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疮疡(瘡瘍)  拼音:chuāng yáng
皮肤生疮而溃烂。
《國語辭典》:疮痍(瘡痍)  拼音:chuāng yí
1.创伤、伤痕。《抱朴子。外篇。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也作「创夷」。
2.比喻灾害或战乱后民生凋敝的情形。唐。杜甫〈雷〉诗:「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天子悯疮痍,将军禁卤掠。」也作「创夷」。
《國語辭典》:疮痏(瘡痏)  拼音:chuāng wěi
1.疮伤。《抱朴子。外篇。擢才》:「乃有播埃尘于白圭,生疮痏于玉肌。」
2.比喻人民疾苦。唐。元稹〈连昌宫〉词:「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漢語大詞典》:疕疡(疕瘍)
泛指疮疡。周礼·天官·医师:“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 郑玄 注:“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 孙诒让 正义:“疕为头疮专名,他疡不得称疕,而疕得通称疡。”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厉虽癕肿疕疡,上比於 春秋 ,未至於绞颈射股也。” 唐 柳宗元 《宋清传》:“疾病疕疡者,亦皆乐就 清 求药,冀速已。”
分類:疮疡
《國語辭典》:褥疮(褥瘡)  拼音:rù chuāng
病名。因固定某一姿势过久,如:久卧在床或久坐在椅,局部皮肤长期遭受压迫,使血液循环不顺而引起皮肤和肌肉组织发炎、坏死、溃烂等的症状。也作「蓐疮」、「压迫性溃疡」。
《國語辭典》:疮瘢(瘡瘢)  拼音:chuāng bān
疮伤瘉合后留下的痕迹。
《國語辭典》:坐板疮(坐板瘡)  拼音:zuò bǎn chuāng
夏季坐日晒后的几凳,或久坐阴湿之地,以致湿热凝滞于臀部而成的疮疡。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热痛如火烧。
《漢語大詞典》:毒疮(毒瘡)
(1).恶性疮疡。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羊哀狗宝:“吾乡一小民家,屠一狗,腹中有白石三块,如栗同胞,破之可千叶,入药可治毒疮。”
(2).特指梅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恰好这几天 李福 在外面打野鷄,身上弄了些毒疮,行走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