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54,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法性
率性
龙性
有性
一性
性天
性真
正性
知性
水性
适性
性恶
遂性
得性
性相
《國語辭典》:法性  拼音:fǎ xìng
佛教用语。指一切现象的本质或真实性。梵语dharmatā的意译。南朝齐。周颙〈答张融书难门律〉:「般若所观,照穷法性。」《西游记》第二回:「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也称为「真如」、「实相」。
《國語辭典》:率性  拼音:shuài xìng
1.本来的性质。《北史。卷七○。辛庆之传》:「庆之位遇虽隆,而率性俭素,车马、衣服亦不尚华侈。」南朝梁。何逊〈秋夕叹白发〉诗:「昔年十四五,率性颇廉隅。」
2.依循天性的所感而行。《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3.索性、乾脆。《红楼梦》第一五回:「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贴,率性都推给奶奶了。」《野叟曝言》第一四回:「率性把眼溶鞶闭了,如入定一般。」也作「索性」。
4.随著本性,放任而行。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六。黄观福》:「或食柏叶,饮水自给,不嗜五谷。父母怜之,听其率性任意。」
《國語辭典》:龙性(龍性)  拼音:lóng xìng
桀傲难驯的性情。南朝宋。颜延之 五君咏诗五首之二:「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漢語大詞典》:有性
(1).佛教语。有佛性。指有佛性的众生。与“无性”相对。《圆觉经》:“地狱天宫,皆为浄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2).指生物雌雄两性的特点。参见“ 有性生殖 ”、“ 有性杂交 ”。
《国语辞典》:一性  拼音:yī xìng
诚恳率性。《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这地方虽是夷人难治,人最老实一性的。」
分类:诚恳
《漢語大詞典》:性天
(1).犹天性。谓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语本《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隶续·汉冀州从事郭君碑》:“资於父母,忠以事君,性天自然。”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序》:“闻见虽稍广,性天不灵,随即废忘。”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此性天中之诗与乐也。”
(2).指人性和天命。为理学研讨的命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方辨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
《漢語大詞典》:性真
(1).性情真率。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序:“ 鹿门子 示余《酒中十咏》,物古而词丽,旨高而性真,可谓穷天人之际矣。”
(2).指天真烂漫。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百子图》诗:“少小看头角,嬉游总性真。”
(3).谓真性。《楞严经》卷三:“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人生太閒则别念窃生,太忙则性真不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天囯天条书》:“天条十款当遵守,切莫鬼迷昧性真。”
《漢語大詞典》:正性
(1).自然的禀性;纯正的禀性。汉书·律历志上:“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风易俗。” 三国 魏 孟康 《荐崔林》:“﹝ 崔林 ﹞禀自然之正性,体高雅之弘量。” 宋 范仲淹 《省试自诚而明谓之性赋》:“存乎诚,而正性既立。”
(2).佛教语。离断烦恼谓正性。 元 萨都剌 《灯草》诗:“慧灯莫与羣迷染,正性何愁慾境遮。”
《國語辭典》:知性  拼音:zhī xìng
1.哲学上指提供先天概念,以综合感觉材料构成知识的能力。也称为「悟性」。
2.泛指具备知识、理性等特质。如:「他打算安排一次知性之旅,到各国名胜古迹参观。」
《國語辭典》:水性  拼音:shuǐ xìng
1.水的特性。《后汉书。卷三○上。苏竟杨厚列传。苏竟》:「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宋史。卷九二。河渠志二》:「臣等窃谓河流转徙,乃其常事;水性就下,固无一定。」
2.游泳、泅水的技能。《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仓素知水性,又在荆州住了数年,愈加惯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庞德。」《镜花缘》第一三回:「婢子因思:『人生同一血肉之躯,他人既能熟谙水性,将身入海,我亦人身,何以不能?』因置大缸一口,内中贮水,日日伏在其中,习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
3.比喻没有主见。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老夫人随邪水性,道我能言快语说合成,我说波娘七代先灵。」《西游记》第三○回:「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
4.像水一样可以随意方圆,无定性。比喻善变而用情不专。《水浒传》第八一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水性的人。」《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自古道:『妇人水性无常。』况烟火之辈,少真多假。」
《國語辭典》:适性(適性)  拼音:shì xìng
适合个性。如:「写作对想像力丰富的她而言,是非常适性的工作。」
分類:称心合意
《漢語大詞典》:性恶(性惡)
战国 时 荀子 的观点之一。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以礼义刑罚治之,才能使之改恶从善。与 孟子 的性善论相对立,也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参见“ 性善 ”。
《漢語大詞典》:性善
战国 时 孟子 的观点之一。认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的。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 道性善,言必称 尧 舜 。”参见“ 性恶 ”。
《漢語大詞典》:遂性
(1).顺应本性。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然松柏之生,各以良殖遂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非直饮食遂性,舒适自在,至於粪溺,自然一处,不须扫除。” 宋 沈遘 《谢赐历日表》:“凡四海之广,莫不受制於庭;而羣生之微,一皆遂性於下。”
(2).顺适性情。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专求遂性乐,不计缉名期。”陈书·后主纪论:“仁义利物而道远,嗜欲遂性而便身。” 唐 王毂 《赠苍溪王明府》诗:“水云真遂性,龟鹤足齐年。”
《漢語大詞典》:得性
《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 毛 传:“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后以“得性”谓合其情性。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草木不夭,昆虫得性。” 唐 刘禹锡 《沓潮歌》:“介鲸得性方逍遥,仰鼻嘘吸扬朱翘。”
分類:鱼在情性
《國語辭典》:性相  拼音:xìng xiàng
佛教用语。指诸法的本质与现象、特徵。《文选。王巾。头陀寺碑文》:「名言不得其性相,随迎不见其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