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姑且
(1).犹宽宥。明史·魏元传:“陛下勿谓其位高而不忍遽去,勿谓其旧臣而姑且宽容。”
(2).暂且。《老残游记》第四回:“姑且带回衙门去,照失单查对。”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我﹞在刺丛里姑且走走。”
《漢語大詞典》:假贷(假貸)
(1).亦作“ 假貣 ”。借贷。晏子春秋·问下二三:“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后汉书·樊宏传:“其素所假贷人閒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新唐书·高瑀传:“自 大历 后,择帅悉出宦人中尉,所输货至鉅万,贫者假貣富人,既得所欲,则椎斲膏血,倍以酬息。” 宋 苏辙 《民政下》之二:“卹小民之所急,而夺豪民假贷之利。”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 亭林先生 ……善於治财,故一生羈旅,曾无困乏。 东海 两学士宦未显时,常从假贷,累数千金,亦不取偿也。”
(2).宽宥。后汉书·安帝纪:“方今盛夏,且復假贷,以观厥后。” 李贤 注:“假贷,犹宽容也。盛夏不可即加刑罚,故且宽容。” 唐 孟棨 本事诗·怨愤:“ 吴武陵 ……贜罪狼籍,勑令 广州 幕吏鞫之。吏少年科第,殊不假贷,持之甚急。”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 太宗 时,大臣得罪者,贬謫无所假贷,制辞极言詆之。”
分類:宽宥借贷
《漢語大詞典》:放宥
宽宥。后汉书·王符传:“夫性恶之民,民之豺狼,虽得放宥之泽,终无改悔之心。”
分類:宽宥
《漢語大詞典》:完宥
宽宥;赦免。新唐书·李勉传:“ 关东 献俘百,将即死,有叹者, 勉 过问,曰:‘被胁而官,非敢反。’ 勉 入见帝曰:‘寇乱之污半天下,其欲澡心自归无繇。如尽杀之,是驱以助贼也。’帝驰骑完宥,后归者日至。”
分類:宽宥赦免
《漢語大詞典》:平宥
宽宥;宽恕。旧唐书·萧颖士传:“吾以 旻 获谴不憾,乃平宥之。”
分類:宽宥宽恕
《漢語大詞典》:旷荡(曠盪)
亦作“ 旷盪 ”。
(1).辽阔;宽广。 汉 张衡 《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嶇。”文选·王褒〈洞箫赋〉:“弥望儻莽,联延旷盪。” 李善 注:“儻莽、旷盪,宽广之貌。” 明 唐寅 《山坡羊》曲:“烟波旷荡,旷荡鳞鸿杳。” 萧红 《最后的一星期》:“空了!在屋子里边走起来很旷荡。”
(2).浩荡,广大。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 前蜀 杜光庭 《众修三元醮词》:“俱承旷荡之恩,各遂逍遥之性。” 清 魏源 《军储篇一》:“自古旷荡之仁,可行於 文 景 ,不可行於 宣 元 之世。”
(3).指宽宏的恩德。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遭国颠沛,无节可纪,虽蒙旷盪,臣独何颜?”
