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沈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漢語大詞典》:沪江(滬江)
上海 的别称。 黄节 有《沪江重晤秋枚》诗。
分類:上海
《漢語大詞典》:沪上(滬上)
上海 的别称。 清 王晫 今世说·言语:“ 沪上 校书 玉烟 ,慧甚。” 孙中山 《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顷闻 上海 南市 裁判所审讯案件,犹用戒责,且施之妇女。以 沪上 开通最早,四方观听所繫之地,而员司犹踵故习。”
分類:上海
《漢語大詞典》:瘪三(癟三)
上海 人称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城市游民。他们通常是极瘦的。 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说面子》:“不是有一个笑话么?……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上海 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 上海 解放以后, 朱延年 穷得像个小瘪三,到处伸手借点钱吃喝,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
《漢語大詞典》:吃白相饭(吃白相飯)
方言。喻不务正业,游荡为生。 鲁迅 《准风月谈·“吃白相饭”》:“至于‘吃白相饭’,那恐怕还是用文言译作‘不务正业,游荡为生’,对于外乡人可以比较的明白些。” 鲁迅 《准风月谈·“吃白相饭”》:“但‘吃白相饭’朋友倒自有其可敬的地方,因为他还直直落落的告诉人们说,‘吃白相饭的!’”按,旧 上海 俗称流氓为“白相人”,他们自称是“吃白相饭的”。
《漢語大詞典》:打粟干
方言。甜高粱。上海俗称甜芦粟。《鲁迅日记十七·八月》:“ 达夫 及 映霞 小姐自 吴淞 来,赠打粟干一把。”
分類:上海
《漢語大詞典》:云间(雲間)
(1).指天上。 南朝 梁 刘孝威 《斗鸡篇》:“愿赐 淮南 药,一使云间翔。” 金 元好问 《无尘亭》诗之二:“亭中剩有题诗客,独欠云间 李謫仙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纵有那惊俗客云间吠犬,须无那聒行人风外鸣蝉。”
(2).很高很远的地方。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声驰海内,名播云间。”
(3).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宋 苏轼 《满江红》词:“君不见《周南》《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俺那里云间 太华 烟霞细,鼎内还丹日月迟。”
(4). 松江县 (今属 上海市 )的古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荀鸣鹤 、 陆士龙 二人未相识,俱会 张茂先 坐。 张 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 举手曰:‘ 云间 陆士龙 。’ 荀 答曰:‘日下 荀鸣鹤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谶:“‘潮逢 谷水 难兴浪,月到 云间 便不明。’ 松江 古有此语。 谷水 、 云间 ,皆 松江 别名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选诗 云间 ,徵文 白下 ,新登復社之坛。” 阿英 《胡沙随笔·文化之浩劫》:“ 云间 姚石子 先生,收藏 中国 典籍极富。”
《漢語大詞典》:山庄(山莊)
(1).山中住所;别墅。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胡寧昧千里,解珮拂山庄。” 唐 刘禹锡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诗:“野戍岸边留画舸,緑萝阴下到山庄。” 明 祝允明 《寄谢雍》诗:“想得山庄长夏里,石牀眠看度墙云。”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 安太太 婆媳二人那日念着 何玉凤 姑娘,便同 褚大娘子 都在那 青云山 山庄住下。”
(2).山里的村庄。 赵树理 《三里湾·船头起》:“这里离镇上远一点,只能卖到东西山上没有水地的山庄上,再多种就卖不出去了。”
(3).旧时 上海 一带寄存灵柩的地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到得他寓所时,恰好他送灵柩到 广肇山庄 去了。”
《漢語大詞典》:金山
(1).产金之山。南史·海南诸国·林邑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比喻人的仪表英俊、德行崇高。梁书·朱异传:“﹝ 异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
(3).西方之山。后汉书·冯衍传下:“跃青龙於沧海兮,豢白虎於金山。” 李贤 注:“金山,西方之精也。”
(4).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获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时 裴头陀 获金于江边,因改名。 南宋 韩世忠 败 金兀朮 于此山下。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千重 铁瓮 成银瓮,一夜 金山 换玉山。” 清 陈维嵩 《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一点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附近海中。 宋 吴聿 观林诗话:“ 华亭 并海有 金山 ,潮至则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与 惠山 相埒。”
