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四绝(四絕)  拼音:sì jué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的合称。参见「四离四绝」。
2.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缮写,邵竦篆额,都是一时精笔,世称为「四绝」。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
《國語辭典》:四离四绝(四離四絕)  拼音:sì lí sì jué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日,合称为「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合称为「四绝」。星相术士以此八日为大忌日。
《國語辭典》:胜朝(勝朝)  拼音:shèng cháo
后朝称被灭亡的前一朝代为「胜朝」。如:「胜朝旧事」、「胜朝遗老」。
《漢語大詞典》:胜国
被灭亡的国家。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 郑玄 注:“胜国,亡国也。”按,亡国谓已亡之国,为今国所胜,故称“胜国”。后因以指前朝。 元 张养浩 《济南龙洞山记》:“ 歷下 多名山水, 龙洞 为尤胜……胜国尝封其神曰 灵惠公 。” 明 宋濂 《故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柳先生传》:“ 隆山 牟公 应龙 ,得太史 李心传 史学端绪,且諳胜国文献渊源之懿,仪章、官簿、族系,如指诸掌。” 王国维 《沉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顺康 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乱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
《国语辞典》:除权(除权)  拼音:chú quán
股票术语。除权日时,上市股票之前一日收盘价,按除权公式,将公司配发的股票股利之合权差价减去,称为「除权」。除权可分为无偿配股、有偿配股,以及有偿与无偿同时除权。
《國語辭典》:子推  拼音:zǐ tuī
1.春秋时晋国隐士介之推的名。参见「介之推」条。
2.宋俗为纪念介之推,于寒食节前一日所作的枣糕。
《國語辭典》:中伏  拼音:zhōng fú
三伏的第二伏。指夏至后第四庚日。也称为「二伏」。
《國語辭典》:中伏  拼音:zhòng fú
中了敌人的埋伏。如:「都怪我太不小心,不然我们也不会中伏!」
《國語辭典》:三伏  拼音:sān fú
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分别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金瓶梅》第八回:「那时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热。」《红楼梦》第六七回:「今年三伏里雨水少,这果子树上都有虫。」
2.三重伏兵。《旧唐书。卷一二一。仆固怀恩传》:「玚令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等设三伏以待之,贼半渡,伏发,合击而走之。」
《國語辭典》:炊熟  拼音:chuī shú
1.饭菜已煮熟。宋。张耒〈叙十五日事〉诗:「起来炊熟日亭午,槐叶新成庭覆翠。」
2.寒食节的前一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䭅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國語辭典》:祖奠  拼音:zǔ diàn
1.在祖庙神位前设酒、醴、脯、醢、玉帛等,告奠祖先。《孔丛子。问军礼》:「其用命者,则加爵受赐于祖奠之前。」
2.丧家在出殡前一夕所设的祭奠。《陈书。卷二三。陆缮传》:「太子以缮东宫旧臣,特赐祖奠。」《宋史。卷一二二。礼志二十五》:「改葬无祖奠,盖祖奠设于柩车之前以为行始,至于改葬,告迁而已。」
《國語辭典》:冷节(冷節)  拼音:lěng jié
寒食节的别称。参见「寒食节」条。唐。韩偓〈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诗:「何处遇蔷薇,殊乡冷节时。」宋。王禹偁 清明日独酌诗:「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国语辞典》:清场(清场)  拼音:qīng cháng
清理场地。如在表演或放映影片前,让前一场的观众离开,并且清扫场地。
《漢語大詞典》:尝酒(嘗酒)
(1). 宋 时社日前一天的宴集。 宋 韩琦 《观稼回北园席上》诗:“尝酒管弦先社集,捺弮禾黍极云齐。”自注:“北人社前一日,亲宾相会,谓之尝酒。”
(2).指旧时宴会,张筵前先备小酌。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尝酒》:“今京师喜筵宴会,每於未张筵前,餖飣小集,亦曰尝酒。”
《國語辭典》:春牛  拼音:chūn niú
立春前一日,用土、芦苇或纸作成的牛,称为「春牛」。官府打春牛迎春,以催耕迎春,祈求丰收。唐。卢肇 谪连州书春牛榜子诗:「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也称为「土牛」、「泥牛」。
《國語辭典》:土牛  拼音:tǔ niú
1.泥塑的牛。古时于立春日造土牛,举行一定的仪式,以鼓励春耕。也称为「春牛」。
2.独轮车的别称。参见「独轮车」条。
3.堆在堤上以备抢修用的土堆,从远处看去像是一头头的牛。
《漢語大詞典》:宿设(宿設)
(1).前一夜设置;预先设置。文选·左思〈魏都赋〉:“歛衽魏闕,置酒 文昌 ,高张宿设,其夜未遽。” 李周翰 注:“高张其乐,先夜而设。” 宋 叶适 《潼川府修城记》:“投木隔礮,凡可以坏贼之具宿设。”
(2).谓古代帝王斋宿之处,官吏预为安排人役或设置物品。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之二:“司坛宿设,掌史诚陈。” 倪璠 注:“言有司为壝宫,天子止宿之处已设掌史之官,於是陈其诚信也。”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又斋心於宿设,将旰食而匪寧。” 仇兆鳌 注:“此云‘斋心於宿设’,谓斋宿之处设供也。”
《国语辞典》:紫荆花(紫荆花)  拼音:zǐ jīng huā
1.京兆田真三兄弟,共议分产,惟堂前一株紫荆树,无法均分,于是决定破为三份。待明日就截时,其树已枯死。三兄弟见而大惊,方醒悟,树不欲分斫宁愿自枯,兄弟竟争分产,乃人不如树,于是兄弟合财不复解树,树亦应声而荣茂。兄弟相感终为孝门的故事。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人则以紫荆花称誉兄弟和睦,同居而不分家。
2.豆科苏木亚科「紫荆」所开的花。参见「紫荆」条。
《漢語大詞典》:前次
前一回;上一次。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一》:“伏乞朝廷详酌指挥,寻准都省批状云:勘会前次 高丽 人使到闕,已曾许买《策府元龟》北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粮·折贮》:“库吏查前次拆单,亲填连前共折银若干。”
《國語辭典》:前天  拼音:qián tiān
昨天的前一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前天有信来说:『公事难办得很,恐怕还有几天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