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训故(訓故)
即训诂。汉书·儒林传·丁宽:“作易説三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 王先谦 补注:“故詁字同。” 宋 洪适 《回霍新恩启》:“闻仁义道德之説,讲习渊源;识鸟兽草木之名,贯穿训故。”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程晋芳》:“君始为古文词,及官京师,与 笥河 师、 戴君 东原 游,乃治经,究心训故。”参见“ 训詁 ”。
分類:训诂
《漢語大詞典》:训诂(訓詁)
对字句(主要是对古书字句)作解释。亦指对古书字句所作的解释。汉书·扬雄传上:“ 雄 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詁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唐 杨于陵 《祭权相公文》:“帝曰丝纶,代予言语,词之颇僻,政亦乖阻,尔其专掌,尔必师古。亟换官荣,屡移星序,春泉涌溢,彩翰飞舞,丕变浇讹,裁成训詁。”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小学:“詁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詁。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詁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詁之功大矣哉!” 黄侃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詁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詁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詁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洪诚 《训诂学》第一章第二节:“训诂的对象本不限于古代汉语,但是古代汉语是主要对象。阅读古代汉语,在文字语言上出现的问题,比阅读现代汉语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训诂是要讲通文意。有时候只要解释个别的词,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时候却要加以申说,人们才看得懂。”
《漢語大詞典》:故训(故訓)
(1).古训。先代留下的法则。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义是力” 汉 郑玄 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南朝 梁武帝 《谥始兴王憺册》:“方轨往贤,稽择故训;鸿名美义,允臻其极。”
(2).训诂。汉书·艺文志:“《毛诗故训传》三十卷。”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毛诗者出於 河间 人 大毛公 ,为之故训,以授 小毛公 。”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百年以来,学者讲求形声故训,专治説文,多宗 许 郑 ,少谈 杜 马 。”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於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漢語大詞典》:雅诂(雅詁)
(1).犹训诂。南史·刘之遴传:“又古本第三十七卷解音释义,以助雅詁,而今本无此卷也。”
(2).指训诂著作。 章炳麟 《文学说例》:“顷岁以来,渐为进步发见之代,常语简单,有待铸造。然寻检雅詁,废语多有可用为新语者。”
分類:训诂著作
《漢語大詞典》:识字(識字)
(1).认识文字。宋书·沈庆之传:“ 庆之 手不知书,眼不识字,上逼令作诗, 庆之 曰:‘臣不知书,请口授 师伯 。’”《水浒传》第三七回:“如今哥哥去时,小弟寄一封书去。只是不识字,写不得。” 夏衍 《懒寻旧梦录·从辛亥到“五四”》:“因为我识字,能记账,那位管事说,老板正要请一位记账的人。”
(2).谓知晓文字音义,精于训诂。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阿买 不识字,颇知书八分。” 钱仲联 集释:“ 阿买 既能书八分,则公谓之不识字者,不识文字之形义耳,非如世俗之所谓不识字也。”说郛卷二九引 宋 叶梦得 岩下放言·扬雄好奇:“ 扬雄 能识字,亲作《训纂》《方言》《训纂》已不復见,而《方言》尚存。”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 扬雄 识字惟 桓谭 , 太白 知心仅 杜甫 。”
《漢語大詞典》:虫鱼(蟲魚)
(1).泛指微小的动物。诗·小雅·鸳鸯序“思古明王,交於万物有道” 唐 孔颖达 疏:“思古明王交接於天下之万物,鸟兽虫鱼皆有道,不暴夭也。”《金史·乐志下》:“威震遐邇,化渐虫鱼。”
(2). 孔子 认为读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 汉 代古文经学家注释儒家经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训释、考据。后遂以“虫鱼”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有时含讥其繁琐之意。 唐 韩愈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之一:“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自序》:“而多生习气,尚牵蠹简,虽不能如 毛萇 、 郑康成 泥虫鱼之注,又不能如 虞卿 、 李德裕 著穷愁之书。”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雕鎪物类,探讨虫鱼,穿凿愈工,《风》《雅》愈远。”
(3).指训诂考据之学。 郁达夫 《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师》诗:“日抱虫鱼伏 茂陵 ,旁人争笑客无能。”
《漢語大詞典》:长笺(長箋,長牋)
亦作“ 长牋 ”。
(1).长的信笺或诗笺。亦指诗文或书信。 唐 李贺 《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诗:“繫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巖杰 復以长牋激之,始谓以文友相遇,千载一时。” 宋 曾巩 《回泉州陈都官启》:“岂期厚眷,特枉长笺。”
(2).采集众说,加以论辨裁断的训诂著作。
《漢語大詞典》:训诂(訓詁)
