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会意(會意)
(1).六书之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依据事理加以组合,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拼合日、月两字,成一“明”字,表明亮、光明之义。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参见“ 六书 ”。
(2).会心;领悟。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宋 杨万里 《归途轿中读参寥诗》诗:“会意贪看三五句,回头悔失数重山。”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 颖铭 会意,便伸了一伸舌头,笑了一笑,恭恭敬敬的进去。”
(3).合意;中意。周书·艺术传·姚僧垣:“ 梁武帝 性又好之,每召 菩提 讨论方术,言多会意,由是颇礼之。”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游於 太白山 ,每遇林泉会意,輒留连不能去。”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杜牧:“所至成欢,无不会意。”
(4).了解;同意。《三国志平话》卷下:“帝曰:‘太子但有公事,教军师会意者。’”
《漢語大詞典》:六书(六書)
(1).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
(2).亦称“ 六体 ”。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 汉 许慎 《〈说文〉叙》:“及亡 新 居摄,使大司空 甄丰 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 孔子 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 秦始皇帝 使 下杜 人 程邈 所作也。四曰左书,即 秦 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 六体 ”。
《漢語大詞典》:可意
合意;如意。汉书·陈汤传:“ 武帝 时,工 杨光 以所作数可意,自致将作大匠。”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且将箇採芝女权休恠,只问那可意人安在哉!”白雪遗音·马头调·细细雨儿:“可意的人儿,不曾在家。”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想着暮年别子,留下个不可意的媳妇在身边,感到一种特殊的悲凉。”
分類:合意如意
《漢語大詞典》:可心
称心;合意。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各家都分了可心的牲口。”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四:“她发誓,一定要给 大贵 寻个可心的人儿。”
《漢語大詞典》:当意(當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分類:称意合意
《漢語大詞典》:逐意
犹合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随心到处,便是楼臺;逐意行时,自成宝香。”
分類:合意
《漢語大詞典》:合式
(1).符合一定的规格、程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余在 福寧 ,见戎幕选力士,以五百斤石提而绕辕门三匝者为合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批阅》:“彼知式非套设,则告状者自留心於合式。”
(2).符合实际。 鲁迅 《花边文学·骂杀与捧杀》:“指英雄为英雄,说娼妇是娼妇,表面上虽像捧与骂,实则说得刚刚合式,不能责备批评家的。”
(3).妥当。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向人分送自己的冤单,是不大合式的。” 萧军 《羊·职业》:“多半是不正经的人们出身!和这些人们在一起有点不合式吧?”
(4).合意;满意。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姑娘见她乾娘説得这般合式,便説道:‘既这样,就遵伯父的话罢。’”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尤其合式的是所画的是故事,易于讲通,易于记得。”
(5).契合;投合。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你道那河台既是合 安老爷 那等不合式, 安老爷 又是个古板的人……他忽然把 安老爷 调了这样一个美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二五:“近来,因工作的联系而推动了爱情的这一对,觉得这正是很合式的一对伴侣。”
《漢語大詞典》:惬气(愜氣)
顺心;合意。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此间人眼又紧,口嘴又歹,容不得人。倘有人不愜气,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
分類:顺心合意
《漢語大詞典》:适意(適意)
(1).宽心,舒适。《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眄睞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唐 楼颖 《东郊纳凉》诗之三:“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飊。” 宋 陆游 《饮酒》诗:“人生适意即为之,醉死愁生君自择。”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因为茶舫里的人脸太多了,觉得不大适意,终于听不出所以然。”
(2).称心,合意。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颜貌修丽,风表闲雅,望之溢目,接之适意……然心蔽神否,才无所堪。”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小不适意,则有飞扬跋扈之心。” 夏仁虎 《旧京琐记·宫闱》:“ 德宗 之幽居 瀛臺 ,因肝疾而怫鬱愈甚,小监偶不适意,輒罚令长跪。” 郭沫若 《今昔集·题画记》:“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辞,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漢語大詞典》:适性(適性)
称心,合意。 汉 刘向 列仙传·安期先生:“寥寥 安期 ,虚质高清,乘光适性,保气延生。” 宋 苏辙 《寒食游南湖》诗之一:“适性逢樽酒,开怀挹友生。”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分類:称心合意
《漢語大詞典》:合意
(1).表达思想。国语·鲁语下:“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韦昭 注:“合,成也。”
(2).意愿相同。《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 大汉 是治,与天合意。”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又多着这样一个有情有义合意同心的 张 家妹子,不知何等欢喜。”
(3).指共同的意愿。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岂知 秦 ( 秦国 )、 赵 ( 赵国 )、 白 ( 白起 )、 项 ( 项羽 ),本非殊种,一旦战胜而击坑之者,出于 白 项 二人之指麾,非出于士卒全部之合意。”
(4).合乎心意;中意。 汉 陆贾 新语·本行:“夫子……周流天下,无所合意。”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疯僧》:“所有酒饭,并不合意,见粪则芬芳可爱。”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现在要十分合意的稿,也很难。”
(5).迎合人意。 宋 苏轼 《论时政状》:“夫諂諛之人,苟务合意,不惮欺罔者,类皆如此。”
(6).犹着意。红楼梦第七二回:“若论那孩子,倒好,据我素日合意儿试他,心里没有什么説的。”
《漢語大詞典》:合志
(1).符合意愿。易·升:“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高亨 注:“合志,符合志愿。”
(2).同一志向;同心。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 孔颖达 疏:“合志同方者,方犹法也,言儒者与交友合齐志意而同於法则也。” 宋 曾巩 《韩琦制》:“惟初登庸,合志皇祖,仁民爱物,日陈上前,进贤退奸,阴利天下。”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时 闽 督易以 方保巖 制府 维甸 ,与二将合志歼贼。”
《漢語大詞典》:承志
(1).迎合意旨。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 南朝 梁 刘孝绰 《司空安成康王碑铭》:“ 卜商 有问,是谓色难;承志望颜,在公斯易。”
(2).继承大志。《韩诗外传》卷十:“故 大王 、 太伯 、 王季 ,可谓见始知终而承志矣。”
《漢語大詞典》:上眼
犹言入眼。用在看、瞧等动词后面,表示合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买的多不在行,伸伸舌,摇摇头,恐怕做错了生意,折了重本,看不上眼。” 清 李渔 《蜃中楼·惑主》:“他若晓得了好歹,明日娶个标致妻子回来,那里还看得我上眼。”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的意思,以为癞是不足为奇的,只有这一部络腮胡子,实在太新奇,令人看不上眼。”
《漢語大詞典》:打乱
干扰(如加以妨碍或使改变方针或使停止)例如:打乱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破坏已定的、合意的或井井有条的秩序或扰乱适当安排。例如:打乱了家务的正常进行。
《漢語大詞典》:契意
犹合意,惬意。 宋 岳珂 桯史·吕东莱祭文:“ 朱晦翁 见之,大不契意,遗 婺 人书曰:‘诸君子聚头磕额,理会何事,乃至有此等怪论。’”
分類:合意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