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严(三嚴)
唐 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宋 高似孙 纬略卷七:“《唐续时令仪》曰:‘ 唐 制:日未明七刻,搥一鼓为一严,侍中奏开宫殿门及城门;未明五刻,搥二鼓为再严,侍中奏请中严,羣臣五品以上俱集朝堂;未明二刻,搥三鼓为三严,侍中、中书令以下俱诣西阁,奉迎鑾驾出宫诣太极殿。’《西都赋》曰:‘卫以严更之署。’注曰:‘严更督夜行鼓。’ 唐 制所谓严者,亦以鼓也。”
《漢語大詞典》:待漏院
百官晨集准备朝拜之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旧百官早朝,必立马于 望仙 建福门 外,宰相于 光宅车坊 ,以避风雨。 元和 初,始制待漏院。”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吕许公知许州》:“明日早, 张公 令院子尽般閤子内物色归家,更不趋待漏院,只就审官东院待漏。”《水浒传》第一回:“文武百官商议,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亦省称“ 待漏 ”。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时 微仲 为山陵使,行有日矣, 辙 见之待漏,语及 河 事。”
《漢語大詞典》:加行
(1).佛教语。意为加力修行,以作入正位的准备。亦译作“方便”。 唐 窥基 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旧言方便道,今言加行,显与佛果善巧差别,因中行未成圆足,所行必须加功求后胜果。”
(2).美德懿行。加,通“ 嘉 ”。 宋 叶适 《姚君俞墓志铭》:“至且老克有加行,迄无妄求,遂皆信重。”
《漢語大詞典》:负檐(負簷)
(1).肩挑背负。《楚辞·严忌〈哀时命〉》:“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王逸 注:“背曰负,荷曰檐。”魏书·食货志:“布帛不可尺寸而裂,五穀则有负檐之难。”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关羽》:“当是时, 羽 威震华夏, 许下 之民,负檐而立。”按,檐,一本作“ 担 ”。“负檐而立”,形容准备逃跑的样子。
(2).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的谦称。史记·陈杞世家:“ 齐桓公 欲使 陈完 为卿, 完 曰:‘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 晋 卢谌 《赠崔温》:“亦既弛负檐,忝位宰黔庶。”
(1).亦作“ 负簷 ”。托住檐梁。文选·张协〈七命〉:“阴虬负檐,阳马承阿。” 吕向 注:“虬龙阴物,马为阳物。谓刻作其象,负荷檐梁之势,承接木石之曲。”
(2).亦作“ 负簷 ”。背靠屋檐。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 益都 孙文定公 为诸生时,数有异徵。一日天未明,自家赴塾,过大街,见一人负簷而立,长过於簷,无他径趋避。”
《漢語大詞典》:豫设(豫設)
(1).预为筹划和准备。《汉书·辛庆忌传》:“夫将不豫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且 寿春 虽平,三面仍梗,镇守之宜,实须豫设。”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孝武帝:“兵之所尚者勇,勇非可教而能者也;所重者谋,谋非可豫设而为教者也。”
(2).预先设置。 鲁迅 《南腔北调集·漫与》:“这囚车并非‘意图’拘禁敌人或汉奸,而是专为‘意图乘机捣乱’的‘反动分子’所豫设的宝座。”
《漢語大詞典》:谷马(穀馬)
犹喂马。谓备集草料,作好战斗准备。东观汉记·马防传:“ 永平 十五年,上始欲征 匈奴 ,与 竇固 等议出兵调度,皆以为塞外草美,可不须穀马。”后汉书·西羌传论:“穀马扬埃,陆梁於 三辅 ;建号称制,恣睢於北地。”
《漢語大詞典》:戒装(戒裝)
准备行装。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皇太子侍宴饯衡阳南平二王应诏诗》:“亦既戒装,皇心载远,夕帐亭皋,晨仪禁苑。” 明 唐寅 《送廖通府帐词启》:“三年报政,将献绩于 虞 廷;千里戒装,听歌驹於祖道。”
分類:准备行装
《漢語大詞典》:锤碎
用锤子打碎(通常是为了准备压碎)
《漢語大詞典》:秣刍(秣芻)
喂牲口的草。亦指准备饲料。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乃秣芻以载於车,烝粮以曝於日,齎輓轻重,人利百倍。”
《國語辭典》:置备(置備)  拼音:zhì bèi
购置。如:「置备办公用具。」也作「置办」。
《國語辭典》:开饭(開飯)  拼音:kāi fàn
1.吃饭。《文明小史》第一八回:「贾氏三兄弟直睡到十二点钟,栈房里要开饭了,小厮才把他三个唤起。」
2.摆设饭肴,准备吃饭。《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那么现在你就开饭罢。』『是。』」《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当时开饭出来吃过,两人又一同出去。」
3.吃饭的时间。《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等到走至栈中,正值开饭,师徒四个商量,吃完了饭,同去买书。」
《漢語大詞典》:解累(解纍)
(1).解开藏甲之器。指准备战争。国语·齐语:“诸侯甲不解纍。” 韦昭 注:“纍,所以盛甲也。”
(2).释囚。 元 姚燧《浙西廉访副使潘公神道碑》:“竭蹷解纍,必出是期。”
《國語辭典》:宿构(宿構)  拼音:sù gòu
预先拟构。比喻写文章既轻易又迅速。《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也作「夙构」。
《国语辞典》:暖身  拼音:nuǎn shēn
1.运动前,做些缓和动作以舒展筋骨。如:「比赛开始前,他先做些体操暖身。」
2.比喻为事情或活动的开始作准备。如:「年底选战将至,候选人纷纷为选举暖身造势。」
《漢語大詞典》:阅具(閲具)
谓考察、检阅其事,看其是否准备充足。书·多方“克閲于乃邑谋介” 孔 传:“汝能使我閲具于汝邑,而以汝所谋为大。” 孔颖达 疏:“閲为简閲其事,观其具足以否,故言閲具於汝邑。”宋史·天文志二:“郎将一星,在郎位北,主閲具,以为武备也。”