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急管繁弦
梆子腔
板式
趋枪
挼曲子
慢板
《國語辭典》:急管繁弦(急管繁絃)  拼音:jí guǎn fán xián
管指管乐,弦指弦乐。急管繁弦形容音乐节拍快速,音色丰富多变。后亦用以比喻各种繁杂的声音。元。景元启〈新水令。一春常费买花钱套〉:「酒斟金叵罗,人伴玉婵娟。急管繁弦,高楼上恣欢宴。」明。谢谠《四喜记》第三一出:「急管繁弦,珠围翠绕,团花宫袄映宫袍。」也作「繁弦急管」、「急竹繁丝」。
《國語辭典》:梆子腔  拼音:bāng zi qiāng
一种地方戏曲腔调。因演唱时以梆子加强节奏,故称为「梆子腔」。起于大陆地区的陕西,盛行于北方。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词通俗易懂,使戏曲艺术更加群众化。简称为「梆子」。
《國語辭典》:板式  拼音:bǎn shì
中国戏曲音乐的节拍名称,即各种不同的板眼形式。如散板、一板三眼、赠板等。
《漢語大詞典》:趋枪(趨鎗)
亦作“趍鎗”。谓行动快慢合乎节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一个若抹土搽灰,趍鎗出没人皆喜。”参见“ 趋蹌 ”。
《國語辭典》:趋跄(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漢語大詞典》:挼曲子
谓随节拍伴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每遇舞者入场,则排立者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一齐羣舞,谓之‘挼曲子’。”
分類:节拍
《國語辭典》:慢板  拼音:màn bǎn
1.一种戏曲、曲艺唱腔的板式。速度慢,字少腔多,由若干组曲调细致委婉的句子组成。宜于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常用于抒情或叙事。
2.泛指乐曲中悠缓的调子。
3.音乐速度用语。一般指介于行版(andante)与广板(largo)之间。adagio中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