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体看(體看)
犹体察。朱子语类卷六五:“只是‘阴’与‘阳’两箇字,看是甚么物事都离不得。只就身上体看,纔开眼,不是阴,便是阳,密拶拶在这里,都不着得别物事。”
分類:体察
《漢語大詞典》:体审(體審)
体察。元朝秘史卷六:“ 乞失里 听得这话,遂去説与 巴歹 :‘恰纔体审你説的言语是实了,今我两箇告与 帖木真 去。’”
分類:体察
《漢語大詞典》:孤忠
(1).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 宋 曾巩 《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再得圆。” 清 宋儒醇 《南渡》诗:“独有 史督辅 ,尽瘁继以死。一片孤忠心,众口交肆毁。”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独力难将 汉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贞自持的人。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自序》:“窃观往代孤忠,当国步已移,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志存恢復。”
《漢語大詞典》:味道
(1).体味道的哲理;体察道理。 汉 蔡邕 《被州辟辞让申屠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 北魏 常景 《严君平》诗:“ 严君 性沉静,立志明霜雪。味道综微言,端蓍演妙説。”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髮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清 曾廷枚 《〈古谚闲谭〉自序》:“於今十载,耽索居味道之乐,时取古人经籍文辞研覃。”
(2).情味;意味。朱子语类卷五七:“两箇都是此样人,故説得合味道。” 叶圣陶 《夜》:“﹝她﹞这样提心吊胆地细尝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 关大妈 嚼嚼这句话的味道,突然感到自己的儿子……那么聪明。”
(3).滋味。 沈从文 《灯》:“﹝老兵﹞知道了女客不吃辣子,平素最喜欢用辣子的煎鱼,也做成甜醋的味道。” 秦牧 《花城·菱角的喜剧》:“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菱角味道原都一样,只是它们的模样儿不同罢了。”
(4).气味。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怪的很,仿佛有鸦片烟的味道。” 丁玲 《给孩子们·幼稚园》:“ 爱若 闻到她身上有一股味道,不知是什么气味,他就定定的望着她。”
《漢語大詞典》:冥观(冥觀)
玄妙的体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於自然。” 李善 注:“冥,昧也。言不显视也。” 唐 韩愈 《荐士》诗:“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分類:玄妙体察
《漢語大詞典》:体认(體認)
体察认识。 宋 张载 张子语录·后录下:“大抵心与性情,似一而二,似二而一,此处最当体认。”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每日能体认所行善恶。” 茅盾 《子夜》三:“这多年以来,她虽然已经体认了不少的‘现实的真味’,然而还没足够到使她知道她的魁梧刚毅紫脸多疱的丈夫就是二十世纪机械工厂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分類:体察认识
《漢語大詞典》:体察(體察)
(1).体会省察;体验观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每事有所持循而畏,则其敬也,莫非体察在己实事,见面盎背,临渊履冰。以伪自盖者,能之乎?”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两个人不管彼此如何称呼,都可以使人体察到那种极其深厚的、无比关切的阶级感情。”
(2).实地考核;亲自考察。 元 曹瑞 《留鞋记》第三折:“着我扮做个货郎,挑着这绣鞋儿,体察这一桩事。”京剧《串龙珠》第十二场:“望大人细体察鉴明此冤。”
(3).体贴照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先 姚安公 亦不以常媪遇之。余及弟妹皆随之眠食,飢饱寒暑,无一不体察周至。”
《漢語大詞典》:伏念
(1).谓退而自省。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2).伏,敬词;念,念及,想到。旧时致书于尊者多用之。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伏念今有仁人在上位,若不往告之而遂行,是果於自弃,而不以古之君子之道待吾相也。” 宋 曾巩 《谢杜相公书》:“伏念昔者方 巩 之得祸,罚於 河 滨,去其家四千里之远。”
(3).犹俯念,下念。谓在上者体察下情。 唐 元稹 《高允恭授尚书户部郎中判度支案制》:“兹用省于有司之狱,莫不伏念隐悼,周知物情。”
