:「〈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唐·孔颖达疏:「后妃能以恩义接及其下?妾,使俱以进御于王也。」
典故
两鸟
 
抉挑草木微情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双鸟诗〉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辀。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渠邾河生尘,暮饮海绝流。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典故
刻木难对


《汉书》卷五十一《路温舒传》
路温舒《尚道缓刑书》:「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唐·颜师古注:「画狱木吏,尚不入对,况真实乎。期犹必也。议必不入对。」

典故
刳兰
 
木兰之枻
 
木兰楫
 
木兰桡
 
木兰楫
   
木兰双桨
 
兰枻
  
兰楫
  
兰艇

相关人物
鲁班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草木一·木·木兰树〉~3277~
七里洲中,有鲁斑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所云木兰舟,出于此也。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
《述异记》卷下
在浔阳江中,多木兰。又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舟,至今在洲中。今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例句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戎昱 采莲曲二首

枫树林中经楚雨,木兰舟上蹋江潮。 韩翃 兖州送李明府使苏州便赴告期

相访不辞千里远,西风好借木兰桡。 韩翃 送丹阳刘太真

青丝䋏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韩翃 送冷朝阳还上元

风帆木兰楫,水国莲花府。 韩翃 送万巨

典故
礼干木

相关人物
段干木
 
田子方(魏文侯)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开春论·期贤》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骄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君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之。

例句

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 费冠卿 酬范中丞见

典故
龙头安尺木


《论衡校释》卷六〈龙虚〉~289~
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彼短书之家,世俗之人也,见雷电发时,龙随而起,当雷电击树木之时,龙适与雷电俱在树木之侧,雷电去,龙随而上,故谓从树木之中升天也。
《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七〈广动植之二·鳞介编〉
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典故

《礼记注疏》卷十四〈月令〉~279~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唐·孔颖达疏:「谓自古以来木德之君,其帝太皞也。」

例句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李商隐 隋宫守岁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周礼注疏》卷三〈天官冢宰·小宰〉~46~
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汉·郑玄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例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典故

《山海经·海经》卷六〈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294~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例句

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达生〉~654~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列子集释》卷二〈黄帝篇〉~86~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向。」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

简释

木鸡:喻呆笨发愣,或指修养极高。唐张枯《送韦正字[木片]贯赴制举》:“木鸡方备德,金马正求贤。”

