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琴趣
词的别名。词原可配乐歌唱,其音动听,故有此称。 宋 欧阳修 词集名《醉翁琴趣》, 黄庭坚 词集名《山谷琴趣》
《漢語大詞典》:双歌(雙歌)
指由上下两阕相迭而成的词。 宋 张先 《醉红妆》词:“更起双歌,郎且饮。郎未醉,有金貂。”参见“ 双调 ”。
分類:上下
《國語辭典》:双调(雙調)  拼音:shuāng diào
1.词曲的宫调,为十二调之一。《宋史。卷七一。律历志四》:「夹钟之宫为中吕宫,仲吕商为双调。」
2.一阕词由上下二片合成者,称为「双调」。如踏莎行、虞美人等。
《國語辭典》:字眼  拼音:zì yǎn
1.诗文中精要的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常云:『恩泽下于民。』这泽字不明明是个好字眼吗?」
2.泛指字、词。《红楼梦》第六三回:「大家也学著叫名字,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文明小史》第六○回:「单是那些外国书上的字眼,他肚子里就很不少。」
《國語辭典》:诗馀(詩餘)  拼音:shī yú
文体名,词的别称。兴于唐,盛于宋,主要产生于配合燕乐演唱的歌辞;也有一部分来自诗,乐工加上和声、泛声而逐渐形成。句式多长短不一,且须遵守一定的格律限制。也称为「长短句」。
《漢語大詞典》:小乐府(小樂府)
(1).乐府诗之篇幅短小者,常为五言四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小乐府:“ 杨廉夫 自负其五言小乐府,尝云……小乐府二三子不能,惟吾能之耳。”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谢朓 以来即有五言四句一体,然是小乐府,不是絶句。”
(2).指篇幅短小的词。 清 魏源 《荆溪周君保绪传》:“间填小乐府,倚声度曲,悲歌慷慨。”
《国语辞典》:指称词(指称词)  拼音:zhǐ chēng cí
指称或称代人、事、物的词。包括代名词在内。如我、你、他为三身指称词;谁、何、孰为疑问指称词;此、彼、这、那为特指指称词。
《漢語大詞典》:敦煌词(敦煌詞)
指藏于 甘肃省 敦煌石室 中的 唐 五代 词。 清 光绪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被发现。除少数可考知作者姓名的文人作品外,绝大多数为无名氏的作品,包括部分民间创作。为 中国 词创作发轫期的重要成果。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词的发展及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参见“ 敦煌石室 ”。
分類:甘肃
《國語辭典》:敦煌石室  拼音:dūn huáng shí shì
地名。甘肃省敦煌县东南鸣沙山半腹地山麓有石室无数,俗称为「千佛洞」,旧称为「莫高窟」。于前秦苻坚建元二年由僧人乐僔凿建经营。内藏六朝、隋、唐及五代人手写佛教经典及其他艺术品甚富,对中国文学艺术影响颇钜。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所藏多为英人斯坦因及法人伯希和先后择要蒐罗而去,今藏伦敦博物馆和巴黎国民图书馆。也称为「敦煌千佛洞」、「敦煌石窟」。
《漢語大詞典》:词心(詞心)
(1).有真情实感的词。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乔笙巢 ﹞又云:‘他人之词,词才也。 少游 ,词心也,得之於内,不可以传。’”
(2).指词的真情实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
《漢語大詞典》:词形
指词的形态,印欧语系语言等词的形态随词表示的语法意义的不同而变化,汉语词的形态变化不丰富。例如:分词或动词的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