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71,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风土
土地
乐土
后土
吾土
中土
土花
土人
土风
土膏
守土
抔土
南土
西土
如土
《國語辭典》:风土(風土)  拼音:fēng tǔ
地方的风俗人情和地理环境。《三国演义》第六○回:「修问:『蜀中风土何如?』松曰:『蜀为西郡,古号益州。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
《國語辭典》:土地  拼音:tǔ dì
1.土壤。《汉书。卷四九。晁错传》:「审其土地之宜。」
2.封疆。《管子。权修》:「土地博大,野不以无吏。」
3.社神。《通俗常言疏證。鬼神。土地》引《孝经纬》:「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红楼梦》第二九回:「贾母在轿内因看见有守门大师并千里眼、顺风耳、当方土地、本境城隍各泥胎圣像,便命住轿。」
4.有泥土的地面皆称为「土地」。如:「土地肥沃」、「土地改革」。
《國語辭典》:乐土(樂土)  拼音:lè tǔ
和平安乐的美好地方。《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五》:「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分類:乐土安乐
《國語辭典》:后土  拼音:hòu tǔ
1.大地。《楚辞。宋玉。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杜甫 秋雨叹诗三首之三:「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乾。」
2.土神或地神。《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礼记。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已。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3.上古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官。相传共工氏子句龙曾为此官,死后奉为社神。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漢語大詞典》:吾土
我的乡土。 汉 王粲 《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唐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 建德 非吾土, 维扬 忆旧游。”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分類:乡土
《國語辭典》:中土  拼音:zhōng tǔ
1.中原地区。《淮南子。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汉书。卷七七。毋将隆传》:「哀帝崩,莽秉政,使大司徒孔光奏隆前为冀州牧治中山冯太后狱冤陷无辜,不宜处位在中土。」
2.中国。《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余闻之后说也,其国则殷乎中土。」《南史。卷三三。范泰传》:「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藓。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宋 周邦彦 《风流子·春景》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元 傅按察 《鸭头绿·钱塘怀古》词:“禁庭空、土花晕碧,輦路悄、呵喝声乾。”
(2).金属器皿表面长期受泥土剥蚀而留下的痕迹。 宋 梅尧臣 《古鉴》诗:“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兽角微讹。” 元 杨载 《卧钟》诗:“ 汉 殿经焚后,呺然卧草中。雕几牙板废,锈涩土花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土财主﹞买了一个鼎,据说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驳,古香古色。”
《國語辭典》:土人  拼音:tǔ rén
1.世居本地的人。《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蒙心中大疑,传令暂退平衍处屯扎,一面寻觅土人,访问路径。」
2.土制的偶像。如:「他随手抓把泥土,瞬间捏成一个土人。」
《漢語大詞典》:土工
(1).制作陶器的工人。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郑玄 注:“土工,陶旊也。” 陆德明 释文:“陶人为瓦器也。”
(2).挖土、填土的工程。管子·度地:“当秋三月,山川百泉踊,降雨下,山水出……不利作土功之事,濡湿日生,土弱难成,利耗什分之六,土工之事亦不立。”元史·河渠志三:“ 鲁 ( 贾鲁 )尝有言,水工之功,视土工为难;中流之功,视河滨之功为难。”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偶因木桩脱落,以致碎石倒塌散漫,却都不曾冲去,儘可能捞用,那土工也蛰陷得无多。”
(3).旧时专司殡葬的人。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土工》:“盖专掌内庭物故宫女殯送之役者,名曰土工。” 苏曼殊 《惨世界》第七回:“﹝他的妻子﹞就去叫一个教士和几个土工,忙忙碌碌的一直到了天黑的时候,那斋祭埋葬的事体,一一料理妥当。”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就在前天,我在城里买了一口小棺材……带着棉絮和被褥,雇了四个土工下乡迁葬去。”
(4).即仵作。旧时检验死尸的吏役。 明 无名氏 《勘金环》第三折:“自小身世习土工,检尸相勘我偏能。”
(5).泥塑匠人。 唐 罗隐 《谗书·二工人语》:“ 吴 之建 报恩寺 也,塑一神於门,土工与木工互不相可。木人欲虚其内,窗其外……土人以为不可。”
《國語辭典》:土风(土風)  拼音:tǔ fēng
1.地方的风俗。晋。陆机〈吴趋行〉:「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晋。左思〈三都赋〉:「先王采焉,以观土风。」
2.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或民歌。《左传。成公九年》:「言称先职,不忘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
《國語辭典》:土膏  拼音:tǔ gāo
1.土地中的养分。《国语。周语上》:「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唐。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2.肥沃的土地。《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故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南朝梁。武帝〈藉田〉诗:「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
3.阿片的别称。参见「阿片」条。《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三》:「命柯逢时管理八省土膏统捐事宜。」
《國語辭典》:守土  拼音:shǒu tǔ
1.保卫国家的土地。《秦并六国平话。卷下》:「赖宗庙天下初定,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为天子守土,故称监。」
2.地方官。唐。韩愈 袁州祭神文三首之二:「若守土有罪,宜被疾殃于其身;百姓可哀,宜蒙恩闵,以时赐雨。」
3.戍守的士卒。《晋书。卷二四。职官志》:「大国置守土百人,次国八十人,小国六十人。」
《國語辭典》:抔土  拼音:póu tǔ
1.抓土。《新唐书。卷一二○。袁恕己传》:「为周利贞所逼,恕己素饵黄金,至是饮野葛数升,不死,愤懑,抔土以食,爪甲尽,不能绝,乃击杀之。」
2.一把土。形容很少。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分類:坟墓
《漢語大詞典》:南土
(1).南方地区。《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孔颖达 疏:“当於南方之土,於是安居之矣。”左传·昭公九年:“ 巴 、 濮 、 楚 、 邓 ,吾南土也; 肃慎 、 燕 、 亳 ,吾北土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绍》:“南土风俗,恶他舍之猫产子其家,以为大不祥。” 清 姚燮 《哀雁》诗:“自云朔方岁饥苦,欲托残生到南土。”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君自南土来书,谓:‘邇者振大 汉 之天声,想诸公都在剑影光中,抵掌而谈。不慧远适异国,唯有神驰左右耳。’”
(2).方言。指鸦片烟。 沙汀 《困兽记》二三:“当他靠上烟灯,把那些饴糖般的南土烤了又捏,捏了又烤,一锭一锭抽着的时候,他的不快却又开始侵蚀他了。”
《國語辭典》:西土  拼音:xī tǔ
1.佛教称阿弥陀佛所处的世界。参见「西方净土」条。
2.长安。《文选。班固。西都赋》:「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唐。李善。注:「长安在西,故曰西土。」
《韵府拾遗 麌韵》:如土
庄子臣之解牛每至于族吾见其难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分类: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