《漢語大詞典》:青龙(青龍)
(1).即苍龙。四灵之一。古时以为祥瑞之物。《淮南子·览冥训》:“凤皇翔於庭,麒麟游於郊。青龙进驾,飞黄伏皁。”宋书·符瑞志上:“ 武王 没, 成王 少, 周公 旦 摄政七年……乃与 成王 观于 河 洛 ,沉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昧,荣光并出幕 河 ,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 洛 ,亦如之。”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五:“青龙举步行千里,休道 蓬莱 归路长。”
(2).喻指长而虬曲的青色物。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仇兆鳌 注:“青龙,用 费长房 竹杖事,切竹桥也。《楚辞》:‘麾蛟龙以津梁。’知桥可称龙。” 唐 李贺 《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诗:“官不来,官庭秋,老桐错干青龙愁。” 王琦 汇解:“桐老故有错节,其势夭矫翔舞,有若青龙之状。”
(3).指骏马。吕氏春秋·本味:“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 高诱 注:“匹,乘,皆马名。周礼:七尺以上为龙,行迅谓之遗风。”陈书·程灵洗传:“ 王琳 前军东下, 灵洗 於 南陵 破之,虏其兵士,并获青龙十餘乘。”
(4).东方七宿(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的总称。《淮南子·兵略训》:“所谓天数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高诱 注:“角、亢为青龙。”太平御览卷五三九引《古艳诗》:“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南斗工鼓琴(瑟),北斗吹笙竿(竽)。”
(5).太岁的别名。《淮南子·天文训》:“天神之贵者,莫贵於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后汉书·律历志下:“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万物毕改,摄提迁次,青龙移辰,谓之岁。” 唐 姚合 《赠终南山傅山人》诗:“白马时何晚,青龙岁欲终。”原注:“星纪躔次之义。” 清 龚自珍 《伪鼎行》:“皇帝七载,青龙丽於丁。”
(6).东方之神。 晋 葛洪 抱朴子·感应:“﹝ 老君 ﹞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元武。”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朱雀、元武、青龙、白虎为四方之神。”云笈七籤卷二五:“尊神千千万万,在吾左右;左有青龙名 孟章 ,右有白虎名 监兵 ,前有朱雀名 陵光 ,后有玄武名 执明 。” 洪深 《赵阎王》第八幕:“左青龙,右白虎,云凉佛前心,玄火神后心,先请天王将,后请黑煞神。”
(7).指左方。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水浒传》第五一回:“﹝ 雷横 ﹞入到里面,便去青龙头上第一位坐了。”
(8).赌局名目。玩押牌宝(赌博的一种)时,赌徒围在四方,做庄的人叫“庄家”,庄家对面称天门;右面称人,亦称白虎;左面是“地”,亦称青龙。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假使有钱,他便去押牌宝,一堆人蹲在地面上, 阿Q 即汗流满面的夹在这中间,声音他最响:‘青龙四百!’”参阅 鲁迅 《书信集·致山上正义》
(9).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木德王者的瑞兆。史记·封禅书:“ 夏 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宋书·符瑞志上:“ 夏 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
(10).常与“白虎”对举,用以表示一对相生相克的事物或概念。 明 王玉峰《焚香记·折证》:“正是青龙共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料。”
(11).指吉地。《天雨花》第十八回:“摆齐仪仗出门行,青龙吉地来转过。”
(12).传说 伏羲氏 时春官的名号。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宓羲 龙师名官”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师者长也,以龙纪其官长,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
(13).即青龙车。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於东厢,象舆婉蝉於西清。” 吕向 注:“青龙、象舆,皆车也。” 唐 李白 《早望海霞边》诗:“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参见“ 青龙车 ”。
