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8,分10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南阳
南望
天南
南宫
南飞
南渡
岭南
南枝
南去
南方
南极
南楼
南朝
南征
终南
《漢語大詞典》:南阳(南陽)
(1).古地名。 春秋 晋 地。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晋 於是始启 南阳 。” 杨伯峻 注:“《水经·清水注》引 马融 曰:‘ 晋 地自 朝歌 以南至 軹 为 南阳 。’……则 南阳 大约即 河南省 新乡地区 所辖境,亦 阳樊 诸邑所在地。”史记·秦本纪:“ 魏 入 南阳 以和。”
(2).古地名。 战国 齐 地。孟子·告子下:“一战胜 齐 ,遂有 南阳 。” 杨伯峻 注:“即 汶阳 ,在 泰山 之西南, 汶水 之北。”《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且 楚 攻 齐 之 南阳 , 魏 攻 平陆 ,而 齐 无南面之心,以为亡 南阳 之害小,不如得 济北 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 清 宋琬 《渔家词》:“ 南阳 之南 嶧山 北,男子不耕女不织。”
(3).郡名。 秦 置,包有 河南省 旧 南阳府 和 湖北省 旧 襄阳府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阳 ,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 亮 家于 南阳 之 邓县 ,在 襄阳城 西二十里,号曰 隆中 。” 唐 韩愈 《题广昌馆》诗:“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 南阳 有近亲。” 清 王士禛 《南阳》诗:“ 汉 家陵闕晚烟重,路入 南阳 识旧封。”
《骈字类编》:南望
魏晋 卢谌 赠崔温诗 北眺沙漠垂,南望旧京路。
南北朝 鲍照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 北临出塞道,南望入乡津。
南北朝 谢朓 答张齐兴诗 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
南北朝 陆倕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 南望穷淮溆,北眺尽沧溟。
唐 李峤 清明日龙门游泛 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唐 唐彦谦 游清凉寺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唐 刘沧 江行书事 远渚蒹葭覆绿苔,姑苏南望思裴徊。
唐 于武陵 感情 青山长寂寞,南望独高歌。
唐 韦庄 灞陵道中作 春桥南望水溶溶,一桁晴山倒碧峰。
《漢語大詞典》:天南
指岭南。亦泛指南方。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诗:“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 唐 周繇 《送杨环校书归广汉》诗:“天南行李半波涛,滩树枝枝拂戏猱。” 唐 戴叔伦 《屯田词》:“艰辛歷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宋 杨万里 《潮阳海岸望海》诗:“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分類:岭南南方
《國語辭典》:南宫(南宮)  拼音:nán gōng
1.星座名。指朱鸟星座。《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唐。李频 感怀献门下相公诗:「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2.汉时的宫殿,位于河南省洛阳县东。
3.礼部的别称。职掌会试。《儒林外史》第七回:「贤契绩学有素,虽然耽迟几年,这次南宫一定入选。」
4.地名。位于河北省境东南,钜鹿县东北。
5.复姓。如周代有南宫适,宋代有南宫靖一。
《骈字类编》:南飞(南飞)
唐 郑愔 塞外三首 其三 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
唐 李白 鸣雁行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客居烟波寄湘吴。
唐 杜甫 洗兵马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唐 储嗣宗 宋州月夜感怀 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唐 孟郊 梦泽中行 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
唐 刘商 观猎三首 其二 梁园射尽南飞雁,淮楚人惊阳鸟啼。
唐 李群玉 早鸿 木落波浪动,南飞闻夜鸿。
唐 公乘亿 赋得临江迟来客 北去鱼无信,南飞雁绝音。
唐 沙碛女子 五原夜吟 牧马不嘶沙月白,孤魂空逐雁南飞。
元 贡奎 枪竿岭 直随山北去,却背雁南飞。
元 杨维桢 秋雁图 南飞旧兄弟,一一自成行。
分类:南飞
《國語辭典》:南渡  拼音:nán dù
1.渡水而南。《史记。卷三○。晋世家》:「还,自河南渡,侵曹,伐卫。」《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2.晋五胡乱华,晋室渡江,自洛阳迁都建业,称为「南渡」。《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传》:「永嘉末,以寇贼充斥,遂南渡江。」唐。李白 金陵诗:「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3.宋徽、钦二宗,为金人所执,宋室自汴梁,迁都临安,称为「南渡」。《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赞曰》:「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后来高宗南渡称帝,改号建炎。」
《國語辭典》:岭南(嶺南)  拼音:lǐng nán
1.泛指五岭以南的地区。
2.广东。因其在五岭以南,故通称为「岭南」。
《漢語大詞典》:南枝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田汉 《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周书·杜杲传:“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关中 ,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唐 储嗣宗 《早春》诗:“踟蹰 歷阳 道,乡思满南枝。”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骈字类编》:南去
唐 李乂 寄胡皓时在南中 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唐 皇甫冉 送李录事赴饶州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叫汀沙不可闻。
唐 柳宗元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唐 贾岛 寄韩湘 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
唐 薛能 送刘驾归京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
宋 杨万里 小溪至新田四首 其二 北来南去缘何事,路上君看屐子痕。
金 李俊民 集古 其二 赠别 南去北来人自老,此中离恨两难收。
《國語辭典》:南方  拼音:nán fāng
1.方位名。北的对面,即南边。
2.泛指大陆南部地区,约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诸地。《左传。昭公十九年》:「若大城城父,而寘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后汉书。卷四八。杨终传》:「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
《國語辭典》:南极(南極)  拼音:nán jí
1.地球的最南端,南纬九十度上。
2.罗盘上磁针所指的一端,约离地球上的南极有二千五百公里。
3.南方穷极边远之地。《文选。郭璞。江赋》:「竭南极,穷东荒。」
4.星名。指老人星。
《漢語大詞典》:南极老人(南極老人)
星名,即南极星。旧时以为此星主寿,故常用于祝寿时称颂主人。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 张守节 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常以秋分之曙见於景,春分之夕见於丁。见,国长命,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寧;不见,人主忧也。” 唐 李白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 衡山 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水浒传》第一回:“披髮仗剑, 北方真武 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亦省作“ 南极老 ”。 明 张伯纯 《仙吕点绛唇·寿康对山太史》套曲:“雨过庭除,爽生紈苧。祥光騖,奏瑟吹竽,南极老迎初度。”
《漢語大詞典》:南楼(南樓)
(1).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 注:“ 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國語辭典》:南朝  拼音:nán cháo
(西元420~589)东晋以后,汉族先后于长江以南建立了宋、齐、梁、陈四朝,均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后为隋文帝所灭。
《國語辭典》:南北朝  拼音:nán běi cháo
(西元420~589)东晋以后,宋、齐、梁、陈四朝先后于南方建立政权,是为南朝。后汉、东西魏、北齐、北周于北方建立政权,是为北朝。南北分裂百馀年,至隋篡周灭陈,方告统一。
《國語辭典》:南征  拼音:nán zhēng
1.征伐南方。《书经。仲虺之诰》:「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2.南行。《楚辞。屈原。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就重华而陈辞。」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鸣雁飞南征,鶗鳺发哀音。」
《国语辞典》:终南(终南)  拼音:zhōng nán
《诗经。秦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终南,戒襄公也。」或以为此秦人美其君之辞。首章二句为:「终南何有?有条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