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稚幼
亦作“穉幼”。
(1).幼小;幼稚无知。 宋 苏轼 《种茶》诗:“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穉幼。”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草木之妖:“今上丙戌、丁亥间,京师明智草场火发,薪芻如山,一夕尽为煨烬。次晨喧传有异,余稚幼随众往观。” 清 吴苑 《到家》诗:“薄宦十餘年,懽爱类穉幼。”
(2).幼儿,幼童。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数口费经营,索饭兼穉幼。”
《漢語大詞典》:群盲
谓无知的人们。《药师本愿功德宝卷》:“古佛在虚空,接引众羣盲。”
分類:无知
《國語辭典》:蒙稚  拼音:méng zhì
年纪幼小。《宋书。卷五。文帝本纪》:「先帝以桑梓根本,实同休戚,复以蒙稚,猥同艰难,情义缱绻,夷险兼备,旧物遗踪,犹存心目。」
分類:幼稚无知
《漢語大詞典》:盲瞽
(1).看不见。比喻无知或不明事理。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不见怪,小弟也有一句盲瞽之言。” 章炳麟 《文学说例》:“而訐诞自壮者,反以破碎讥往儒,六百年中,人尽盲瞽,哀哉!”
(2).盲人。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以一物不知者为谨慤,以全无心肝者为善良,此等见地,深入人心,遂使举国皆盲瞽之态,尽人皆妾之容。”
《漢語大詞典》:群昏
佛教语。谓昏然无知的众生。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佛光煒然,羣昏咸赖。”
《漢語大詞典》:薄徒
浅薄无知或浮薄轻佻的人。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无耻格,益用凋刓,小则综覈之权见侵於下辈,大则枢机之重旁挠於薄徒。” 唐 林宽 《曲江》诗:“倾国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没用处:“奈何近世薄徒,自为岸谷,以含毫纸墨为末事,以察言守分为名流。”
《漢語大詞典》:妄男子
指狂妄无知的男子。 宋 陆游 《跋傅正议〈至乐庵记〉》:“妄男子往往起閭巷,取美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程鹏起:“有一妄男子 程鹏起 者,求往海外 暹罗国 借兵,以攻关白。”
《國語辭典》:木偶人  拼音:mù ǒu rén
1.用木头雕刻成的人偶。《隋书。卷五八。列传。柳䛒》:「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旧唐书。卷一三一。列传。李勉》:「部人有父病,以蛊道为木偶人,署勉名位,瘗于其陇。」
2.比喻呆立没有任何动作的人。如:「一听到好友猝死的讯息,他就成了木偶人,动也不动。」
《漢語大詞典》:顽痹(頑痺)
麻木无知觉。 唐 吕颂 《为张侍郎乞入观表》:“臣从去年冬初,忽染脚疾,膝脛顽痺,行步艰难。” 宋 朱熹 《答石子重书》:“医者以四支顽痺为不仁。顽痺则不知痛痒,又安能爱?”
《漢語大詞典》:昏妄
无知妄为。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现在的昏妄举动,胡涂思想,那时也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邓伯道 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分類:无知妄为
《國語辭典》:聋虫(聾蟲)  拼音:lóng chóng
没有灵性、无知的动物。《淮南子。说林》:「狂马不触木,猘狗不自投于河,虽聋虫而不自陷,又况人乎?」
分類:无知畜类
《國語辭典》:眄眄  拼音:miǎn miǎn
1.无智巧的样子。唐。鲍溶〈湘妃列女操〉:「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
2.斜视的样子。《资治通鉴。卷二二○。唐纪三六。肃宗乾元元年》:「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
《漢語大詞典》:愚薄
浅薄无知的人。后汉书·杜诗传:“圣王之政,必因人心,今猥用愚薄,塞功臣之望,诚非所宜。”
分類:浅薄无知
《漢語大詞典》:蒙士
浅学无知之士。《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 孔 传:“蒙士,例谓下士。” 蔡沉 集传:“童蒙始学之士,则详悉以是训之,欲其入官而知所以正諫也。” 清 钱谦益 《母马氏加赠淑人》:“尔为贤母,子为宝臣,岂惟光昭彤管,亦可以具训于蒙士矣。” 清 方苞 《书考定〈文王世子〉后》:“凡此皆先儒所深病,蒙士所心非也。”
分類:浅学无知
《國語辭典》:儓儗  拼音:tái nǐ
痴呆。唐。张说〈开元正历握乾符颂〉:「先生独晏默书阁,含翰词林,奚其为儓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