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贴花(貼花)  拼音:tiē huā
1.缝制于衣物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如:「他那条牛仔裤上的卡通贴花很好看。」
2.在上釉的陶瓷制品表面压印图案。如:「贴花浅盘」。
《國語辭典》:贴画(貼畫)  拼音:tiē huà
一种作画手法。将纸、布等各种不同的材质,撕剪成细小的碎片,再黏贴于打好底稿的画布上。亦指以此种手法完成的作品。如:「她在儿童才艺班教贴画,这次画展展示的多半是学生的创作。」「他将在这个月底举办个人创意贴画展。」
《國語辭典》:西洋镜(西洋鏡)  拼音:xī yáng jìng
1.一种早期民俗杂艺拉洋片的表演装置。参见「拉洋片」条。
2.比喻故弄玄虚骗人的技巧或手法。如:「拆穿西洋镜」。
《漢語大詞典》:洋片
(1).即西洋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装置。把若干幅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凸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大多是西洋画,故称。《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外国人是个什么样子,我兄弟还是小时候在洋片子上瞧见过两次。” 阿英 《闲话“西湖景”》:“‘西湖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洋片’, 北京 又叫‘拉大片’。”
(2).指幻灯片。 艾芜 《百炼成钢》第十四章:“我还要厂工会经常编时事快报,拉时事洋片,画政治图画。”
《国语辞典》:达达派(达达派)  拼音:dá dá pài
一种欧美画派。采贴裱法将印刷画片、木片与机械零件等组成画面。作品表现多半为幻想、象徵与嘲讽。
《国语辞典》:摘绵术(摘绵术)  拼音:zhāi mián shù
一种堆叠绵花及绢帛制成画片的手艺。
《国语辞典》:洋画儿(洋画儿)  拼音:yáng huà ér
俗称纸烟盒内所附的画片。
分类:纸烟画片
《國語辭典》:幻灯片(幻燈片)  拼音:huàn dēng piàn
供幻灯机放映用的透明胶片,其影像与原物颜色相同,也可供给印相或放大相片用,有黑白、彩色二种。
《國語辭典》:贺卡(賀卡)  拼音:hè kǎ
祝福、贺喜的卡片。如:「电子通讯改变了以贺卡拜年的传统。」
《國語辭典》:贺年片(賀年片)  拼音:hè nián piàn
祝福人新年如意吉祥的卡片。也称为「贺年卡」。
分類:画片
《國語辭典》:贺卡(賀卡)  拼音:hè kǎ
祝福、贺喜的卡片。如:「电子通讯改变了以贺卡拜年的传统。」
《國語辭典》:东鳞西爪(東鱗西爪)  拼音:dōng lín xī zhuǎ
画龙时,龙在云中为云所蔽,东露一鳞,西现一爪,不见全貌。比喻事物零碎、不完整。如:「这位记者单就事件的东鳞西爪加以报导,不可尽信。」
《國語辭典》:拉洋片  拼音:lā yáng piān
一种盛行于民国初年的民俗杂艺,是电影未流行前的娱乐杂技。以敲打锣鼓方式招揽生意,将各种彩色的画片或西洋景物,挂于装有凸透镜的木箱中,一面说唱画片的内容一面换片,如电影般的供人观赏。唱词多七字句,唱腔则多为当地的民歌小调。也称为「拉大片」、「西洋景」、「西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