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东平屏障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360~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漢語大詞典》:屏障
保护,遮蔽。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从今俺皆尊让牡丹仙,愿情在他四围屏障奉侍他也。” 杨朔 《洗兵马》卷上一:“山头上长满赤松、杉松、落叶松,莽莽苍苍的,是屏障 南朝鲜 的一道险要门户。”
《國語辭典》:屏障  拼音:píng zhàng
1.用来挡风或隔开、遮掩房室的用具。清。王猷定〈汤琵琶传〉:「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耳目聋瞽,鼻漏,人不可迩,召之者,隔以屏障,听其声而已。」也作「屏门」、「屏风」。
2.像屏风一样有遮蔽保卫作用的东西,通常指山岭、岛屿、河流或大型物体等。《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曹仁引军夹河立寨,将粮草车辆穿连,以为屏障。」
《國語辭典》:屏风(屏風)  拼音:píng fēng
室内用来挡风或隔间、遮蔽的用具。形状像门,有单扇、多扇之分,可以折叠。一般用木头、竹子、塑胶做框,蒙上布或镶上玉石。古人的屏风,与今略有不同,主要在于它重量轻,便于移动,无扇的形式,作长方形,下面大多没有脚,屏风上面裱有字画。《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传》:「孟尝君侍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也作「屏门」、「屏障」。
《分类字锦》:展张屏障(展张屏障)
白居易 新秋诗 展张小屏障,收拾生衣裳。
分类:
《分类字锦》:屏障光辉(屏障光辉)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分类:
《分类字锦》:列为屏障(列为屏障)
唐书魏徵传帝曰方以所上疏列为屏障庶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
分类:圣哲
《國語辭典》:门墙(門牆)  拼音:mén qiáng
孔子弟子子贡把孔子高深的学问比做高高的宫墙,能得其门而入的人很少。语本《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寡矣。」后比喻师门。《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南京来的庄年兄,皇上颇有大用之意,老先生何不邀他来学生这里走走?我欲收之门墙,以为桃李。」
《國語辭典》:藩篱(藩籬)  拼音:fán lí
1.用柴竹编成屏蔽的围墙,引申为保护防卫。汉。贾谊过秦论下〉:「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固。」晋。陆机〈辩亡论上〉:「城地无藩篱之固,山川无阜之势。」
2.范围、边界。汉。贾谊 过秦论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也作「籓篱」。
《國語辭典》:藩屏  拼音:fán píng
屏障保护。《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汉书。卷六三。武王子传。燕刺王刘旦传》:「昔高皇帝王天下,建立子弟以藩屏社稷。」也作「屏藩」、「屏翰」。
《國語辭典》:矛盾  拼音:máo dùn
1.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誇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2.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漢語大詞典》:矛楯
亦作“ 矛盾 ”。 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魏书·李业兴传:“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怪於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録 梁 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楯?’”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
《國語辭典》:屏蔽  拼音:píng bì
遮蔽、护卫。《汉书。卷四一。樊哙传》:「令项庄拔剑舞座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又无门关闭,四边插荆棘以为屏蔽。」
《國語辭典》:外户(外戶)  拼音:wài hù
从外掩合的门扉。《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宋。范成大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之三:「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國語辭典》:郛郭  拼音:fú guō
1.外城。《文选。颜延年。还至梁城诗》:「丘垄填郛郭,铭志灭无文。」《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田畴无伍,郛郭不修。」
2.比喻保障。汉。扬雄《法言。吾子》:「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國語辭典》:隐蔽(隱蔽)  拼音:yǐn bì
隐藏、遮掩。《南史。卷七○。循吏传。虞愿传》:「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就观视,清彻无所隐蔽。」
《漢語大詞典》:藩卫(藩衛)
(1).屏障。后汉书·傅燮传:“今 凉州 天下要衡,国家藩卫。” 明 李贽 《四勿说》:“无藩卫可守,无界量可限。”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 金柱关 者…… 芜湖 之藩卫也。”
(2).捍卫。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今方镇强盛,宰相权轻,宜密树腹心於外以自藩卫。”
(3).指诸侯。后汉书·章帝纪“东后蕃卫,伯父伯兄” 唐 李贤 注:“诸侯为天子藩屏,故曰藩卫。”明史·肃王瑛传:“非所以崇本支,厚藩卫也。”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使三王者……终身为 西楚 藩卫,则朝贡徵发,何求而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