(14).指舰船。(1)战舰名。即青龙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排青龙之战舰,鬭飞燕之船楼。”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 樊猛 与左卫将军 蒋元逊 将青龙八十艘於 白下 游弈,以御 六合 兵。”参见“ 青龙舰 ”。(2)用青色髹漆的龙舟。 唐 沈佺期 《三日梨园侍宴》诗:“画鷁中流动,青龙上苑来。”《花月痕》第九回:“却好亭外一条青龙,一条白龙,轰天振地的抢标。”
(15).饰青龙图像的军旗。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陈澔 集说:“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以为旗章。”吴子·治兵:“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於下。”
(16).道教指炼丹之物丹砂汞之属。 唐 吕岩 《五言》之十四:“青龙精是汞,白虎水为铅。”云笈七籤卷六九:“丹砂者,是万灵之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而居清玄,緫御万灵,动之则离体,定之则乾成,能变化者,故号曰青龙。” 宋 苏轼 《赠陈守道》诗:“白虎化坎青龙离,锁禁姹女关婴儿。” 查慎行 注:“本集《寄子由龙虎坎离之説》:‘龙者,汞也,精也,血也。出於肾而肝藏之,坎之物也。虎者,铅也,气也,力也。出於心而肺生之,离之物也。’青龙属东,白虎属西,此其正也。”
(17).即龙章。指佛教经典。因梵文字形如龙之蟠曲,故称。 唐 章孝标 《蜀中赠广上人》诗:“疏讲青龙归禁苑,歌抄白雪乞梨园。”
(18). 唐 时所置九宫神坛的西北神坛名。旧唐书·礼仪志四:“请於京东朝日坛东,置九宫贵神坛……东南曰 招摇 ,正东曰 轩辕 ,东北曰 太阴 ,正南曰 天一 ,中央曰 天符 ,正北曰 太一 ,西南曰 摄提 ,正西曰 咸池 ,西北曰 青龙 。”
(19).剑名。 清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 孙权 之六剑:白蛇、紫电、辟邪、流星、青龙、玄蛟。”
20.青菜的别名。 清 赵翼 《儒餐》诗:“儒餐自我穷奢处,白虎青龙一口吞。”自注:“俗以豆腐青菜为青龙白虎汤。”
21.山名。在今 南京市 东南。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 白鷺 映春洲, 青龙 见朝暾。” 仇兆鳌 注:“江南通志: 青龙山 ,在 江寧府 上元县 东三十里,山产石甚良,土人取为碑础。”
22.水名。在今 上海市 青浦县 北。 三国 吴 孙权 于此造青龙战舰,因名。近江有 青龙镇 , 宋 韩世宗 尝驻军于此,以御 金 兵。见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松江府》
《漢語大詞典》:青龙车(青龍車)
传说中神仙所乘之车。因以青龙为驾,故称。 晋 葛洪 神仙传·沈羲:“ 黄老 今遣仙官来下迎之。侍郎 薄延之 ,乘白鹿车是也;度世君 司马生 ,青龙车是也;迎使者 徐福 ,白虎车是也。”
《漢語大詞典》:昆山(崑山)
亦作“崐山”。
(1).山名。 昆仑山 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 崑山 之玉, 江 汉 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璣。”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
(2).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北。文选·陆机〈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崐山 阴。” 李善 注引吴地记:“ 海盐县 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 陆逊 、 陆凯 居此。谷东二十里有 崐山 ,父祖葬焉。”
(3).县名。今属 江苏省 。因境内有 昆山 而得名。
(4).指昆腔。 明 王骥德 曲律·论腔调:“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崑山’。‘崑山’之派,以 太仓 魏良辅 为祖。”参见“ 崑腔 ”。
昆仑山 的省称。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 昆山 之玉,有 随 和 之宝。”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美玉珊瑚出於 昆山 ,珠璣犀象出於 桂林 。”
《漢語大詞典》:昆腔(崑腔)
亦称“ 崑山腔 ”。 传统戏曲剧种名。原为 元 末 明 初 昆山 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 明 嘉靖 间经 昆山 人 魏良辅 的革新,变 弋阳 海盐 故调及民间曲调为昆腔,初只行于 吴 中,后渐流传各地,盛行于 明 末 清 初。以演唱传统剧本为主,兼用笛、笙、箫、琵琶伴奏,舞蹈优美,曲调细腻婉转,又有“水磨腔”之称。 明 徐渭 《南词叙录》:“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於 江西 ,两 京 、 湖南 、 闽 、 广 用之;称餘姚腔者,出於 会稽 , 常 、 润 、 池 、 太 、 扬 、 徐 用之;称海盐腔者, 嘉 、 湖 、 温 、 台 用之。惟崑山腔止行於 吴 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花月痕》第六回:“好一会, 曼云 等以次唱完, 小岑 笑道:‘如今该是 秋痕 崑腔一开生面了。’”《老残游记》第二回:“他又把那南方的什么崑腔、小曲,种种的腔调,他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
