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分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分类词汇(续上)
名正理顺
名正言顺
名存实亡
《漢語大詞典》:名正理顺(名正理順)
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唐 颜真卿 《请复七圣谥号状》:“ 高祖 諡 太武 ,用 汉 制; 太宗 諡曰 文 ,行 周 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三酒之名,以酌有事者,取赐酒则别为一名,庶几名正理顺。”
《國語辭典》:名正言顺(名正言順)  拼音:míng zhèng yán shùn
语本《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形容名义正当,言词顺适。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
《國語辭典》:名存实亡(名存實亡)  拼音:míng cún shí wáng
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不存在。如:「他们俩感情淡薄,夫妻关系可说是名存实亡。」唐。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宋史。卷三○四。列传。梁鼎》:「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文,祇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