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机器(機器)  拼音:jī qì
机械器具。由各种零件组成,可操控运转以节省人力,并使工作更为便利的设备。如:「人类发明各式各样的机器来增加生产,促进人类福祉。」
《国语辞典》:机器语言(机器语言)  拼音:jī qì yǔ yán
每一个指令都是由二进制的「0」与「1」组合而成,且可直接命令电脑工作的语言。它是机器唯一所认识的语言,故也称为「机器相依语言」。无论是那种语言都要编译成机器语言才可以交由电脑加以执行。
《国语辞典》:机器翻译(机器翻译)  拼音:jī qì fān yì
利用电脑或翻译机,自动将一种表示法转换成另一种表示法,如将文字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称为「机器翻译」。机器翻译多用于科技文献,因为科技方面的文章单词与多义词较少,句子语构简单,词序也较固定,故使用机器翻译比较容易。目前由于电脑的发展迅速,除了研究人员之外,一般电脑的使用者多能使用英翻中的软体,可见机器翻译已日益普及。也称为「自动翻译」。
《国语辞典》:机器设备(机器设备)  拼音:jī qì shè bèi
即机器的装设配备。如:「这家工厂的机器设备非常先进,大大的提高了生产量。」
《国语辞典》:北洋机器局(北洋机器局)  拼音:běi yáng jī qì jú
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由崇厚聘请英国人所建的兵工厂,后由李鸿章接办加以扩大,改称为「北洋机器局」。于八国联军时被燬。
《国语辞典》: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拼音:gōng yè jī qì rén
用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装置。能以程式控制,多方向运转,可替代人,从事工业的生产活动。
《国语辞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拼音:guó jì shāng yè jī qì gōng sī
以IBM公司名称著名于国际。系由赫樂瑞斯博士(Dr.Herman Hollerith)于西元一八九六年创立。原生产商业性质统计用人口普查机器,后來与其他公司合并,而成为现在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以发展电脑及服务为主,成为电脑界的主要公司之一。
《国语辞典》:江南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局)  拼音:jiāng nán jī qì zhì zào jú
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由曾国藩、李鸿章等在上海所创设的机构。专门制造新式船炮,并附设翻译馆,翻译西书。
《国语辞典》:机器油(机器油)  拼音:jī qì yóu
机器上所涂的润滑油,藉以减少摩擦,便利运转。也称为「机械油」、「机油」。
《國語辭典》:机器脚踏车(機器腳踏車)  拼音:jī qì jiǎo tà chē
使用汽油等燃料发动行驶的双轮座车。缩称为「机踏车」、「机车」。有重型与轻型之分,前者汽缸总排气量在五十一立方公分以上;后者汽缸总排气量在五十立方公分以下。也称为「摩托车」。
《漢語大詞典》:机器局(機器局)
清 代管理机械工业的官署。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附录《李提摩太亲王宜游历各国说》:“数十年来,华洋交涉,开前代未有之局,亦既洞悉其治国养民之法。故专设总署、设海军、设机器局以及各学堂。”
分類:管理官署
《國語辭典》:机器人(機器人)  拼音:jī qì rén
可被放入程式,而在自动控制之下执行某种运动指令的机器装置,具有多项功能,有的且能说简单的语言。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经由预设的工作路径及动作,在生产线上代替人手作精密、重复及危险性高的工作,其形状简单如人之手臂者也称为「机器手」。二、在太空方面,专为蒐集资料而设计的太空船,也称为「机械人」。三、它有时也指在操作过程中自我判断能力较高,具有敏锐的感测系统,如视像、测距、力矩、触觉等,再以感测得知的数据配合工作目标,及相关限制条件以进行判断,决定下一个动作的机器,可做非常精密的装配,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方向。
《國語辭典》:机器手(機器手)  拼音:jī qì shǒu
能代替人手做某些动作的机械装置。它经由事先设定的工作路径及动作,在高温、高污染、高危险性的工作环境下完成极精密及具重复性的任务。现代的机器手已渐朝向「知觉性机器手」发展,即可自动辨识物体,决定施工方式而加以处理,不需要预设路径及动作。也称为「机器人」、「机械手」、「机械人」。
分類:旧称司机
《國語辭典》:机械手(機械手)  拼音:jī xiè shǒu
能代替人手做某些动作的机械装置。参见「机器手」条。
《漢語大詞典》:机器戏(機器戲)
旧称由留声机播放的戏曲。 咏簪 《武昌两日记》三:“忽听到外面‘叮叮!当当!’由这处响来,知道是个唱机器戏的。 尧澂 便将他叫了进来,命他一个人安起机器的管子,逐一的细唱。”
《漢語大詞典》:国家机器(國家機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形象化的称呼。主要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