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庭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 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 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 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
(3).庭院;庭院之中。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醴泉涌於清室,通川过於中庭。”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宋 李清照 《添字采桑子》词:“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餘情。” 郭沫若 《牧羊哀话》:“小小一个中庭,薄有一些花木。”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所谓中庭,往往是一个多层的、带有玻璃天棚的大厅…… 北京 的 香山饭店 ,在世界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 先生精心设计下,建造了一个具有 中国 园林特色的中庭-- 溢香厅 (又名 四季庭院 )。”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漢語大詞典》:屏风(屏風)
(1).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令 虞监 写《烈女传》以装屏风,未及求本,乃暗书之,一字无失。” 清 李渔 《玉搔头·抗节》:“只好算个画里鸳鸯,便做他屏风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陆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风背后的好地方,悄悄说着话。”
(2).即荇菜。又名凫葵,茎呈紫色。《楚辞·招魂》:“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王逸 注:“屏风,水葵也。” 洪兴祖 补注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药防风的别名。
《漢語大詞典》:大风(大風)
(1).强劲的风。管子·七臣七主:“大水漂州流邑;大风漂屋折树。”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
(2).指 汉 高祖 的《大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观 高祖 之歌《大风》, 孝武 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 唐 宋之问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清 顾炎武 《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上有高皇帝御题词一阕》诗:“ 丹阳 父老多遗恨,尚与儿童诵《大风》。”
(3).大国的风度、气派。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 唐 李白 《安吉崔少府翰画赞》:“ 齐 表巨海, 吴 嗟大风。”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吾 华 建国,宅於 亚 陆,江山秀美,泱泱大风,世界之内,罕有其匹。”
(4).传说中的恶鸟名。
(5).病名。即麻风。《素问·长刺节论》:“骨节重,鬚眉堕,名曰大风。”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瘻、癘,去死肌,杀三虫。”
(6).中草药名。参见“ 大风子 ”。
西风。《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 郑玄 笺:“西风谓之大风。” 陆德明 释文:“ 郑 音泰。”尔雅·释天作“泰风”。
《漢語大詞典》:大风子(大風子)
常绿乔木,果实象球,种子卵形。种子榨的油叫大风子油。中医用其种子或油为祛风杀虫药,性热,有毒,主治麻风、恶疮、疥癣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大风子:“今海南诸番国皆有之,按 周达观 《真腊记》云:‘大风乃大树之子,状如椰子而圆,其中有核数十枚,大如雷丸子,中有仁白色,久则黄而油,不堪入药。’”
《漢語大詞典》:腐肠(腐腸)
(1).腐蚀肠胃。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 汉 枚乘 《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晋 张协 《七命》:“耽口爽之饌,甘腊毒之味,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既深悟於腐肠,岂自迷於爽口。” 唐 白居易 《寄庐少卿》诗:“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2).中草药黄芩的别称。《神农本草经》卷二:“﹝黄芩﹞一名腐肠,生川谷。”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草木中》:“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 唐 柳宗元 《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是故经(指《本草》)中……言人参者以人形,黄芩以腐肠。”
《漢語大詞典》:地锦(地錦)
(1).中草药名。又称“斑地锦”、“奶浆草”。全草入药,有利尿、通乳汁、止血等功效。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地锦
(2).即爬山虎。落叶藤本植物。可供观赏。根、茎入药,有祛风活血的作用。
(3).地黄的别名。
《漢語大詞典》:刺虎
(1).杀虎。 战国 时 陈畛 说 秦惠王 ,引 卞庄子 刺虎为喻,先待 齐 楚 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见战国策·秦策二史记·张仪列传。后因以“刺虎”为一举两得之典实。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胡羯凭陵,方踰 汾 潞 ,刺虎之势,时期 卞生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席益 为参政……阳与 吕 合而阴与 徐 交也。 吕 既出而欲为刺虎之术,竟不能就而反被逐。”
(2).中草药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刺虎﹝集解﹞引 苏颂 曰:“生 睦州 ,凌冬不凋,采根、叶、枝入药。味甘。主治一切肿疼风疾。”
(3).昆剧传统剧目。 清 传奇《虎口馀生》之一出(一般多误为《铁冠图》之一出)。写 明 将 周遇吉 兵败 代州 ,回 宁武关 别母,其母责令再战,并先令媳、孙自尽,然后放火自焚。 周 出战,被 闯王 部将射伤,后自尽。
《漢語大詞典》:药材(藥材)
指中草药的原料。亦泛称经过加工的丸散膏丹等药品。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老病求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赵儼 ﹞忘持其常所服药, 雍州 闻之,乃追送杂药材数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至于这里的货物,只有木材、药材是办得的。” 孙犁 《〈善闇室纪年〉摘抄·在安国县》:“再过大药市、小药市,到处是黄芪味道,那时还都是人工切制的药材。”