地方戏曲声腔之一。 元 代产生于 江苏 昆山 ,故称。 明 人 魏良辅 等又吸取南曲、北曲、弋阳腔之特点,加以改革,遂渐臻于完善,成为 明 清 两代主要戏曲声腔。又称昆曲、昆山腔。
《漢語大詞典》:南翔
(1).向南飞。 汉 张衡 《西京赋》:“南翔 衡阳 ,北栖 鴈门 。”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清 宋琬 《赠别方绣山年兄》诗:“鸿雁日南翔,音书转迢递。”
(2).镇名。在 上海市 嘉定县 南。传说 崑山 临江乡 有一寺,初掘地得石,有两只白鹤经常停集其上,后来鹤飞去不返,僧为之号泣,石上忽有题诗“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空跡在名基”等句,因名寺 南翔 ,镇又以寺得名。见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异闻
《漢語大詞典》:春申
(1).指 春申君 。《荀子·成相》:“ 展禽 三絀, 春申 道缀基毕输。”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当此之时, 齐 有 孟尝 , 赵 有 平原 , 楚 有 春申 , 魏 有 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唐 杜牧 《春申君》诗:“烈士思酬国士恩, 春申 谁与快寃魂。”详“ 春申君 ”。
(2). 上海市 的别称。 元 黄溍 《登钱山望菰城慨然而赋》:“耸身白云上,始见 春申 城。” 郁达夫 《和曾广勋先生赐赠之作》之一:“十载 春申 忆旧游,江关词赋动离愁。”参见“ 春申浦 ”。
《漢語大詞典》:春申君
战国 楚 人 黄歇 (?--公元前238年)的封号。 考烈王 元年出为相,封为 春申君 ,赐 淮北 地十二县;后改封于 江 东。曾救 赵 却 秦 ,攻灭 鲁国 。相 楚 二十五年,有食客三千。与 齐 孟尝君 、 赵 平原君 、 魏 信陵君 齐名,史称 战国 四君子。 考烈王 死,为 李园 所杀。韩非子·奸劫弑臣:“ 楚庄王 之弟 春申君 有爱妾曰 余 。”史记·春申君列传:“ 考烈王 元年,以 黄歇 为相,封为 春申君 。”
《漢語大詞典》:春申浦
即 黄浦江 。在今 上海市 。又名 春申江 ,简称 申江 。相传为 春申君 所凿,故名。 清 吴伟业 《赠陆生》诗:“ 木叶山 头悲夜夜, 春申浦 上望年年。” 吴翌凤 笺注引 陆伯生 《广舆记》:“ 黄浦 一名 春申浦 , 春申君 所凿。”
《漢語大詞典》:滑稽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上海 、 杭州 、 苏州 等地,诙谐生动,同北方相声相近。
(2).形容圆转顺俗的态度。《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王逸 注:“转随俗已。” 汉 扬雄 《法言·渊骞》:“饱食安坐,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其滑稽之雄乎!”魏书·崔玄伯传:“宽性滑稽,诱接豪右,宿盗魁帅,与相结交,倾衿待遇,不逆微细。”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二:“故独超然不涉乎人道之患,其滑稽自全,夫熟得而测之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刘文清:“及入相后,适当 和相 专权,公以滑稽自容,初无所建白。”
(3).谓能言善辩,言辞流利。后指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 者, 齐 之赘壻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司马贞 索隐:“按:滑,乱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説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中立 性滑稽,尝与同列观南御园所畜狮子,主者云县官日破肉五觔以饲之。同列戏曰:‘吾儕反不及此狮子耶?’ 中立 曰:‘然。吾辈官皆员外郎(借声为‘园外狼’)也,敢望园中狮子乎!’众皆大笑。”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傻敦敦的,可眼神里又藏着敏捷;言谈举止来得滑稽可笑,却给人的感觉又像那样忠诚可靠。”
(4).古代的流酒器。类似后代的酒过龙。 汉 扬雄 《酒箴》:“鴟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復借酤。”太平御览卷六七一引 北魏 崔浩 《汉记音义》:“滑稽,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若今之阳燧樽。” 清 曹寅 《和静夫谢送惠山酒》:“滑稽腹大原无论,画榼仍留待晚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滑稽是件东西,就是掣酒的那个酒掣子,俗名叫‘过山龙’,又叫‘倒流儿’。因这件东西从那头儿把酒掣出来,绕个湾儿注到这头儿去。”
《漢語大詞典》:三泖
即 泖湖 。在 上海市 松江县 西。有上、中、下三泖。上承 淀山湖 ,下流合 黄浦 入海。今多淤积为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吴中书寄汉南裴尚书》诗:“ 三泖 凉波鱼蕝动, 五茸 春草雉媒娇。”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泖茆字异:“今观所谓 三泖 ,皆漫水巨浸,春夏则荷蒲演迤,水风生凉;秋冬则葭苇藂蘙,鱼屿相望,初无江湖凄凛之色。所谓冬暖夏凉者,正尽其美。” 清 邵在衡 《江南行》:“ 江 南地本神皋区, 吴淞 三泖 似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