(4).宽宥,从宽论处。宋书·薛安都传:“四方阻逆,无战不禽,主上皆加以旷荡,即其才用。”陈书·华皎传:“其贼主帅节将,竝许开恩出首,一同旷荡。”旧唐书·柳奭传:“ 神龙 初, 则天 遗制,与 褚遂良 、 韩瑗 等并还官爵,子孙亲属当时缘坐者,咸从旷荡。”
(5).旷达。 宋 叶适 《超然堂》诗:“每怜 庄周 《齐物论》,遣词旷荡违经律。” 明 王阳明 《答舒国用书》:“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纵情肆意之谓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 曹丕 居太子尊位,旷荡不拘礼法。”
《漢語大詞典》:不释(不釋)
(1).不舍弃。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鑠金百溢, 盗跖 不掇。”《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
(2).不能消除;不能忘掉。《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室人不幸殂谢,感悼不释於怀。” 钱钟书 《围城》五:“我第一次碰到你以后,倒常常想你,念念不释地恨你。”
(3).不宽宥。后汉书·侯霸传:“ 歆 ( 韩歆 )又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帝犹不释,復遣使宣詔责之。司隶校尉 鲍永 固请不能得, 歆 及子 婴 竟自杀。”
《漢語大詞典》:解网(解網)
亦作“ 解罔 ”。 解开罗网。比喻宽宥、仁德。典出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 南朝 梁 沈约 《汉东流》诗:“至仁解网,穷鸟入怀。” 唐 柳宗元 《寄韦珩》诗:“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是 宋 人之志在於尽割其众,而异於解罔祝禽者矣。”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钱公神道碑》:“公於是百道长围,一面解网。”
《漢語大詞典》:乞命
(1).请求宽宥生命。 汉 牟融 《理惑论》:“ 武王 居病, 周公 乞命, 仲尼 有疾, 子路 请祷。”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永安 年中, 胡 杀猪,猪忽唱乞命,声及四邻。”《三国演义》第二八回:“ 郭常 之子拜伏乞命, 关公 曰:‘吾看汝父之面,饶你性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妇叩头乞命,但言知悔。”
(2).请求命令。明史·左懋第传:“必用臣经理,则乞命 弘范 同 绍愉 出使,而假臣一旅,偕 山东 抚臣收拾 山东 以待。”
《漢語大詞典》:宽宥(寬宥)
宽恕,原谅。后汉书·王梁传:“﹝ 王梁 ﹞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讟,谈者讙譁。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 梁 为 济南 太守。”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礼不重伤,班白必存于宽宥。”《剪灯新话·申阳洞记》:“因乏药材,入山採拾,贪多务得,进不知止,不觉失足,误坠於斯,触冒尊灵,乞垂宽宥。” 刘半农 《读〈海上花列传〉》:“本书所有的不能宽宥的毛病,不在上半部而在下半部。”
《漢語大詞典》:恩宥
降恩宽宥。宋书·郑鲜之传:“夫恩宥十世,非不隆也;功高赏厚,非不报也。”旧唐书·裴茙传:“但自朕登极已来,屡施恩宥,肆诸朝市,所未忍为。”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輦下诸军亦希赏给。”
分類:恩宽宽宥
《漢語大詞典》:恕己
(1).宽宥自己。《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妬。” 王夫之 通释:“如心谓之恕。君子之恕,如其心之忠也。小人之恕,如其心之邪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鲁二女:“不料 汉 人恕己,好言古女淫佚也。”
(2).谓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汉书·成帝纪:“崇宽大,长和睦,凡事恕己,毋行苛刻。”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垂惻隐於有生,恒恕己以接物者,仁人也。” 唐 白居易 《王泽流人心感策》:“夫欲使王泽旁流,人心大感,则在陛下恕己及物而已。”
《漢語大詞典》:恩贷(恩貸)
施恩宽宥。多用于帝王。汉书·王訢传:“今復斩一 訢 ,不足以增威,不如时有所宽,以明恩贷,令尽死力。”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明朝黄纸出,大赦遍中外……翻令凶恶囚,累累受恩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三失印:“其初皆蒙恩贷,最后下狱,而印偶获,则部吏所盗也,上始宥之。”
《漢語大詞典》:原罪
(1).宽宥罪过。后汉书·杨伦传:“遂徵诣廷尉,有詔原罪。”
(2).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谓人类的始祖 亚当 和 夏娃 在 伊甸园 中,因受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故名。基督教并认为此罪一直传至所有后代,为此需要 基督 的救赎。亦喻指与生俱来的罪过。
《漢語大詞典》:矜宥
矜怜宽宥。后汉书·刘恺传:“宜蒙矜宥,全其先功。”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 明皇 时, 张瑝 、 张秀 亦以父讐杀 杨 汪 ,议者多言宜加矜宥。” 清 洪升 《长生殿·仙忆》:“烦仙子转奏月主,説我尘凡旧谱,不堪应命,伏乞矜宥。”
分類:宽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