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教堂  拼音:jiào táng
教徒集会传教与举行仪式的会堂。
《國語辭典》:旧教(舊教)  拼音:jiù jiào
1.旧有的训诲。《淮南子。泛论》:「循先袭业,据籍守旧教。」
2.天主教。以别于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所产生的基督教。
《國語辭典》:景教  拼音:jǐng jiào
天主教会内早期一派别,唐太宗时,由波斯传入中国,到武宗时与佛教同时被禁,遂不振。也称为「奈斯托里(Nestorian)派」、「叙利亚东方教会」。
《國語辭典》:永生  拼音:yǒng shēng
长生、长久存在。《文选。曹植。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
《国语辞典》:圣诗(圣诗)  拼音:shèng shī
基督教或天主教赞美神或天主的诗歌。
《國語辭典》:牧师(牧師)  拼音:mù shī
1.基督新教的传教士称牧师,取牧者与教师二义。
2.职官名。掌理牧场的官员。《周礼。夏官。牧师》:「牧师,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
《漢語大詞典》:皇上帝
拜上帝教对基督教的上帝的称呼。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
《國語辭典》:福音  拼音:fú yīn
1.基督教徒称耶稣所说的话及其门徒所传布的教义。如:「牧师的职责即在向教徒传布福音。」
2.有益于公众的言论。如:「他的讲演发人深省,是世人的福音。」
《國語辭典》:使徒  拼音:shǐ tú
基督教称耶稣在世时的门生如约翰、彼得等十二人为使徒(天主教译作「宗徒」)。后泛称被耶稣派遣,奉上帝之命以传教救人的人。
《國語辭典》:布道  拼音:bù dào
基督教的传教工作。如:「布道大会」。
《国语辞典》:灵歌(灵歌)  拼音:líng gē
天主教、基督教的宗教圣歌。主要来自十七世纪中期逐句吟唱圣经的诗篇,以团体合唱的方式,加入和声与叠句,以激励人心或发抒苦闷,赞美天主。可分为〈白人灵歌〉、〈黑人灵歌〉、〈福音赞美歌〉。
《國語辭典》:受洗  拼音:shòu xǐ
一种基督教仪式,以施行水礼方式公开表示接受此信仰。如:「他已受洗成为基督徒。」
《漢語大詞典》:祭台(祭臺)
(1).古代为举行祭礼而建的土台。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你看祭臺和这坟臺甎墻也那土墻,长出些箇棘科和这荆科,那里有白杨也那緑杨。”
(2).基督教做弥撒或设圣餐的台。一般位于教堂内层最高处。
《國語辭典》:教会(教會)  拼音:jiào huì
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派的信徒的组织。如:「罗马教会」、「希腊教会」。
《國語辭典》:十诫(十誡)  拼音:shí jiè
犹太教、基督教的十种戒约。相传为上帝在西奈山上亲自授予摩西,作为同以色列人订立的约法。包括崇拜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别神、不可制造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须守安息日为圣日、须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證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财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