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临侵(臨侵)
词尾。表示程度。多见于 元 明 戏曲。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你便要接新官,也合通报咱知;又无甚紧文书、忙公事,可着我心儿里不会,转过这影壁偷窥,可怎生独自个死临侵地?”按,死临侵地,犹言死板板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不提防你后花园閒梦銃,不分明再不惺忪,睡临侵打不起头稍重。”按,睡临侵,谓沉睡。
《國語辭典》:眷言  拼音:juàn yán
怀念回顾的样子。《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明沮劝。」南朝梁。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分類:回顾词尾
《漢語大詞典》:如如
(1).佛教语。谓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体。如,理的异名。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三:“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唐 慧能 《坛经·行由品》:“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
(2).佛教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读禅经》诗:“摄动是禪禪是动,不禪不动即如如。” 宋 苏轼 《浊醪有妙理赋》:“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语。引申为永存,常在。 唐 贾岛 《寄无得头陀》诗:“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西游记》第九九回:“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
(4).恭顺儒雅貌。 元 刘致 《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法则有準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説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明 陈所闻 《双调玉抱肚·怀李如真》曲:“如如风范,幸龙门当年得攀。” 清 恽敬 《答方九江》:“前过 九江 ,留数日,视署舍如山居,僚属循循如如,文学掌故,甚善甚善。”
(5).络绎不绝。尔雅·释天“二月为如” 清 郝懿行 义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词词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痒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儿里骨轆轆地雷鸣,眼悬悬地专盼着人来请。”
《國語辭典》:可怜生(可憐生)  拼音:kě lián shēng
1.生,语尾助词,无义。可怜生指惹人喜爱。宋。赵彦端 虞美人。疏梅淡月年年好词:「风流椿树可怜生,长与柳枝桃叶共青青。」
2.令人怜悯。宋。刘辰翁 水调歌头。寂寂复寂寂词:「我饮呜呜起舞,我舞僛僛白发,顾影可怜生。」
《漢語大詞典》:眷焉
回视貌。焉,词尾。荀子·宥坐:“眷焉顾之,潸然出涕。”今诗·小雅·大东作“眷言”。 宋 朱熹 《示诸同志》诗:“眷焉抚流光,中夜叹以惊。”
分類:回视词尾
《國語辭典》:巴巴  拼音:bā bā
1.形容黏合的样子。如:「乾巴巴」、「焦巴巴」。宋。陆游 大慧禅师真赞:「平生嫌遮老子,说法口巴巴地。」
2.形容迫切、盼望的样子。元。童童学士〈新水令。烧痕回绿套。驻马听〉曲:「望眼巴巴,春陌香尘迷去马。」
3.特地、偏偏。《金瓶梅》第二三回:「惠莲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随问教那个烧烧儿罢,巴巴坐名儿教我烧!』」《红楼梦》第三一回:「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
4.多话的样子。如:「上课钟响了,他还巴巴的说个不停。」也作「吧吧」。
《漢語大詞典》:怜见(憐見)
怜悯。见,词尾,无义。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方信道漫漫黄沙,怎当的他家将咱苦打。逼勒得将招伏文状押,到今日,有谁来怜见咱!”
《國語辭典》:可怜见(可憐見)  拼音:kě lián jiàn
1.见,语尾助词,无义。可怜见指哀悯。《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薛禅皇帝可怜见嫡孙、裕宗皇帝长子、我仁慈甘麻剌爷爷根底。」《水浒传》第二二回:「天可怜见,若遇宽恩大赦,那时回来父子相见,安家乐业。」
2.惹人喜爱。《红楼梦》第二二回:「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一发可怜见。」
《漢語大詞典》:可爱(可愛)
(1).令人敬爱;令人喜爱。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东荒经:“东方有人焉,男皆朱衣縞带玄冠,女皆采衣,男女便转可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见荆棘中有崖石,刻‘树石’二大字,奇古可爱。” 明 刘基 《浣溪沙·秋思》词:“枫叶有霜纔可爱,菊花无酒不须开。” 老舍 《骆驼祥子》三:“太阳似乎不象刚才那样可爱了!”
(2).喜爱。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李 诗宛如 姑射仙子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
《漢語大詞典》:可怜许(可憐許)
(1).可爱。许,词尾,无义。 南唐 陈陶 《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诗:“ 五云 处处可怜许,明朝道向 褒中 去。”
(2).指心上人。 宋 贺铸 《蓦山溪》词:“迢遥此夜,泪枕不成眠,月侵窗,灯映户,应见可怜许。”
《漢語大詞典》:忽剌
(1).亦作“ 忽拉 ”、“ 忽啦 ”。象声词。《全元散曲·醉花阴·怨恨》:“黑漫漫相思海,忽剌的更渰。”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二折:“霎时间连真草,忽剌的雨飞云落。” 高玉宝 《高玉宝》第七章:“大伙儿忽拉一下都挤进了 周 家大院,替 玉宝 讲理。” 左世才 《战场上的辩论》:“后面的猛然一惊,忽啦散开了。”
(2).用作词尾,无义。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住的是灰不答的茅团,舖的是乾忽剌的苇蓆。”
《漢語大詞典》:望头(望頭)
盼头;希望。头,名词词尾。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嗨,你两个也省的,俺老的偌大年纪,见有这些儿望头,欢喜不尽,在庄儿上专等报喜哩,怎么有这般的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我们万里远来,所干何事?专为要投托 繆 家,今特特请去一番,只贪着他些微酒食,碍口识羞,不把正经话提起。我们有甚么别望头在那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我们看见他这等説,以为可以有点望头了。”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我觉得咱们这个小木货厂,望头很大。”
分類:希望词尾
《漢語大詞典》:支沙
亦作“ 支杀 ”。亦作“ 支煞 ”。
(1).戏曲中常用的形容词词尾。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闪的他活支沙三不归,强交俺生扢扎两分张。”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四折:“他如今做了三謁茅庐,软兀剌走向前来,恶支煞倒退回去。”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谁教你贪心儿爱他不义财,今日箇脱空须败,恶支沙将这等罪名揣。”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恰捧着个破不剌碗内,呷了些淡不淡白粥,吃了几根哽支杀黄韲。”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这一员莽兀喇拳毛高鼻,那一员恶支沙雕目胡颜。”
(2).赼趄,行走困难貌。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二折:“把 僧住 支杀的拖将去,连 赛娘 合扑的带了一交。”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泥滑剌,脚支沙,短耙长犂滑律的拏。”
《漢語大詞典》:支剌
形容词词尾。见于 元 曲。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二折:“全失了人伦天地心,倚仗恶党凶徒势,活支剌娘儿双拆散,生各札夫妇两分离。” 元 乔吉 《水仙子·嘲少年》曲:“纸糊锹,轻吉列枉折尖;肉膘胶,乾支剌有甚粘。”
《国语辞典》:浪儿门(浪儿门)  拼音:làng ér mén
门,表示多数的词尾,今做「们」。浪儿门指不务正业的閒人或风流子弟。宋。史浩〈粉蝶儿。玉屑轻盈〉词:「更添糖,拚折本、供他几碗。浪儿门,得我这些方便。」《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你读书莫学浪儿门一辈。」也作「浪儿每」。
《国语辞典》:付之阙如(付之阙如)  拼音:fù zhī quē rú
1.如,助词词尾;阙如,脱落、空缺。「付之阙如」,让它空著。如:「对于所不知道的,只好付之阙如,暂不论述。」
2.指某些应该有的却仍缺乏。如:「目前有些偏乡学校的资讯教学设备,尚付之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