《漢語大詞典》:合子(閤子)
即盒子。盛物之器,有盖,可开合。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车中投一红巾,包小合子,实以香膏。”太平广记卷三一○引《传奇·张无颇》:“大娘曰:‘某有玉龙膏一合子,不惟还魂起死,因此亦遇名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俄持一小玉合子至,合中有药,色正黄。”
中草药名,即榼藤子。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榼藤子
閤子:1.指閤门使的官署。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执政甫归,閤子弹章副本已至矣。”
(2).小屋;屋里(包括船屋)的一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大龙船约长三四十丈,阔三四丈,头尾鳞鬣,皆雕鏤金饰,楻版皆退光,两边列十閤子,充閤分歇泊。” 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 项脊轩 ,旧南閤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漢語大詞典》:炮制(炮製)
(1).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有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目的主要是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或副作用,便于贮藏和便于服用等。 宋 陆游 《梦有饷地黄者味甘如蜜戏作数语记之》诗:“有客餉珍草,发匳惊絶奇,正尔取嚼齕,炮製不暇施。”《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其性大热有毒,依方炮製可以入药。” 清 赵雨村 《被虏纪略·虎口馀生》:“我这药皆是各省会上好药铺拣选出来,加以炮製,真是黄金难买。”
(2).指烹调。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第一章:“老支书又去亲自掌勺……炮制美味可口的手扒肉。”
(3).处理,办理。 沙汀 《防空》:“对于这个惊人事变,若依老太太和太太的主张,是该同农会会长事件一样炮制的。”
(4).制服;医治。红楼梦第七九回:“﹝ 夏 家小姐﹞见 薛蟠 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製,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五:“所谓‘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就跟三期梅毒上了脑的一样,始终是无法炮制的。”
(5).泛指编造;制订。如:这个介绍经验的讲话,是他在家里冥思苦想炮制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相鸟(相鳥)
中草药马兰的一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马兰
《漢語大詞典》:虫草(蟲草)
中草药名。冬虫夏草的省称。《人民日报》1973.2.6:“这一年,共用工二百八十八个,采回虫草、川贝、木通……中草药一百六十多种。”参见“ 冬虫夏草 ”。
分類:中草药
《漢語大詞典》:冬虫夏草(冬蟲夏草)
又称夏草冬虫。省称冬草虫、虫草。真菌的一种。冬季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幼体中,夏季从死虫体的一端长出菌体,形成像草一样的植物,故称“冬虫夏草”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奉过酒,头一碗上的冬虫夏草, 万雪斋 请诸位吃着,説道:‘像这样东西,也是外方来的。’”
《漢語大詞典》:泡制(泡製)
(1).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花月痕》第四九回:“当下饥民嗷嗷, 员 逆方将伪王府所蒸的苧根草根,将蔗浆蜂蜜调匀,炼成药丸一般,名为甘露疗饥丸,颁给伪官,令民间如法泡製。”参见“ 炮製 ”。
(2).(照老办法)办事;(依样)制作。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等明日早走,依旧如法泡製,也不怕他飞上天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藩臺得了这个消息,便如法泡製。”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用的是陶渊明集,如法泡制,那两句是:‘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漢語大詞典》:炮制(炮製)
(1).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有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目的主要是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或副作用,便于贮藏和便于服用等。 宋 陆游 《梦有饷地黄者味甘如蜜戏作数语记之》诗:“有客餉珍草,发匳惊絶奇,正尔取嚼齕,炮製不暇施。”《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其性大热有毒,依方炮製可以入药。” 清 赵雨村 《被虏纪略·虎口馀生》:“我这药皆是各省会上好药铺拣选出来,加以炮製,真是黄金难买。”
(2).指烹调。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第一章:“老支书又去亲自掌勺……炮制美味可口的手扒肉。”
(3).处理,办理。 沙汀 《防空》:“对于这个惊人事变,若依老太太和太太的主张,是该同农会会长事件一样炮制的。”
(4).制服;医治。红楼梦第七九回:“﹝ 夏 家小姐﹞见 薛蟠 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製,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五:“所谓‘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就跟三期梅毒上了脑的一样,始终是无法炮制的。”
(5).泛指编造;制订。如:这个介绍经验的讲话,是他在家里冥思苦想炮制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史君子
中草药名。即使君子。史,通“ 使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草木花果·史君子:“ 唐 潘州 郭史君 多以此疗儿,得其効,时人因其刺史所用治小儿,故曰史君子。”参见“ 使君子 ”。
《漢語大詞典》:使君子
植物名。又名留求子。使君子科,常绿蔓生,木质,长二丈许,五月花开如穗状,红色,可观赏。实长寸许,外壳青黑有稜,内仁可供药用。性温味甘,功用消积杀虫,是驱除蛔虫的特效药。俗传 潘州 郭使君 疗小儿多用此药。后因称为“使君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使君子:“原出 海南 交趾 ,今 闽 之 绍武 , 蜀 之 眉州 ,皆栽种之,亦易生。其藤如葛绕树而上……仁长如榧仁,色味如栗,久则油黑不可用。”
《漢語大詞典》:拒冬
中草药续随子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续随子﹝释名﹞引 苏颂 曰:“冬月始长,故又名拒冬。”
分類:中草药
《漢語大詞典》:水状元(水狀元)
中草药紫苏的别名。参阅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药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