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海涵  拼音:hǎi hán
说人度量大或请人宽谅的话。南朝梁。王僧孺〈为临川王让太尉表〉:「陛下海涵春育,日镜云伸。」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望乞海涵,另日竭诚吧!」
《國語辭典》:宽宥(寬宥)  拼音:kuān yòu
宽恕、原谅。《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虽蒙宽宥,犹执谦退。」
《國語辭典》:包含  拼音:bāo hán
1.宽容、原谅。如:「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请多多包含。」也作「包涵」。
2.包括。如:「这句话,包含了数层意思。」
《國語辭典》:谢罪(謝罪)  拼音:xiè zuì
承认过错,请求谅解。《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三国演义》第三回:「太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
《國語辭典》:宽恕(寬恕)  拼音:kuān shù
宽容原谅他人的过失。《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老爷已经责处过管船的,叫他下次小心,宽恕他们罢。」
《國語辭典》:包涵  拼音:bāo hán
1.宽容、原谅。《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敝上说小县分没有好菜,送了一桌粗饭,请大老爷包涵点。」也作「包含」。
2.包容涵育。《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徐则传》:「包涵二仪,混成万物。」
《國語辭典》:见谅(見諒)  拼音:jiàn liàng
1.为人所原谅。如:「如有招待不周之处,敬请见谅。」也作「见原」。
2.吴语。指有限。《海上花列传》第一七回:「来里做倌人辰光,就算耐有本事,会争气,也见谅得势。」
《國語辭典》:恕罪  拼音:shù zuì
原谅罪过。《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小弟张飞误有冒渎,望乞恕罪。」《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我弟兄是寒士,蒙云峰先生厚爱,凡事不恭,但望恕罪。」
《國語辭典》:谅察(諒察)  拼音:liàng chá
体谅而详察隐情。《旧唐书。卷一三五。列传。裴延龄》:「因事陈请,虽已频烦,天听尚高,未垂谅察,辄申悃款,以极愚诚。」唐。韩愈 答陈商书:「略不辞让,遂尽言之,惟吾子谅察焉。」
《漢語大詞典》:曲谅(曲諒)
垂谅;特加原谅。 清 恽敬 《答俪笙尚书书》:“然天下必有言 敬 之僭者,谨附缴,惟先生曲谅之。”《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因 刚君 在署,不便亲到拜谢,想能曲谅。”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我们自然应该曲谅这些保守家的苦心,但也不能不悯笑他们这祖传的成法。”
分類:原谅
《漢語大詞典》:矜原
哀怜原谅。明史·刘之凤传:“ 之凤 狱中上书自白无赃贿,情可矜原。”
分類:哀怜原谅
《漢語大詞典》:谢阙(謝闕)
谓承认自己的过失,请求原谅。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疾留 寿春 ,以忧薨”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 太祖 曰:‘ 官渡 事后何以不言?’ 彧 无对,谢闕而已。”
《漢語大詞典》:鉴原(鑑原)
亦作“鉴原”。 鉴察原谅。《宦海》第三回:“ 金方伯 听了,不懂 李中丞 是什么意思,心上十分不悦,便道:请大帅鉴原。”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有些地方还得改的隐晦一点,这可由弟动笔,希兄鉴原。” 鲁迅 《书信集·致刘随》:“其中僭改了几处,希鉴原为幸。”
分類:鉴察原谅
《漢語大詞典》:鉴亮(鑑亮)
亦作“鉴亮”。 审察并原谅。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白寃状甚明,儻皇情不鉴亮,臣情愿让王爵,辞恩赏。”捻军史料丛刊《李鸿章信稿·答英西林书》:“弟既叨舟谊,又属梓乡,岂恝然若此耶?仍希曲为鉴亮。”
分類:审察原谅
《国语辞典》:舍堕(舍堕)  拼音:shě duò
佛教戒律之一。指只要舍弃财物和忏悔即可原谅的轻罪。如比丘、比丘尼的衣物,若超出规定或以违犯戒律的方式取得,即犯了舍堕,但若将此衣物舍给僧团与忏悔,即可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