《漢語大詞典》:曲体(曲體)
(1).弯腰。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帝知后劳心曲体,叹曰:‘修德之劳,乃如是乎!’”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
(2).深入体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藩国随封官:“此 江陵公 曲体人情处也。”《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吾当时曲体亲心,不杀此女。” 清 林则徐 《会札刘蒋二丞传谕义律饬令空趸等船开行》:“本大臣、本部堂如此曲体实情,实属仁至义尽。”
《漢語大詞典》:深鉴(深鑒)
(1).高明的识见。北齐书·段荣传:“ 孝言 ( 段孝言 )既无深鉴,又待物不平,抽擢之徒,非贿则旧。”
(2).细加体察。陈书·后主纪:“朕将虚己听受,择善而行,庶深鉴物情,匡我王度。”
《漢語大詞典》:仰体(仰體)
谓体察上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世庙改称:“其后,庙号果不爽,亦辅臣 徐阶 辈能仰体上遗意也。” 清 蒋士铨 《第二碑·寻诗》:“此皆仰体前贤未了心愿,后生敢以为功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山东官兵与莱阳乡民交战》:“果能悔过输诚,自当仰体皇仁,宽其既往,若如期不散,祗得迎剿。” 鲁迅 《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岂但不仰体上天之意而已,还逆天,背天,‘射天’,简直将国家闹完。”
分類:体察
《漢語大詞典》:体量(體量)
(1).禀性。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羣臣劝即尊号, 权 不许”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吴王 体量聪明,善於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 畏风”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奋 ( 满奋 )体量清雅,有曾祖 宠 之风。”
(2).气量;器度。旧唐书·高瑀传:“ 瑀 性宽和,有体量,为官虽无赫赫之誉,所至皆理,尤得士心,论者美之。”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而时士不察,遂谓学不知性,则无以明吾心之体量。”
(3).指建筑物的规模。如:整个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装修华丽,十分壮观。
(4).犹体谅。《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 狄希陈 在外一边挣,一边説道:‘二位哥体量我,到家就来。要扯了谎,就是个禽兽畜生!’”一本作“ 体谅 ”。
体察衡量;实地考察。宋史·仁宗纪四:“﹝ 嘉祐 六年﹞七月乙酉, 泗州 淮水 溢。丙戌,詔 淮南 、 江 、 浙 水灾,差官体量蠲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辛卯,詔提点 京东路 刑狱司体量 石介 存亡以闻。”
《漢語大詞典》:体知(體知)
体察了解。后汉书·律历志上:“音不可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絶。”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就禄》:“因奸相招赘不从,改调 潮阳 ,意欲陷害,后因朝廷体知处事能为,持心公正,陞任 吉安 知府。”《水浒传》第十三回:“体知 东溪村 山上有株大红叶树,别处皆无。你们众人採几片来县里呈纳,方表你们曾巡到那里。”
分類:体察了解
《漢語大詞典》:体究(體究)
(1).体察考究。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躬亲与当职官员同共体究利害。”金史·河渠志:“ 河 防利害初不与卿等事,然臺官无所不问,应体究者亦体究之。”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体究践履,实地用功。”
(2).亲自查究。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沅州秀才》:“遣巡检 索忠 者体究其事。”金史·忠义传三·姬汝作:“时宣使 石珪 体究 洛阳 所以破及 强伸 死节事。”《元典章·台纲二·体察》:“其管军官亦不得取受钱物,私放军人及冒名代替,如违,仰体究得实,申臺呈省。”
(3).体会思考。朱子语类卷九七:“‘体’,犹体当、体究之‘体’,言以自家身己去体那道。”
《漢語大詞典》:体玄(體玄)
体察玄妙。世说新语·文学“ 谢万 作《八贤论》”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其旨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 孙绰 难之,以谓体玄识远者,出处同归。”
分類:体察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