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选(中選)  拼音:zhòng xuǎn
竞选时被选上。如:「在徵婚过程中,他雀屏中选。」
《漢語大詞典》:中科
犹中品,中等。《周书·苏绰传》:“今之宰守,当勤於中科,而慕其上善。如在下条,则刑所不赦。”
(1).合格。晋书·孔坦传:“至是,帝申明旧制,皆令试经,有不中科,刺史、太守免官。”
(2).科举考试中选。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始自县考试,定其可举者,然后升于州若府,其不能中科者,不与是数焉。” 宋 王傥 唐语林·文学:“ 张维 、 皇甫川 、 郭鄩 、 刘庭辉 ,以古风著;虽然,皆不中科。”
《漢語大詞典》:中格
中途搁置。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二郡王建白:“三朝以来,诸建白者及策士者,往往谈及此事,终齟齬中格。”明史·熊廷弼传:“乞速遣将士,备芻粮,修器械,毋窘臣用,毋缓臣期,毋中格以沮臣气,毋旁挠以掣臣肘。”
合格。宋史·选举志三:“不合格不得试程文,中格者依文士例试七书义一道。” 清 邓显鹤 《湖南靖州训导毛府君墓志铭》:“三年大比,中格者随解牒上之礼部,不中格者絀。”
《漢語大詞典》:及等
犹合格。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四书》:“亦一二年幸而以为不谬,可以及等而奏之。”
分類:合格
《漢語大詞典》:入第
进入等第;合格。新唐书·崔佑甫传:“﹝ 常衮 ﹞当国,惩其敝,凡奏请一杜絶之,惟文辞入第乃得进,然无所甄异,贤愚同滞焉。”
《漢語大詞典》:合程
犹合格。符合程式。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射策合程,遂冠首科。”
分類:合格符合
《漢語大詞典》:像模象样
1.郑重;隆重。
2.合格。
3.体面好看。
《國語辭典》:像模像样(像模像樣)  拼音:xiàng mó xiàng yàng
形式上郑重其事。《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番调动,老爷可必得像模像样答上头的情才使得呢。」
《國語辭典》:等人  拼音:děng rén
1.同辈之人。《三国志。卷一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典韦》:「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
2.等候他人。如:「我在门口等人,你先进去。」
《國語辭典》:入贡(入貢)  拼音:rù gòng
1.外国向本国朝廷进献物品。《史记。卷四。周本纪》:「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五方率职,四隩入贡。」
2.贡士入京参加会试。唐。齐己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诗:「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國語辭典》:集注  拼音:jí zhù
1.集中专注。如:「大家都把眼光集注在女主角上。」
2.先集合众家对某部书的注释,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如《四书章句集注》。也作「集注」。
《漢語大詞典》:应格(應格)
合格,符合标准。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故事,臺官皆御史中丞知杂与翰林学士互举。其资任须中行员外郎以下,太常博士以上,曾任通判。人未歷通判,非特旨不荐,仍为里行。此 唐 马周 故事也。议者颇病太拘,难於应格。” 明 李东阳 《三锡堂记》:“夫人臣之锡於君者:曰科第,曰爵秩,曰封赠。顾非文学之中选,才行之应格,阶资之合典式,则不得与。”
《國語辭典》:医师(醫師)  拼音:yī shī
1.职官名。周置,为众医之长。
2.替人治病的人。唐。韩愈 进学解:「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也称为「医生」。
《國語辭典》:发解(發解)  拼音:fā jiè
唐宋时,凡应贡举者,由所在州县解送至京,称为「发解」。明清称乡试考上举人为「发解」。《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发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却不曾到京师一晤。」
《國語辭典》:中策  拼音:zhōng cè
中等的计策。唐。杜牧 罪言:「中策莫如取魏。」《精忠岳传》第四五回:「今都临安虽是中策,尚可以号召四方,以图恢复。」也称为「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