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外诱(外誘)
外界事物的诱惑。 宋 程颢 《答横渠先生定性书》:“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於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於道亦思过半矣。” 宋 朱熹 《中庸章句集注》第一章总论:“盖欲学者於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谢觉哉 《爱父母》:“有的青年本来性质不好,加上一些外诱,以致敢于公开遗弃父母甚至虐待父母。”
分類:外界诱惑
《漢語大詞典》:券外
谓契合于外界;务外。庄子·庚桑楚:“券外者,志乎期费。” 王先谦 集解:“言契合乎外者,志欲穷极其财用也。” 陈鼓应 注译:“务外的人,志在於求取财用。”
《漢語大詞典》:外欲(外慾)
亦作“ 外慾 ”。 指外界的诱惑。亦指分外的欲望。吕氏春秋·君守:“中欲不出谓之扃,外欲不入谓之闭。”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儒学》:“心絶内战,事无外慾,横经者比肩,拥箒者继足。”慾,一本作“ 欲 ”。
《漢語大詞典》:磨涅
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緇。”后因以“磨湼”比喻所经受的考验、折磨或外界的影响。 宋 林希逸 《代陈玄谢启》:“磨湼岂无,恪守磷緇之训;方圆俱可,肯貽卿皂之讥。” 明 唐寅 《焚香默坐歌》:“为人能把口应心,孝弟忠信从此始。其餘小德或出入,焉能磨湼吾行止。” 明 孙仁孺东郭记·殆不可复:“为甚么始终两截,一生儿被他磨湼。”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故能居磨湼之中,而无淄磷之损。”参见“ 磨而不磷,湼而不緇 ”。
《漢語大詞典》:殊境
(1).异域;他乡。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昔我先君肇自 幽 朔……无城邑之制,用能中分天下,威振殊境。” 明 何景明 《泊云阳江头玩月》诗:“弦望几更易,客行尚殊境。”
(2).不同于外界之所。 唐 无名氏 《补江总〈白猿传〉》:“清迥岑寂,杳然殊境。”
《漢語大詞典》:静静
(1).很安静;很清净。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如 李巽 《土鼓赋》:‘土之静静,乃阴之实;土之动动,乃阳之精。’”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儒者到三更时分,扫荡胸中思虑,空空静静,与释氏之静只一般。” 刘大白 《丁宁》诗之一:“我静静地敞着我的心,翕受你那一声声的郑重丁宁。”
(2).犹言安静一下,不受外界干扰。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他暂时静静也好,但也未必就这样过下去。”
《國語辭典》:变坏(變壞)  拼音:biàn huài
情况由好转为不好。如:「乌云密布,天气变坏了。」
《國語辭典》:爱染(愛染)  拼音:ài rǎn
佛教用语。指贪恋执著。《大智度论》卷一:「自法爱染故,呰毁他人法。」唐。王维〈偶然作〉诗六首之三:「爱染日以薄,禅寂日已固。」
《國語辭典》:外感  拼音:wài gǎn
1.受外来刺激而起的感动。《宋书。卷九一。孝义传。序》:「虽义发因心,情非外感,然企及之旨,圣哲诒言。」
2.中医上指风寒暑湿自外侵入的病。
《國語辭典》:起兴(起興)  拼音:qǐ xìng
1.因外在物境而引起赋诗为文的兴头。如:「与诗友一起到阳明山赏花,一时起兴,遂各赋诗一首。」
2.先言他物,以引起所欲言之事。《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宋。朱熹。集传:「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國語辭典》:薄弱  拼音:bó ruò
单薄柔弱。如:「意志薄弱」。汉。王充《论衡。气寿》:「寿短始生而死,未产而伤,禀之薄弱也。」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漢語大詞典》:婴物(嬰物)
谓萦怀世务;纠缠于外界事物。 晋 张协 《杂诗》之三:“至人不婴物,餘风足染时。”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 建翁 韵甚清,气安而貌和,悬会宿解,不以滞吝婴物。”
《國語辭典》:外伤(外傷)  拼音:wài shāng
身体外部所受的损伤,相对于内伤而言。如刀伤、火伤等是。
《國語辭典》:外围(外圍)  拼音:wài wéi
1.围绕于某事物中心而存在的外层或外部区域。《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朱俊》:「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红楼梦》第五五回:「秋纹回头见了平儿,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
2.指圆状物外圈的周长。《宋史。卷七六。律历志九》:「阳经双环:外围二丈三尺二寸八分。」
《漢語大詞典》:影质(影質)
(1).谓预置财物以待。如望影设质,故称。北史·儒林传上·徐遵明:“ 遵明 讲学於外,二十餘年,海内莫不宗仰。颇好聚敛,与 刘献之 、 张吾贵 皆 河 北聚徒教授,悬纳丝粟,留衣物以待之,名曰影质,有损儒者之风。”
(2).谓心中映象所据以产生的外界事物。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诚明:“风雷无形而有象,心无象而有觉……心之情状虽无形无象,而必依所尝见闻者以为影质,见闻所不习者,心不能现其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