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走水  拼音:zǒu shuǐ
1.漏水。如:「这栋老房子年久失修,屋顶已经走水了。」
2.失火。
3.由水路贩运货物。《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薛三槐两个轮著,一个掌匮,一个走水。」
《國語辭典》:走水  拼音:zǒu shuǐ
帘幕帏帐等上端下垂的短幅。
《國語辭典》:伏水  拼音:fú shuǐ
游泳。《续资治通鉴。卷二一三。元纪三一。元顺帝至正十六年》:「战于冬瓜堰,大破之,斩首万千级,俘者数千,张士信以伏水遁遇。」
《國語辭典》:浮水  拼音:fú shuǐ
1.浮在水面。如:「浮水植物」。《说文解字。草部》:「苹,萍也,无根,浮水而生者。」
2.游泳、泅水。《旧唐书。卷一九八。西戎列传。焉耆》:「孝恪倍道兼行,夜至城下,潜遣将士浮水而渡,至晓,一时攀堞,鼓角齐震,城中大扰。」
《國語辭典》:水性  拼音:shuǐ xìng
1.水的特性。《后汉书。卷三○上。苏竟杨厚列传。苏竟》:「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宋史。卷九二。河渠志二》:「臣等窃谓河流转徙,乃其常事;水性就下,固无一定。」
2.游泳、泅水的技能。《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仓素知水性,又在荆州住了数年,愈加惯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庞德。」《镜花缘》第一三回:「婢子因思:『人生同一血肉之躯,他人既能熟谙水性,将身入海,我亦人身,何以不能?』因置大缸一口,内中贮水,日日伏在其中,习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
3.比喻没有主见。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老夫人随邪水性,道我能言快语说合成,我说波娘七代先灵。」《西游记》第三○回:「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
4.像水一样可以随意方圆,无定性。比喻善变而用情不专。《水浒传》第八一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水性的人。」《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自古道:『妇人水性无常。』况烟火之辈,少真多假。」
《國語辭典》:赴水  拼音:fù shuǐ
跳水。《西游记》第九回:「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
《漢語大詞典》:川游
泅水渡河;游泳。周礼·秋官·萍氏:“萍氏掌国之水禁、几酒、谨酒、禁川游者。” 贾公彦 疏:“游谓浮游不乘桥船。恐溺,故禁之也。” 唐 白居易 《川游判》:“示众知防,必修水禁,救人鲜死,无纵川游。”
《漢語大詞典》:水事
(1).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晋书·傅玄传》:“以 魏 初未留意於水事,先帝统百揆,分 河 堤为四部,并本凡五謁者,以水功至大,与农事并兴,非一人所周故也。” 唐 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昔之为国者,惟水事为重。”
(2).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國語辭典》:水鬼  拼音:shuǐ guǐ
1.传说中的水中鬼怪,或被水淹死的鬼魂。如:「传说鬼月时不要去河边戏水,以免被水鬼抓走。」
2.受过特殊训练而潜水进行破坏、侦察、偷袭的人。如:「敌军会派水鬼上岸偷袭,大家应提高警觉。」
《漢語大詞典》:凫水(鳧水)
亦作“鳬水”。 泅水。游水。清史稿·陈国瑞传:“密令 郭宝昌 自 全家集 鳧水支浮桥。” 鲁迅 《呐喊·社戏》:“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出一身热汗,卜通一声跳到碧清的河流里去凫水,那有多舒服呀!”
分類:泅水游水
《漢語大詞典》:凌潮
犹弄潮。指竞渡、泅水等。 唐 李群玉 《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诗之二:“愿回凌潮檝,且著登山屐;共期 罗浮 秋,与子醉海色。” 明 高启 《练渎》诗:“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
分類:竞渡泅水
《國語辭典》:猛子  拼音:měng zi
以头没入水中的泅水法。《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
分類:水中泅水
《國語辭典》:识水性(識水性)  拼音:shì shuǐ xìng
懂得水性。比喻擅长游泳。如:「这些小孩生长在海边,个个都是识水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