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回避  拼音:huí bì
1.躲避。《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宋。苏轼 行香子。昨夜霜风词:「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也作「回避」。
2.因有所顾忌而退让。《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相如听得廉颇有这言语,不肯与廉颇相会,每出,才望见廉颇,辄引车回避。」也作「回避」。
《國語辭典》:回避(迴避)  拼音:huí bì
1.因有所顾忌而离开、躲避。《红楼梦》第五三回:「一时,贾珍进来吃饭,贾容之妻回避了。」《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他身走进房间,众秀才只得起身回避。」也作「回避」。
2.因避嫌而不参预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黄华,如果黄华的妻子在法院当法官,她就必须回避,不能接办这件案子。」也作「回避」。
《國語辭典》:清规(清規)  拼音:qīng guī
1.禅宗寺院或道观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人留在禅林里,是必要坏了清规。」《文明小史》第七回:「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规,不敢乱走一步。」
2.泛指供人遵循的规范。《梁书。卷十五。谢朏传》:「清规雅裁,兼擅其美。」唐。杜甫〈偶题〉诗:「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
《漢語大詞典》:忌食
忌口。例如:忌食生冷。
由于信奉某些宗教教规而不吃。例如:印度教徒忌食牛肉,伊斯兰教徒忌食猪肉。
《國語辭典》:封斋(封齋)  拼音:fēng zhāi
回教奉行的斋戒,在回教历的九月里,每日从黎明至黄昏不进饮食。也称为「把斋」。
《漢語大詞典》:工德
指妇工。因其为封建礼教规定妇女遵守的“四德”之一,故称“工德”。 王闿运 《蔡夫人墓志铭序》:“夫人依侍祖母,备嫻工德。织絍绣组,浆酒齐菹,竝精絜华馨,为女士程式。”
《漢語大詞典》:晚祷
教规规定的七个祈祷时刻中的第六个
晚上举行的宗教仪式或礼拜
第七次和最末一次的日课经;入夜后或入睡之前诵念的最末一次日课经
《国语辞典》:结夏安居(结夏安居)  拼音:jié xià ān jū
佛教规定夏季三个月内,僧众须在寺内静住修学,禁止外出,称为「结夏安居」。这段时期称为「安居期」。安居期的开始阶段称为「结夏」,结束称为「安居竟」或「解夏」。其时间在印度约为五月至八月的雨季,在中国则为阴历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日。
《国语辞典》:回教开斋节(回教开斋节)  拼音:huí jiào kāi zhāi jié
依回教教规,成年的回教徒在每年回历的九月须斋戒一个月,斋戒期满称为「开斋节」。开斋节当天早上,教徒必须齐集大殿礼拜、听道及团拜,同时奉献开斋捐,救济穷苦之人。是回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