对字句(主要是对古书字句)作解释。亦指对古书字句所作的解释。汉书·扬雄传上:“ 雄 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詁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唐 杨于陵 《祭权相公文》:“帝曰丝纶,代予言语,词之颇僻,政亦乖阻,尔其专掌,尔必师古。亟换官荣,屡移星序,春泉涌溢,彩翰飞舞,丕变浇讹,裁成训詁。”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小学:“詁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詁。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詁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詁之功大矣哉!” 黄侃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詁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詁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詁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洪诚 《训诂学》第一章第二节:“训诂的对象本不限于古代汉语,但是古代汉语是主要对象。阅读古代汉语,在文字语言上出现的问题,比阅读现代汉语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训诂是要讲通文意。有时候只要解释个别的词,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时候却要加以申说,人们才看得懂。”
《漢語大詞典》:鱼虫(魚蟲)
(1).鱼类和虫类。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唐 无名氏 《海山记》:“天下共进花木鸟兽鱼虫,莫知其数。” 元 柳贯 《僧传古踊雾出波龙图歌》:“阳暉焰焰阴魄动,左右给侍皆鱼虫。”
(2).泛指文字训诂。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之二:“细甚客卿因笔墨,卑於尔雅注鱼虫。”按,尔雅《释鱼》《释虫》篇。 宋 陈师道 《谢寇十一惠端砚》诗:“敢书细字注鱼虫,要传《华严》八千偈。” 清 唐孙华 《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双眸闪闪烂巖电,细书小字笺鱼虫。”
《漢語大詞典》:朴学(朴學)
(1).本指上古朴质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汉书·儒林传·欧阳生:“ 宽 有俊材,初见 武帝 ,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 宽 説,可观。’” 唐 杜牧 《崔璪除刑部尚书等制》:“上知自得,不器难名,既擅高文,兼通朴学,掌言纶阁,典贡春闈。” 明 方孝孺 《家兄寄中秋会饮诗因分韵述怀以答》:“我愚更懒惰,朴学愧前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孔子 以后 董仲舒 以前的儒学是 汉 人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
(2).指 清 代学者继承 汉 儒学风而治经的考据训诂之学。 清 梅曾亮 《〈十经斋文集〉序》:“人以先生邃於经而工於文,异乎朴学之士。”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乾 嘉 鉅卿魁士,相率为形声训詁之学,几乎人肆篆籀,家耽《苍》《雅》矣。諏经榷史而外,或考尊彝,或访碑碣,又渐而搜及古专,谓可以印证朴学也。” 姚锡钧 《论诗绝句》:“放言高论 陈同甫 ,朴学奇才 纪晓嵐 。”参阅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漢語大詞典》:汉学(漢學)
(1). 汉 代经学中注重训诂考据之学。 清 代 乾隆 、 嘉庆 年间的学者崇尚其风,形成与“宋学”相对的“乾嘉学派”,也称“汉学”。 清 代 汉 学治学严谨,对文字训诂、古籍整理、辑佚辨伪、考据注释等,有较大的贡献。但存在泥古、繁琐及脱离实际等流弊。又称“朴学”。 清 赵翼 《题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近时风稍衰, 汉 学又哮吼。”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乾 嘉 之世,文网日密,而奇才异士,无以自见,争言 汉 学,析辩异同,以注疏为文章,以考据为实学,琐碎割裂,莫知大体。”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他比我年长,读书很多,对文字学、 汉 学颇有研究。”
(2).外国人称研究 中国 的学问为 汉 学。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记日本国人语:“ 日本 之讲 汉 学,自 伊藤仁斋 始。” 莫东寅 《汉学发达史》七:“东来教士及 欧洲 本土学者,相携并进,至十九世纪, 汉 学(Sinology)於焉确立。”
(3).指私塾。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故农民宁欢迎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
《漢語大詞典》:宋学(宋學)
主要指 宋 儒理学,同汉学相对。汉学专重训诂,宋学以义理为主,亦称理学。宋史为 周敦颐 、 程颐 、 朱熹 等人特立道学传,故又称道学。后来 元 、 明 、 清 的理学也称宋学。宋学以“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虽标榜 孔 孟 之道,但亦参以佛、道之说。其代表人物有 周敦颐 、 程颐 、 程颢 、 朱熹 、 陆九渊 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平心而论, 王弼 始变旧説,为宋学之萌芽。” 清 江藩 《宋学渊源记》卷上:“为宋学者,不第攻 汉 儒而已也,抑且同室操戈矣。” 严复 《救亡决论》:“固知处今而谈,不独破坏人才之八股宜除,举凡宋学汉学,词章小道,皆宜且束之高阁也。”参阅 清 黄宗羲 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漢語大詞典》:虫虾(蟲鰕)
指鱼虾。 宋 欧阳修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诗:“吾闻海之大,物类无穷极,虫鰕浅水间,蠃蜆如山积。”
分類:鱼虾
《漢語大詞典》:五雅
五种古代小学训诂书的合称。 明 毕效钦 汇刻尔雅释名广雅埤雅尔雅翼五部小学训诂书,称为“五雅”; 明 郎奎金 易尔雅翼《小尔雅》,改称释名《逸雅》,亦名《五雅》
分類:小学训诂
《漢語大詞典》:借字
(1).训诂术语。指古书中与本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被借来代替本字的字。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咸林”:“案‘咸’当作‘或’。‘或’者,‘棫’之借字也。古音‘或’如‘棫’,故‘棫’通作‘或’。”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庄子谢施说》:“‘斜’者,‘衺’之同音借字。”
(2).指本无其字的假借。 章炳麟 《文学说例》:“本无兄弟昆弟之名,故亦不製其字。及其立名借字,则社会已开,必在 虞 夏 以后也。”
(3).借据。 李广田 《水的裁判》:“ 大山 还是不承认有这笔债,还是那老话,说是既没有借字,又没有帐本,他老子都已烂得只剩白骨头了,还偿什么债!”
《漢語大詞典》:本训(本訓)
训诂用语,谓字的本义。 清 曾国藩 《与朱仲我书》:“凡古今文字,何字不有虚实两用?如‘履’字以实用者为本训,而《羽猎赋》之‘履般首’则虚用矣。”
分類:训诂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