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肘足
(1).以肘触肘,以足蹑足。比喻暗中示意,互结其谋。战国策·秦策四:“ 魏桓子 肘 韩康子 , 康子 履 魏桓子 ,躡其踵。肘足接於车上,而 智氏 分矣。” 鲍彪 注:“肘,不敢正语,以肘筑之。”
(2).借喻接近而直追。 明 刘芳节 《〈太岳先生文集〉评》:“今颂 高皇帝 者,以为似 汉高 ,固为不知类;以为似 汤 ,亦未尽。予直以为跨辗神 尧 圣 舜 ,而其摧陷廓清之功,直肘足於 盘古 。”
《國語辭典》:破读(破讀)  拼音:pò dú
同一字形因意义不同而读成另一个音,称为「破读」。
《國語辭典》:破字  拼音:pò zì
1.用本字音,读经传中的假借字,以求经义,称为「破字」。如《论语。学而》篇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一句中以悦读说,其义亦作悦。
2.拆字,一种算命方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證》:「潘、陆诸子离合诗、赋、栻卜、破字经,及鲍昭谜字,皆取会流俗,不足以形声论之也。」
《漢語大詞典》:瞬视(瞬視)
(1).目眨动。 宋 王琚 《射经·马射总法》:“满开弓,紧放箭。目勿瞬视,身勿倨坐。”
(2).注视;以目示意。《秦併六国平话》卷下:“须臾, 梁 瞬视 籍 曰:‘可行矣!’於是 籍 遂拔刃斩太守头。”
《漢語大詞典》:哑禅(啞禪)
禅宗倡静虑、顿悟,常以动作示意,使人领会禅理。故以“哑禅”喻糊涂难明。 明 王衡 《郁轮袍》第四折:“兄弟,他道我参死句,放哑禪,禁得我口无语,瞪眼平看。”
《國語辭典》:做声(做聲)  拼音:zuò shēng
开口发言、出声。《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正在说话,只见慧生的家人连贵进来回话,立在门口不敢做声。」《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听了,面孔失色,做声不得。」也作「则声」。
《國語辭典》:打招  拼音:dǎ zhāo
打手势示意。《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馉饳儿。』」
《漢語大詞典》:怯言
谓不轻易表示意见。 晋 夏侯湛 《抵疑》:“居位者以善身为静,以寡交为慎,以弱断为重,以怯言为信。”
《國語辭典》:送秋波  拼音:sòng qiū bō
1.用眼神传递情意给所喜欢的人。如:「情之所钟,不免频送秋波。」
2.比喻予人以愿意接近的暗示。
《漢語大詞典》:旨示
犹示意,致意。指书信。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及以令弟食后来,想必如期果之。小晚恐不展也,故復旨示。”
《國語辭典》:暗示  拼音:àn shì
1.用间接、含蓄的方法来表达意思。如:「如果主人看手表,就是暗示你应该告辞了。」
2.默为指示,使其服从,催眠家利用之以行其术。
《國語辭典》:努嘴  拼音:nǔ zuǐ
翘起嘴唇示意。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这包待制就将前案与你翻了,若说不过时,你可努嘴儿,我帮你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施为间,那店里妇人一眼估著灶前地下,只管努嘴。」
《漢語大詞典》:眉言
谓用眉的舒敛传情示意。 元 龙辅 《女红馀志·眼语》:“ 宠姐 每娇眼一转, 宪 ( 李宪 )则知其意,宫中谓之眼语;又能作眉言。 宪 , 寧王 也。”
分類:传情示意
《漢語大詞典》:示飨(示饗)
示意祭献。汉书·终军传:“今郊祀未见於神祇,而获兽以馈,此天之所以示饗,而上通之符合也。” 颜师古 注:“以馈谓充祭俎也。”
分類:示意祭献
《國語辭典》:警示  拼音:jǐng shì
警戒信号或符号。如:「这家化学工厂的围墙上贴著骷髅的标志,以作警示。」
分類:告诫示意
《漢語大詞典》:手号(手號)
(1).手上的雕青记号。《元典章·兵部一·新附军》:“十九年间,钦奉圣旨节该亡 宋 军人有手号的招收,无手号的休招收者。”
(2).用手作姿势为记号来表示意思。 宋教仁 《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三十日》:“ 孙逸仙 復布告此会宗旨讫,復由各人自书誓书,传授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