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事
(1).佛教指十个方面所造的善业、恶业。四十二章经:“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2).特指“十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 吠舍釐城 懈怠苾芻,谬于戒律,有十事出,违十力教。”参见“ 十善 ”、“ 十恶 ”。
《漢語大詞典》:净业
佛教语。清净的善业。一般指笃修净土宗之业。
《國語辭典》:白业(白業)  拼音:bái yè
佛教徒称善行。相对于恶行的黑业而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八:「大王当知:白业白报,黑业黑报。」
《國語辭典》:三业(三業)  拼音:sān yè
佛教用语:(1)指有意志的心理、言谈和身体行为。《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三:「毗婆沙师说立三业,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意业,思所作业分为身、语二业是思所等起故。」(2)善、恶、非善非恶三种意志行为。《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五:「业有三种:善、恶、无记。」
《國語辭典》:善果  拼音:shàn guǒ
佛教用语。谓由过去的善行所得的好结果。《西游记》第八回:「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
《漢語大詞典》:夙慧
(1).早慧。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古之圣贤,生而神灵,长而狥齐,固不在夙慧之列也。”
(2).生来就有的悟性。红楼梦第一回:“ 士隐 本是有夙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悟彻。”
(3).佛教语。指前世所作的善业。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业障縈,夙慧轻。今夕徒然愧悔生,泉路茫茫隔上清。” 清 赵翼 《游孝女测字养亲》诗:“嗟哉女何贤, 曾 閔 出巾櫛,岂惟夙慧深,托业良可卹。”
《國語辭典》:缘业(緣業)  拼音:yuán yè
业缘,大多指男女的姻缘而言。《董西厢》卷六:「活得正美满,被功名使人离缺。知他是我命薄?你缘业?」元。卢挚〈朱履曲。脂粉态前生缘业〉曲:「脂粉态前生缘业,笑渠侬一刬心邪。」
《漢語大詞典》:业白(業白)
谓学佛,做善事。白,白业,佛教谓善业。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 许生 五臺 宾,业白出石壁。”
《國語辭典》:业因(業因)  拼音:yè yīn
佛教谓造成苦、乐等生活经验的原因。也就是过去世的意志行为。《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九:「谓非一切所引诸蕴增长、相续、脩、促、量齐,引寿业因有差别故。」
《國語辭典》:业果(業果)  拼音:yè guǒ
佛教用语。指善业或恶业所造成的苦乐的果报。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序〉:「考业果之幽微,则循复三世,言至理之高妙,则冠绝百灵。」《聊斋志异。卷四。公孙九娘》:「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
《國語辭典》:业种(業種)  拼音:yè zhǒng
1.祸种、孽种。《董西厢》卷四:「薄情业种,咱两个彼各当年。休休!定是前缘。」《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这个业种,须留他在房里不得了。」
2.受苦受罪的小儿女。含有怜爱的意思。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二折:「可怜他亲娘不幸先辞世,刚抛下一双的业种无知。」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兀的不松了绳索也,这两个小的,是谁家的业种。」
《漢語大詞典》:静业(静業)
佛教语。即净业。清净的善业。 唐 骆宾王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陁山寺》:“四禪明静业,三空广胜因。” 陈熙晋 笺注:“ 唐高祖 《禁行刑屠杀詔》:‘释典微妙,浄业始於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杀。’”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文章本静业,故曰‘仁者之言蔼如也’。”
《漢語大詞典》:业趣(業趣)
佛教语。因善业恶业而得的不同去向、有人、天、地狱、饿鬼、畜牲等。趣,通“ 趋 ”。 明 屠隆 《昙花记·众生业报》:“脱得泥犁,挣得轮迴,面目虽殊,业趣还随,披毛带角总堪悲,下场头看我辈。”
《漢語大詞典》:业影(業影)
佛教谓恶业、善业随身如影,称为“业影”。《智度论》卷六:“处处常随逐,业影不相离。”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三生为比丘:“ 观 ( 圆观 )见锦襠女子浣,泣曰:‘所以不欲自此来者,以此女也。然业影不可逃,明年某日,君自 蜀 还,可相临以一笑为信。’”
《國語辭典》:三善道  拼音:sān shàn dào
佛教称轮回中处境较好的三类众生。即天、人、阿修罗。《大智度论》卷三○:「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