《漢語大詞典》:吴儿(吴兒)
(1). 吴 地少年。晋书·隐逸传·夏统:“ 充 ( 贾充 )等各散曰:‘此 吴 儿是木人石心也。’” 宋 梅尧臣 《陪泛西湖》诗:“船学 吴 儿刺,吟稀 楚 老新。” 元 萨都剌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诗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学得 吴 儿《白苧歌》。”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而木石 吴 儿,且将以不入耳之言,来劝勉。”
(2).对 吴 人的蔑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 吴 儿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一本作“ 吴人 ”。参见“ 吴子 ”。
分類:地少少年
《國語辭典》:吴子(吳子)  拼音:wú zǐ
书名。战国卫吴起著。一卷,或作三卷。为古兵书之一。分为说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
《漢語大詞典》:小海唱
古代 吴 人悼念 伍子胥 的歌曲。晋书·隐逸传·夏统:“ 伍子胥 諫 吴王 ,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亦省称“ 小海 ”。 宋 苏轼 《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清 王士禛 《与董苍水彭骏孙小饮叶子吉学士斋同限箇字寄诸乾一进士》诗:“未须木石笑 吴 儿,《小海》歌成我当和。”
《國語辭典》:扣舷  拼音:kòu xián
敲打船边。宋。苏轼〈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分類:歌吟节拍
《漢語大詞典》:叩舷
谓以桨击船舷以为歌咏的节拍。 晋 郭璞 《江赋》:“忽忘夕而宵归,咏採菱以叩舷。” 唐 韩愈 《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
《國語辭典》:木石心肠(木石心腸)  拼音:mù shí xīn cháng
像木石一般的心肠。比喻心肠冷硬无情。如:「看到这样舍身救人的情事,即使是木石心肠的人,也深受感动。」清。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國語辭典》:木公  拼音:mù gōng
1.松科「松树」的别名。参见「松树」条。
2.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东华帝君。参见「东王公」条。
《國語辭典》:冤禽  拼音:yuān qín
精卫的别名。参见「精卫」条。
分類:精卫
《國語辭典》:填海  拼音:tián hǎi
将海填平。如:「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难的坚定意志。」
《國語辭典》:精卫(精衛)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國語辭典》:精卫填海(精衛填海)  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黄帝幼女溺死东海,化为精卫鸟,衔木石以填东海的故事。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心怀冤愤,立志报仇。亦比喻意志坚定,不惧艰苦。如:「不管有多少困难险阻,我们都将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一一克服。」
《國語辭典》:精卫(精衛)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漢語大詞典》:衔木(銜木)
口叼树枝。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三:“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参见“ 衔石填海 ”。
分類:树枝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漢語大詞典》:衔木鸟(銜木鳥)
原指精卫鸟,后亦泛指海鸟。 唐 陶翰 《送金卿归新罗》诗:“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参见“ 衔石填海 ”。
分類:精卫海鸟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漢語大詞典》:衔石(銜石)
见“ 衔石填海 ”。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國語辭典》:樛木  拼音:jiū mù
《诗经。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樛木,后妃逮下也。」或亦指祝福之诗。首章二句为:「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分類:向下弯曲
《國語辭典》:木兰舟(木蘭舟)  拼音:mù lán zhōu
以木兰为材料刻成的舟,后借指美好的小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唐。冷朝阳 送红线诗:「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销百尺楼。」
分類:木兰
《漢語大詞典》:木兰船(木蘭船)
木兰舟。 南朝 梁 刘孝威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戏採 江 南莲。” 唐 贾岛 《和韩吏部泛南溪》:“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之四:“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漢語大詞典》:兰棹(蘭棹)
兰舟。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玉牕之归步愁举,兰棹之移声忍闻。” 唐 张松龄 《渔父》词之八:“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鱸鱼不钓名。”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书房私会》:“谁料渔人冲波使兰棹,雄向沙头困,雌向溪边遶。”参见“ 兰舟 ”。
《國語辭典》:兰舟(蘭舟)  拼音:lán zhōu
用木兰树材造成的船只。后为一般船只的美称。唐。杜牧 陵阳送客诗:「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清。龚自珍 浪淘沙。云外起朱楼词:「同上兰舟,镜槛与香篝,雅憺温柔。」
《國語辭典》:兰桡(蘭橈)  拼音:lán náo
以木兰树制成的船桨。唐。刘禹锡〈采菱行〉:「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也借指船。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宋。欧阳修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词:「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漢語大詞典》:木帝
(1).指木星。太平御览卷五引汉武故事:“ 西王母 使者至, 东方朔 死。上问使者。对曰:‘ 朔 是木帝精,为岁星,下游人中,以观天下,非陛下臣也。’”参见“ 木星 ”。
(2).即 伏羲 ,又名 太皥 ,为管理春天的东方之帝。因其以木德称王,故名“木帝”。 唐 李商隐 《隋宫守岁》诗:“消息东郊木帝迴,宫中行乐有新梅。” 宋 邹浩 《四柏赋》:“及夫时运遄往,木帝无为,骤雨滂沱以涤荡,狂飈奔腾而折摧。”参阅吕氏春秋·孟春纪《淮南子·天文训》。一说,木帝即东方青帝,名“灵威仰”。见 隋 萧吉 五行大义·论五帝
《國語辭典》:木星  拼音:mù xīng
行星名。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馀颗卫星,有行星环。属于类木行星,大气成分主要为氢和氦,外观可看到平行于赤道,呈现红、棕、黄、白色各异的宽广云带,另有大气气旋造成的大红斑。古时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岁行经一次,十二岁而一周天,用以纪年,故也称为「福星」、「岁星」。
《國語辭典》:木铎(木鐸)  拼音:mù duó
1.金口木舌的铜铃,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招众注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时来木铎也叮当响,时不至呵兰麝也不生香。」
2.指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漢語大詞典》:木禾
传说中一种高大的谷类植物。穆天子传卷四:“ 黑水 之阿,爰有野麦,爰有答堇,西膜之所谓木禾。” 汉 张衡 《思玄赋》:“发昔梦于木禾兮,穀 崑崙 之高冈。” 唐 崔融 《瓦松赋》:“高寧我慕,无木禾之五寻;卑以自安,类石蒲之九节。”
《國語辭典》:木鸡(木雞)  拼音:mù jī
1.用木制作的鸡。《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2.形容人呆滞不灵活,或受惊吓得没了主意的样子。如:「他刚刚受到惊吓,现在整个人如木鸡般的失了魂。」《聊斋志异。卷四。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